浅析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马海阿佳

四川省美姑县财政局 四川美姑 616450

摘要

本文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认为基层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相对薄弱是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基层财政人员在电子文档管理和数字化处理方面的能力、定期更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选择或开发适合基层财政工作的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标准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实施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来提高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

基层;财政档案

正文


一、引言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文件遗失和管理混乱的情况。因此基层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进行处理越来越普遍,但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较高而且很多基层单位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数据整合困难,信息共享受阻。为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二、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许多基层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是推动财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然而这一进程在实际推进中遭遇了不少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不足。首先,基层财政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预算有限。由于财政资源的紧张,很多基层单位在面对日常运营成本和人员工资等基本开支时已经捉襟见肘,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往往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导致硬件设施更新缓慢,软件系统难以得到及时升级,从而影响了整个信息化工作的进展其次,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缺乏专业人才支持。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实施和维护。然而,基层单位往往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即使有相关人才,也可能因为待遇问题而流失,导致信息化建设项目难以得到有效执行。最后,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在推广和应用上存在障碍。由于投入不足,即便建成了信息化系统,也难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维护,更不用说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熟练使用这些系统。

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短板

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是制约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发展的短板以某地级市的基层财政部门为例,该部门在进行档案信息化时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首先,在电子档案的归档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格式和标准,不同部门之间的档案难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和共享,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出错的风险。其次,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在处理档案时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丢失或被错误修改,影响了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外,该部门的档案检索系统也因为缺乏标准化设计,使得检索效率低下,无法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并加强对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优化检索系统等措施,补齐这一短板,推动基层财政管理工作向更高效、透明的方向发展。

基层单位的财政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相对薄弱

对于基层单位来说,由于资源、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限制,其财政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相对来讲仍不够完善和强大。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基层单位可能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来保障其财政信息的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技术等都是保护财政信息不受外部威胁的重要工具。由于预算限制,基层单位可能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更新和维护这些关键的安全设施。其次,基层单位的职员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员工可能无意中采取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比如使用简单的密码、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安全的附件等,这些行为都可能给财政信息安全带来隐患。最后,基层单位在制定和执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基层单位要么缺乏这样的制度框架,或者即便有相关制度,也可能因为执行力度不够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质量的策略

提高基层财政人员在电子文档管理和数字化处理方面的能力

基层财政人员应当接受系统的培训,以掌握电子文档的创建、编辑、存储、检索和保护等关键技能。同时,他们还需要熟悉各种数字化工具和软件的应用,以便能够高效地进行财务数据的录入、分析和报告编制。以学习新的《预算一体化》系统为例,这一系统的引入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管理首先,基层财政人员需要了解《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架构和功能。《预算一体化》系统通常包括预算编制模块、预算执行模块、会计处理模块以及报告和分析模块等。通过系统培训,财政人员可以熟悉各个模块的操作流程,掌握如何录入数据、生成报表、进行预算调整和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等关键操作。另外,数字化处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基层财政人员必须关注的重点涉及到如何使用《预算一体化》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如何利用系统内置的工具进行预算的预测和模拟以及如何通过系统生成的数据支持决策制定等。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财政人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更加高效地处理数字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

定期更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

为了不断提升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质量,一个关键措施是定期对计算机及其他相关的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和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不断涌现,这些技术更新能够为财政档案的管理和处理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安全性。通过定期更换过时的计算机硬件,引入更为先进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施,可以确保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数据处理更加迅速,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此外,更新硬件设施还能够增强数据保护能力,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对于保障财政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定期对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进行更新,不仅是提高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财政管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选择或开发适合基层财政工作的档案管理软件

提升基层财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关键在于挑选或开发一款与基层财政工作特点相适应的档案管理软件这样的软件应当具备易于操作、功能全面、安全稳定等特点,以便于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高效地进行档案资料的整理、存储、检索和利用。首先,这款软件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财政数据和文档,同时支持多种文件格式,以满足不同类型档案的存储需求。其次,软件应该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使得基层工作人员即使没有专业的计算机背景也能够轻松上手,快速进行档案的录入、查询和管理。此外,考虑到基层财政部门的实际工作环境,软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能够与其他财务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进而为基层财政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标准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流程

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档案管理流程包括档案的创建、归档、存储、检索和利用等各个环节。首先,主管部门需要对基层财政部门现有的档案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这些信息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框架,这个框架应当能够支持档案的数字化录入、分类、索引和安全存储。接下来,主管部门要制定一系列详细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包括电子文件的命名规则、格式要求、归档时间以及访问权限等。为了保证电子档案管理流程的有效实施,还应定期对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规程和标准,防止信息的丢失和泄露,从而提升基层财政工作的整体水平。

实施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主管部门必须采取一系列严格的数据保护措施。首先,主管部门需要对现有的数据保护政策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更新,确保它们能够应对当前的数据安全威胁和挑战包括对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访问控制机制的强化以及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其次,主管部门应给予基层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培训,包括对敏感数据的处理以及如何防范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此外,主管部门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都能降到最低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在安全的离线存储介质上保存副本,以便在发生系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四、结语

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问题虽然存在,但只要我们勇于创新,积极应对,就能够化解困境,推动基层财政档案信息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孙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若干研究论述[J].信息化建设.20197)67-68.

[2]徐超臣.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4):152-1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