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田玉杰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中心小学445801

摘要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育目标。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思考与实践研究,旨在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践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数学核心素养涵盖数学运算、推理、抽象思维等多方面,是学生未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在核心素养培养上仍存短板,如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机会等。为改进这一现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探究式、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数学能力。同时,完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这些实践方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乎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是一个显著的问题。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于知识点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和思想方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引入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缺乏实践应用的机会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很多小学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和计算,而忽视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导致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再者,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也制约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很多学校的数学评价仍然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此外,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小学数学教学还需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家长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他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环境。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方法

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互融合。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情境化。情境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趣味化、问题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例如,在教授“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房子,并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次,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问题化。问题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例如,在教授“时、分、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如何计算时间”“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转换时间单位”等。这样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最后,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活动化。活动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学游戏、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购物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加减法的练习。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倾向于采用知识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阅读教材、解决问题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思考、尝试、错误等方式,自主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和算法。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评价等方式,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来。为了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简单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模拟购物情境、自主探究算法等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通过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数学建模思想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注重教学内容的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等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徐斌艳.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 盛群力, 李志强. 现代教学设计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