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兴趣培养;教学策略;实践探索
正文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学习,更关乎学生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由于古诗词的语言较为深奥,意境较为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难度较大,缺乏兴趣。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现状与挑战
(一)当前诗词教学中学生兴趣缺乏的问题
当前诗词教学中,学生兴趣缺乏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诗词语言深奥、意境抽象,加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浓厚兴趣。课堂上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动力。这种现状不仅影响了诗词教学的效果,更制约了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兴趣对提升诗词教学效果的意义
培养学生兴趣对提升诗词教学效果具有深远意义。当学生对诗词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探索诗词的奥秘,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兴趣的培养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诗词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诗词学习兴趣
(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1.创设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之美
创设诗词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之美,是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以《静夜思》为例,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营造诗词的意境,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其韵味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将《静夜思》中的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比如描述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洒满床前,仿佛一层薄薄的银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样的描述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情境,感受其中的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比如,展示一幅月光下的床前图,或者播放一段夜晚宁静的音频,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词的世界。
2. 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是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一项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并茂、音画结合,可以将诗词中的抽象意境具象化,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词的美。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冲击,深入理解诗词所描绘的场景和情感。例如,在教学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词时,可以展示壮丽的山川河流、绚丽的日出日落等自然景色,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美景之中。多媒体资源还可以增强诗词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结合互动游戏、趣味问答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词,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故事化教学法的探索与实施
1.将诗词内容故事化,降低理解难度
将诗词内容故事化,是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诗词的背景、情节和主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以将诗词内容转化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讲述李白登上庐山,远望瀑布挂在前川的壮观景象,以及他心中的豪情壮志。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描绘的壮丽景色,以及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难度,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每一个诗词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当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这些故事时,学生仿佛被带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他们会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对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故事中的悬念和未知元素也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去求知。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善于运用故事讲述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的学习之旅增添更多的乐趣和动力。
三、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诗词学习内容
(一)结合传统文化进行诗词教学
1.利用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教学资源,丰富诗词教学内容
利用传统节日、历史典故等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内容。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诗词元素,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节日的特点,选取相关的诗词作品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庆祝节日的同时,感受到诗词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历史典故则是诗词创作的重要源泉,通过引入这些典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和内涵,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对诗词的理解与兴趣
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对诗词的理解与兴趣,是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文化是诗词创作的沃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审美内涵。通过学习诗词,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同时,诗词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意境也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因此,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应注重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通过讲解、赏析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领略诗词之美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1.引入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引入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为小学语文诗词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师可通过网络搜集诗词背景资料、名师讲解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声、光、影效果,能直观展示诗词意境,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感受诗词魅力。这些现代科技手段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入领略诗词之美。
2.通过网络资源搜集诗词相关资料,拓宽学生视野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诗词相关资料,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诗词资源,包括诗词赏析、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等多方面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深入了解诗词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还能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诗词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结束语:通过对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互动体验以及拓展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词,真正感受到诗词之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韩小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浅探[J].课外语文:下, 2017(7):1.
[2] 久西草.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策略[J].文科爱好者, 2023(4):178-180.
[3] 何敬.培养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兴趣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