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段红波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675000

摘要

本文通过了解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现状,应用文献法,访谈法发现影响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存在体育设施陈旧,教学场地不规范,教学器材稀缺,学生懒惰,电子产品的干预等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对策,促进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了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自主体育锻炼

正文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文化上的需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满

足。但当今年轻人的身体却不容乐观,生活上的满足使得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心

血管疾病的人也随之增加,现在的年轻人患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患抑

郁症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不少学生由于从小比较养

尊处优,缺少主动健身的意识,所以提升我们高校学生身心健康体质状况、推动

大学生健康发展,既关乎年轻人的未来,也影响整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提

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已经变得至关重要。2007 年 5 月 7 日,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体育运动强化少年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提

到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

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

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

标之一,为了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我们应该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

体育活动的开展,广泛组织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确保学生每天都能进行至少一小时的锻炼。同时,建

议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三次课外运动,以促进身心健康。这样的机制不仅有利

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团队协作精神。2016 年 7

月,中共国务院政府办公室在《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

意见》指导思想,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保证课程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课外练习和科学锻炼指

导,调动家庭、社区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遵循教育

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

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关于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坚持健康第一

的原则,并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需要严格执行学

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并建立健全的国家监测制度。在体育课程方面,需要科学

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 1 至 2

项运动技能。此外,应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

育节,并鼓励地方向学生提供免费或优惠的体育设施开放政策。这一系列措施旨

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体

育锻炼,学生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生

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 2020 年 4 月年,中共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共

同颁布了《身心健康中国社会发展 2030 规划纲要》,内容就是人人健体为中心,

强化身体教育,全面提升国民身体素质,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塑造自主自律

的健康行为,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形成了校园健康教育促进制度,

并形成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和集中宣传教育有机

地结合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参与体育锻炼能力,经常参与体

育锻炼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有部分患有疾病的大学生也会起到

改善作用。基于以上政策说明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备受社会的关注,大学生是社会

的主流,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习总书记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

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每年都要通

过国家体质健康监测进行测试,上报数据。从上报的数据发现,大学生的身体素

质每况愈下,特别是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每年都在递减。越来越多的大学

生不参与体育运动,更喜欢玩手机,沉迷手机游戏,甚至有部分学生除了上课外

都不走出宿舍,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令人堪忧。通过近几年来对云南城市建设

职业学院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健康监测分析来看,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

生的身体健康情况逐渐出现下降趋势,各项身体素质指数均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其身体健康情况更加恶劣。

2 研究目的

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

还可以让人释放多余的能量,减少焦虑和不安感,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通过对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现状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课

外自主锻炼情况,以便学校能够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发展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研究的目的是:(1)了解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现

状。(2)发现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3)

提出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加强云南城市

建设职业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国民体质健康提供理论

参考。

3 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

重身体健康,健康意识加强。然而现如今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只关注学

习压力及就业压力,而忽视了身体健康,导致大学生身体体质急剧下降,肥胖人

数增加,近几年研究发现大学生患有抑郁症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本文通过对云

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自主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影响云南城市建设

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为提高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

4 研究综述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是除体育课以外的课余时间通

过各种运动方法和手段提高身体素质并增强身心健康的运动方式

[1]

。百度百科中把课外体育活动定义为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

的的体育活动。广义的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运动会、运动训练、班级体育联

赛等形式。杨文轩等学者在《学校体育学》一书中对课外体育锻炼给出的解释是:

相对于体育课而言,体育课以外的学生体育锻炼都可陈述为课外体育锻炼,同时

指出课外体育锻炼在学生德智体美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胡梦君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在课外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以提高身体素质为目的有意识

的进行锻炼的体育活动

[3]

。佟浩在《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

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中发现哈尔滨普通高校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哈尔滨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选择的项目单一,课外体育项目主要以跑步为主,锻炼

形式多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呈现群体性特征,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分布比较零散,

锻炼的频率、时间、强度比较低,课外体育消费金额少,使用体育健身类 APP

辅助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比较少,哈尔滨市不同性别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大

学生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上存在差异等

[4]

。学者钟冲在《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

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有着浓厚的兴趣,能主动

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然而也有少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太忙、懒惰及其他原因等

没有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还有部分学生表示由于没有一门擅长的体育运动,希望

由老师指引,很多同学表示学校在体育类社团的管理中投入不够,管理监督有待

加强,校内基础场地设施较为紧张,校外资源拓展不够

[5]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的

赵路,高国强,郭连昌,李云媛在《滇西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干预机制研究》

提到近两年滇西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在时间、空间、内容、 形式

上都受到了很大约束,跨地区、跨校区等体育交流活动缺乏,校运动队、体育社

团走出去的机会少之又少,大型体育赛事的延期或取消,促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也缺失重要一部分,偶像与激励作用微乎其微,校内大型体育活动时有时无,学

生多为自发锻炼。近两年,滇西地区高校校内大型体育活动(如:校运动会)时

有时无,部分高校甚至没有举办过学校运动会,自发锻炼受时间、空间、场地、

器材等因素影响大。自发锻炼即无组织锻炼,时间分配上,出现高峰时段集中、

低峰时段人员稀疏情况,空间分配上,出现热门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等)

人员拥挤,冷门体育项目场地、器材闲置等,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器材需自备

[6]

滇西大学生课外体育研究中对近两年来滇西地区课外体育的现状有着不同的见

解,然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地理位置也处在滇西,由于近几年疫情的影响,云

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课外体育也存在有些体育活动,体育赛事,运动会等课外体

育活动受疫情影响后时不时的会被延期举办,甚至被取消,导致有部分失去对体

育运动的热爱,甚至连学校体育课都不想参与进来,学校体育文化宣传也无法提

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由此可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少之又少,学校体

育活动难于组织。林大杰在《福州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与

提升路径》发现影响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受到的因素包含体育价

值观念、运动参与能力、环境因素、体育政策法规、课外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等因素共同构成。运动环境以及气候环境的变化是致使学生在参与运动时考虑

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会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和气候影响做出相适应的调整。大

学生在校园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选择项目时,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能力状况选择

适合的运动项目来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同时教师资源的配置也起到一个关键性作

用。国家制定的相关体育政策以及校园制定的相关体育制度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

育锻炼都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7]

。刘晓焕《信阳市辖区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

对策研究》影响信阳市辖区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有社会因素、教师因

素、学生自身因素、家庭影响因素、政策导向以及学校因素六个方面,校外的运

动场地设施、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支持度、学校的运动氛围,主要还包含学校运

动项目的开展、运动氛围的强弱、有无健身伙伴的陪同等等都是影响信阳市辖区

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8]

课外体育包括有组织进行和学生自主进行的锻炼活动两种。学生自主体育锻

炼活动包括体育课堂练习中进行的自主体育锻炼、课外体育中的有组织进行的体

育活动中的自主体育锻炼,以及课外自主活动中的自主体育锻炼

[9]

。自主锻炼是

学生在体育课堂以外,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为目的,运

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进行的体育锻炼活动。自主体育锻炼的形成基础是人的身心

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0]

。影响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场地、

氛围、自信心等,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各类型新式体育活动的普及和开展,目前大

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更注重体育活动的健身性和娱乐性。场地设施是大

学生体育自主锻炼的基本硬件保障。其次是发挥体育社团和小团体的作用,开展

丰富多彩的适合不同层次大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最后学校和各种体育社团都应

该积极的开展体育锻炼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

[11]

。张惠欣认为对高校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状态影响因素分析中认为,影响大学

生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有:教育引导、场地设施、学业压力、个体差异这几种因

素影响。由于高校疏于倡导学 生开展自主体育锻炼,学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体

育锻炼意识,进而造成惰性的蔓延,当高校积极展开体育锻炼引导教育工作时,

自然可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氛围,无形中就会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有部分

体育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具有较高要求,大学生参与自主体育锻炼的意愿便可能

随之受到影响。另外学业与就业的压力日益增长,精神状态疲惫,甚至容易对体育锻炼产生抵触感。体育运动项目对不同个体之间客观存在差异,比如男、女之

间的运动项目不同也将直接对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造成直接影响

[12]

5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探寻阻碍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课外自主参与体育锻炼

的因素。

访谈法

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制定访谈计划,从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体育教

师出发作为访谈对象,随机抽样在校体育老师三名,制定一个访谈指南,探讨阻

碍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

观察法

通过实地观察了解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大学生课外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

运动有哪些,主要考察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模式,

并对这些运动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

文献分析法

通过 CNKI 数据库和国际文献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著作,了解高校课外体

育锻炼的基本情况,掌握有关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状况,了解开展过程

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文章的主体框架和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6,研究结果及建议

本研究通过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在校教师 3 人(用编号 J 对受访教师进行

编号)。设计了 10 个问题,其中这 10 个问题进行编号用(j1-j10)来编号。访

谈时间在下班后,时间比较充裕,因此访谈时长会在 60 分钟左右。下表一为教

师访谈信息表,表二为访谈问题。

表一教师访谈人员信息表

编号

性别

职称

身份

年龄

访谈方式

J1

讲师

教师

29

深度访谈

J2

讲师

教师

40

深度访谈

J3

讲师

教师

31

深度访谈表二访谈问题

j1.请问您的职称是什么?您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几年?

j2.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学生身体素质逐年递减的?

j3.你认为目前的大学生课外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吗?为什么?

j4.学校的运动设施是否满足现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

j5.在教学方面你是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

j6.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课外不会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

j7.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锻炼需不需要有教师的指导?

j8.你觉得学校目前体育社团开展如何,体育社团是否能促进学生参与课外体育

锻炼?

j9.你觉得如何才能改变现在大学生不愿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j10.作为体育老师你觉得学校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课外参与体育锻炼?

1、J1 性别男,职称讲师,教学经验 3 年。J2 性别女,职称讲师,教学经验

10 年,J3 性别男,职称讲师教学经验 5 年。

2、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现状:(1)体育不受重视,学

校课时减少。(2)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3)未建立终身体育意识。

4)学校教学体育项目传统(篮、足、排),场地设施满足不了学生需求。(5)

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6)大部分学生为了应付每年的体质健康测试,还有

体育课考核,才选择进行课外自主体育锻炼。(7)目前学校体育社团开展状况,

体育老师们认为与体育有关的社团少,由于没有技术指导,成立社团意识薄弱,

社团开展活动过程中没有资金支持,无社团对外活动,体育社团开展不全面,满

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而体育社团有一点作用促进学生课外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3、影响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院学生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因素有:(1)

生活条件太好,运动意识降低。4)场地设施不完善,课程安排和学生需求有差

异(3)学生懒惰。(9)电子产品的普及,占用了太多时间导致学生没时间参与

体育锻炼。

4、提出促进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课外自主体育锻炼的建议:(1)培养兴

趣爱好,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其次尽力过程性评价体系,每次课都对所学内

容进行考核,最后以结果导向(考核)。(2)开展符合学生需要的项目,轮滑,健美操,滑板,趣味性体育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兴趣爱好入手培养学生终

身体育意识。(3)增加体育设施,倡导学生走出宿舍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加强

宣传,应用微信,成立健康小讲堂应用网络宣传。同时应用榜样激励学生主动参

与课外体育锻炼。(4)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创新,从教师专项入手以实际

课程相结合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5)成立体育名师工作小组,与外校社会团

体,体育专业院校形成校企合作,寻求技术支持。(6)建议体育锻炼以加学分

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7)学校增加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自身也要

不断与时俱进学习新的体育知识,技术,并且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8)

加强体育锻炼过程监管。举办一些趣味性体育比赛,班级体育活动,学校内学院

之间得院校比赛,简单设立每周或每月体育活动日。实行奖励政策例如加学分鼓

励学生参与省级以上体育比赛。

参考文献

[1]蔡春雷. (2021).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体育学院 ).

[2]杨文轩,张细谦& 邓星华.2016.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梦君. (2022).高中生健康素养与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闽南

师范大学 ).

[4]佟浩. (2020).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钟冲. (2022). 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教论坛 (10),

106-109.

[6]赵路, 高国强, 郭连昌 & 李云媛. (2023). 滇西地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干预机制研

.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16), 149-151.

[7]林大杰_福州市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林大杰 - 《学术论文联

合比对库》- 2018-12-02

[8]刘晓焕. (2021). 信阳市辖区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硕士 学位论文, 信

阳师范学院 ).

[9]张婧 & 罗烨奎.(2016).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现状研究.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07).

[10]祁婷婷.(2017).苏州工业园区高中学生课余自主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11]王诚民,王妍妮 & 梁永庆.(2015).大学生体育自主锻炼方式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12),

120-121.

[12]张惠欣.(2020).高校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 当代体育科技(10).

胡梦君. (2022).高中生健康素养与课外体育锻炼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闽南师范

大学 ).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