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中职院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正文
引言:
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不仅是学生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的培养之地,更是塑造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音乐教育应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号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音乐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前中职音乐教育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1 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音乐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欣赏和表演,传达着民族、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历史和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范。此外,音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审美享受的同时,接受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1.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与责任
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和责任。音乐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应当牢记使命,不仅要磨练自己的音乐技能,更要通过音乐的力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教学实践
2.1 音乐作品的选择与演绎
在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音乐作品的选择与演绎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我们应该注重选择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精心演绎和诠释,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音乐艺术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力量,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教育。因此,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与演绎中,我们要深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注重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美感体验,接受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核心价值观与音乐素养的融合
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中职院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音乐素养更是当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将核心价值观融入音乐素养的培养过程?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具有积极向上主题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音乐欣赏中提升自身的思想修养和审美情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音乐艺术实践中能够展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表达。通过音乐素养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深刻理解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3 音乐教育与道德情操的培养
音乐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在中职院校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通过音乐作品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展示那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音乐作品,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力量,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情操;音乐教育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和乐器演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音乐实践中领会团结友爱、互助互爱的道德理念。通过音乐教育与道德情操的培养结合,学生将在音乐艺术中不断感受、体会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政教育策略与路径
3.1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
音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需要道德情操的学科。在中职院校音乐课程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我们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精神。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背后需要注入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通过音乐教育引领学生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另外,我们还应当通过音乐教育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能够深刻体验到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强化实践教学,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要实现音乐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必须深入贯彻实践教学的理念,并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之中。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音乐艺术的力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同时,通过音乐作品的学习和演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责任,使之在实践中逐步领悟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音乐教学也应当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社会和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实际音乐创作、教学实践和演出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参与中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院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能否持续深入地开展的关键。我们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思政水平,要善于用音乐的语言引导学生接受正面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要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过专业培训和思政教育培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思政教育水平,使之更好地引导学生。同时,学校应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师参与科研和创作,培养并留住一批思政教育和音乐艺术教育的双优教师,为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总而言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院校音乐课程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进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结束语:
中职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只有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政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希望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职音乐教育的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走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磊.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J/OL].学周刊
[2]王思童.论音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开展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