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之我见
摘要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学习兴趣 培养
正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是中学物理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之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一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物理课程的这一大特点,充分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好玩心强、操作兴致浓的心理特征,切实落实教材安排的科学探究实验、演示实验,使学生经历物理规律的再创造活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从兴趣中提高。
一、关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从物理实验入手。
<一>、充分利用课本演示实验,在探究新知中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课本的演示实验,极易引起学生的直观感觉和直接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设计演示实验首先要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易懂。比如学习“摩擦起电”时,老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用塑料梳子梳干燥头发的情景”提出问题“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设置悬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致。接着演示“橡胶笔杆与头皮摩擦后吸引轻小的纸屑”的实验,引导学生在认识现象中体验学习内容,在兴趣中感知摩擦起电的科学文化知识。我感到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倍加增强。其次,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通过培养观察能力,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比如学习“蒸发”时可以用湿抹布擦黑板,不仅巧妙地引入课题,还能让学生形象地认识水的蒸发。通过观察电灯的发光与熄灭情况让学生形象地认识电路中有无电流通过。在学习“声音的特征”时,我用硬纸板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动木梳子的小齿,让学生很轻松的认识了振动频率影响音调。用手指以轻重不同的力拨打拉开的皮筋,引导学生轻松认识了振幅影响响度。因此,必须注意演示中的启发性在于能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思维。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能使学生的认知矛盾转化为思维的动力,认知的层次也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二>应用有趣的实验牵引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各种新事物,新现象倍感新鲜、神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把这种新鲜和好奇,激发成真正的求知兴趣,转化成学习动力。我们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做了一个覆杯实验, 当同学们看到水没有流出来时感到很吃惊,很好奇地问“哇,杯中的水为什么没流出来呢?”,我顺势引导他们观察纸片下方有什么,“空气”他们说。我问他们是不是空气向上托着纸片不让水流出来呢,“是”他们肯定地回答,因此,利用这种好奇心理很轻松地引导他们认识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通过这样的实验和引导,不仅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还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索其中奥秘的学习和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望,从而达到了学习目的。
<三>、利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给予充分的实验时间,让全体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体验乐趣,认识抽象的物理知识。
要让学生真正获得科学探索,老师就应该组织、安排小组探究实验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让他们6到8人为一组,实验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再者老师要注意指导、帮助学生实验,克服困难并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我们在学习“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我来回巡察各小组实验,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把同学们误认为“串联电路中当电流经过一个用电器后会减小”的错误问题在实验指导中化解了,当多数同学认识掌握了电流的规律,还有少数同学似乎不太明确时,课后留给他们一套器材,指导他们可以继续探索实验,其实这样他们还能熟练前面学习电路的连接。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学生会获得更多的实践认识,减轻了老师的重复多讲,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拓展学习空间,激励学生想学好物理的兴趣。
新教材在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很多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想想做做”。在学习“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的课前,我让同学们在较冷的早晨用注射器压缩空气体验学习水蒸气的液化。在学习了回声后引导他们认识“圜球回音壁”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简单、易做、实用,它有助于打破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盲目感和畏惧感,引导学生科学探索物理现象。同时它不仅能很好地牵引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探索知识,而且也能促进智力的发展,以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情感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学习、接受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情感素养。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要满足时代赋予的我们的要求。作为点燃薪火之火苗,就要不断了解新时代的特征,学习新的知识。新课程理念要求发挥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高尚良好的情感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只有自身情感素养较高的教师才会去了解学生内心想法,才会有意识带领学生走入情感学习生活。
(二)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协调发展
要培养友善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使教学过程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达到使学生愿意学物理、想学好物理。正如所谓的“爱屋及乌”,慢慢的师生关系也会得到有效良好的改善。
(三)应用情感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努力使自己处于积极向上、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的良好状态。千万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低落的情绪带进课堂。因为这样可以带动学生高兴愉悦、精神饱满地学习新知。再者要根据物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巧妙、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创设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易于接纳的学习内容,带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节课堂学习。
2、教师要有责任感。教师首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每一个学生。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再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认知层面看待学习内容,不能用成年人的思想、大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去看待这些初中学生不懂的问题。多用一点耐心,少一些急躁;多给一些演示与指导,少一些埋怨;多用一点鼓励,少一些打击,让他们感受像父母般的关爱。
3、利用课后交流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善于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会发生一些学习变化情况,老师多留意,及时发现。找适宜的时间课后进行交谈沟通,帮助这些学生提高认识,解决疑惑,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首先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过程,有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才会学习丰富有趣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才是人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领会学习。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我直接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对他们物理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各种实验培养获得的学习兴趣及他们自发学习的情感意识。当学生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欲望很强烈,学习意识自然而成。学习过程轻松愉悦,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宗兵. 探究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33):54-55.
[2]陆奕灿. 谈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 学苑教育,2021,(33):84-86.
作者简介:鲍心田(1980- ), 中学一级教师,在职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育教学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