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统整思维促素养生长——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探索
摘要
关键词
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素养
正文
引言: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程中,要根据核心素质培养,对重要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进行选择,加强内容与教育目的之间的联系,对内容进行优化。大概念是认识单元的基石,是联系碎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统整学生音乐思维的重要前提,探究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及其策略,就成为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稳定形成的关键所在。
一、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内在原理
单元是整个教育目标的载体,所包含的教育内容要比单个的课堂要全面,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单元又是实现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老师要站在大概念角度,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含制定教学目标,调整和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下列三点原理。第一点是完整性,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方面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大体的观念,并能在真实的情境下,对其进行综合的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顺利完成整个单元的教育目的,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学习内容,防止各学科间缺乏连贯性,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第二点是渐进式,在单元大概念教学规划中,音乐理论知识、歌唱技能、各课的教学方式是相互关联。老师要根据每个步骤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而逐步地、多层次地进行学习。以一个完整的单元大概念为出发点,呈现出层次分明的课堂教学,按照输入-内化-输出的原理,使本单元的学习一步一步地达到新课标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1】。第三点是相关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既要设计每一节课的内容,又要对每节课的学时进行适当调整,这就涉及到主题内容、歌词表现特征、表现视角以及主题情境等各个层次上的相互关联。在音乐教育中,应注意音乐大概念与认识层次、演唱技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重视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行为表现,特别要注意在学习和自我感觉、表达和创造练习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
(一)细化单元大概念问题,明晰教学目标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在现实的社会里,能够自如地生活,而不只是对有限提示的寓言或肢体反应。确定单元的教学目的应该贴近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细化单元大概念问题,是切入具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以“草原牧歌”大概念为例,设置三个基础的单元问题,“牧民用音乐表达生命和感情的意义是怎样的?牧民们为草原牧歌赋予了怎样的表达形式和艺术特色?你怎样辨别蒙古族的乐曲?这会让你产生怎样的体验?”基于上述认识和上述基础问题,围绕新课程标准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设定单元教学目标。第一个层面是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要求学生从“草原牧歌”中认识蒙古族民众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把握蒙古族音乐的表达特点。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要求学生能将该单元所学与以往所学的其它乐曲区别开来,并理解它特有的曲调特征和歌唱技法【2】。第三个层面是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要求学生运用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的方法,考察草原牧歌在各地域、各民族中的流传、与其它类型的音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第四个层面是艺术表现、创意实践,要求学生在音乐情境下进行草原牧歌创作、表演。
(二)创设单元大概念教学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具体状况,集成教育资源,从而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以京腔昆韵单元大概念为例,这一单元要求学生理解京剧演出中的行当与演出动作的程式,体会古代与现代戏剧的不同,主动地参加到一些戏曲片段表演,认识了解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基于此创设单元大概念教学情境,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使同学们可以直接观看戏剧演出的全过程,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如在观看昆曲《姹紫嫣红》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演示舞台、服装、化妆和道具等几个重要环节,使他们了解到昆曲是如何演出的。接下来播放几段戏剧片段,带领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在设置单元教学情景时,还应充分利用现实情景中的多种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出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使他们感到音乐知识离他们很近,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经验。例如指导同学运用“四功五法”中“五法”,用京剧动作模拟“开门”,不仅可以引起同学探究戏曲情境的兴趣,也可以使他们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戏剧演出的认识与见解。
(三)设置单元大概念教学任务
在单元大概念教学中,任务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归纳,同时也是老师对自己在单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缺点进行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在以学生为本进行单元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如何制定任务单,并在其中渗透进核心素养相关内容,
让他们在完成单元组织任务的同时,帮助他们加强对所学知识与技巧的理解。老师要根据不同学员的音乐水平和音乐基础制定不同的任务表,使每位同学都能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单元教育中获益。比如在“缤纷舞曲”单元大概念教学中,设置如下任务。第一个是“《青年友谊圆舞曲》以()为结束音,按()排列音阶,是()音阶。”第二个是“学生认真地听三部乐曲的片段,并根据所选的乐曲类型进行分析。”第三个是“自主哼唱《溜冰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彝族舞曲》主题旋律。”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巩固、扩展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巩固“缤纷舞曲”单元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对关键部分进行整理。
(四)注重教学评估
在单元大概念教学中,要使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音乐课程评价系统,以便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让他们能够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找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善,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首先,老师要充实评估主体,改变过去单一评估模式,提供给学生更多全新的评估角度,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即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和互评,也可以邀请父母参与评估,还可以根据平时的学业成绩、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估,对他们在音乐方面所获得的成绩加以认可,并将他们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辅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接下来的音乐学习方案,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水平。其次,拓宽教学评估范围,使教学效果更好、更真实。不仅仅要对他们的歌唱能力或者是对他们的音乐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对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而对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有一个更为科学的引导。
结语
总之,以大概念为基础的初中音乐单元教学模式,能较好地改善目前课堂上零星的歌曲、乐理知识的教学状况,也能较好地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突破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全面和低效的难题。在进行单元总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统筹单元整体,对单元大概念进行精确地提取,合理地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组织开展单元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深度学习,促进音乐素养生长。
参考文献:
[1]钱颖.以统整思维促素养生长——初中音乐单元大概念教学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23(7):17-24.
[2]郑裕妍,.基于大概念的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4,(01):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