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随文练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杨猛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小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随文练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逐渐走进了小学语文的课堂,为习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随文练笔,顾名思义,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实际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随文练笔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形成积极的写作态度。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巧妙地运用随文练笔这一教学策略,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随文练笔;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一直以来就是其中的重点,将读与写结合不仅仅只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它们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读是吸收的过程,写是抒发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同样也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课堂随文练笔,如此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随文练笔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读写结合。

一、随文练笔概述

随文练笔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已经学习的文本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写作小练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写作。随文练笔有助于实现阅读与课堂文本之间的有机整合,凸显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的逻辑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个人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随文练笔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备受关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一篇写作任务还会根据考试中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有的学生接触写作的机会比较少,无法主动锻炼个人的写作能力,写作质量和水平不够理想。另外,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在自主写作的过程中缺乏能动性和自信心,缺少写作经验和写作机会。这些直接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导致整体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无从谈起,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随文练笔则有助于突破这一现实矛盾,增加了学生接触写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大胆想象,自主写作。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保障语文教学效果,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二)丰富学科教学模式

新课改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变动比较明显,教学模式更加丰富,教师则主动寻求新的突破,积极打造趣味十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爱上语文,高效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随文练笔教学模式的出现频率较高能够为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应用提供诸多便利。教师只需要寻求新的突破,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以及内心诉求,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鼓舞学生,调整教学节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及动机。这一点能够逐步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铺垫。大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足,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熏陶和启迪,通过深度阅读文本,获得更多的体会和感悟。教师则需要注重随文练笔模式的有效融入,让学生能够深入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情感,实现内心思想的有效转化,借助文字表达个人的想法。

(三)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

作为一种全新的写作教学指导模式,随文练笔有助于放松学生的身心,放飞学生的头脑,活跃学生的思维,避免对学生的简单约束。学生能够在一个自由宽松的写作氛围中,逐步提升个人的阅读认知能力及水平。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事物认知能力还有待培养,因此,在阅读不同文本时无法了解其中的本质,难以积极揣摩作者所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够理想。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一步提升阅读质量及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和行为习惯。但是,这一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师难以留出充分的时间。随文练笔能够为教师提供诸多便利和辅助,教师会主动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所思所想自主探索和写作,给予学生更多自主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体验以及阅读感悟,实现内心想法的有效转化。在参与阅读以及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比较足,能够深度思考所阅读的文本,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教学时间比较充裕,教师还可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置层次化的阅读任务,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保障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完成阅读写作任务。

三、巧用随文练笔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激发想象,进行改写续写

想象力是学生成长中所能具有的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其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进行想象的同时,思维中必须有语言的运行,而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又会增强其想象过程的流畅度,井且扩展其思维空间。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刻把握这两点的关系,把激发想象与提升写作能力结合在一起,利用课本教材让学生产生想象空间,利用随文练笔帮助学生展现想象画面。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许内容直接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想象,有些教学内容则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预设、代入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想象与联想。如此,在学生产生进入想象后,教师再进行随文练笔的布置,让学生进行文本内容的扩写、改写、或是续写,其写作意愿与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牛郎织女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由组内成员分别扮演牛郎、织女、旁白等角色,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体会,井对牛郎织女的命运有更深的同情。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对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什么看法,如果有机会你想改变他们的命运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另外的结局”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让其把自己的想象通过简单小短文的方式进行呈现。

(二)基于文本特质制定随文练笔方案

结合不同单元以及不同文本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从中定位随文写作的具体任务和内容,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还可以建立在文本特色分析的基础上,掌握不同文学作品的描述的手法以及特点,这也是强化学生语言辨识能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围绕文本特质进行分析,掌握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赏析和感受。这种随文写作模式的展开更倾向于选择与常规长篇作文以及课文有差异性的内容展开教学。

例如,在学生学习有关中国神话故事的过程中,神话故事与常规的抒情散文以及议论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神话故事自身的体量较小,往往来源于民间故事,故事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较为完整。针对这种类型的文本进行随文写作,需要注重了解课文的核心内容,有创造性地进行故事复述,同时能够提取主要信息。因此在带领学生学习五年级上册第单元的相关内容时,随文写作的主题为“故事缩写”,并且通过对比长篇文本以及缩写文本的差异,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首先,给出《猎人海力布》,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的原文以及缩写之后的框架,让学生对比两段文本之间的差别,并且结合缩写之后的文本,将原文中多余的部分勾出来,带领学生思考:为何这些文本可以省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发现被省略的文本属于次要信息,是对于故事主体、情节或人物进行的描述,同时一部分文本和句子之间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进行缩写。同时学生也了解到缩写之后的文章和原文之间,并无显著的差距,意思虽然不变,但结构更加简单明了。此时再带领学生将教材中的《牛郎织女(二)》进行缩写练习,完成随文写作。这期间学生需要掌握原文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然后通过关键信息提取的方式完成概述。这种随文写作模式建立,在特定风格文本的基础上完成,能够提升写作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在阅读相关文本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关键信息,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三)利用读后感,进行随文练笔实践

情感激发是提升学生写作意愿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在写作时无处下笔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对写作主题产生共鸣,而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对该问题、或者是事件充分思考,就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的放矢。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具有丰富的情感与人文精神,井且与小学生成长相契合,教师可以在文本学习后,引导学生对文本情感加深认识,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分享自身读后感,之后再以课堂随文练笔的方式加以记录。

例如,在讲述《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以发现这是一篇非常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文章,首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受到“五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革命大无畏精神的感染。此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他们仿佛亲眼目睹五壮士在狼牙山上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壮烈场景。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自然会被五壮士的爱国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所感染,内心涌起强烈的情感波澜。也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五壮士相关的英雄事迹或背后的故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伟大与崇高。这些故事可以是五壮士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也可以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加深对英雄人物的情感认同。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于“狼牙山五壮士”的看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和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产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短文扩写,锻炼写作能力

扩写是随文练笔的一种常用形式,扩写式的练笔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因此获得很多写作灵感。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有很多课文均含蓄而简练地点明文章的主题,甚至会在局部位置显示空白,为学生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基于此,在随文练笔这一环节,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填补所存在的空白,在空白的填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帮助学生产生较多的写作灵感。

例如,在讲述《将相和》一课时,本文向学生呈现了三个故事,即“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故事性非常强烈。以其中的“负荆请罪”这一故事来说,课文中的描写内容较少,且较为简单,学生会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扩写课文,赋予他们充足的想象空间。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关于“负荆请罪”的相关资料,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扩写素材,便于扩写式的随笔练习更加全面和有效,多方位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想象能力。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换位改写的方法,将改写向扩写的方向加以引导。在换位改写和扩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原文内容改编为电影剧本或广告词,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语言运用强化语文应用能力

写作最本质的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因此,从写作技法的角度打造的随文练笔课堂被称为语言运用型的随文练笔。这种类型的随文练笔强调将文本中应用的修辞手法、语言特点、结构等延续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在语言运用型的随文练笔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他们也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各种语言特点,如描写、叙述、议论等,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随文练笔学习到如何运用各种结构,如总分总、承上启下等,使文章更加有条理。

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三段,巧妙地运用了对举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层次分明、对比鲜明的建筑画卷。这种手法将圆明园内的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建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刻画,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着这座皇家园林的辉煌与瑰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种手法,感受其对建筑的描绘所产生的层次感和对比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手法,教师可以进行对比教学,将去掉对举的句子和原文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差异;通过这种对比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对举手法对于建筑描绘的独特作用。同时,他们也可以深入体会到这种手法的运用对于增强文章层次感、丰富文章内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仿写时,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思考对举手法还可以用来写什么。同时,为了突出对举手法的特点,可以特别标注运用对举要突出对比的提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对举手法的作用,还能够灵活运用这种手法来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通过语言运用逻辑分析组建的随文练笔,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对语文写作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这种随文练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开展随堂练笔的教学模式,多方位的锻炼学生当前的写作能力和想象思维,将课堂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让学生将自身的感想归纳为书面语言,持续深化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小学语文的乐趣,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素娜.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设计与实施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2.1-55.

[2]何琼艳.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教学策略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1.1-52.

[3]鲁莉雅.多维随文练笔,成就大精彩——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提高“随文练笔”作业实效性[J].课外语文,202111):86.

[4]陶静.小学语文课堂因写作而精彩——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随文练笔[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11):35—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