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思维培养下高校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构建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刘佳琪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东莞 523419)

摘要

高校创意设计教育课堂的设立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模式和独特的构思能力。而创意思维培养模式强调的是学生想象力的丰富、学生独到见解能力的培养。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基于创意思维培养下构建高校创意设计教学课堂,能够有效优化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发挥高校创意设计课程的作用,帮助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传统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现状,探讨创新思维培养下该课堂的构建路径,希望能为高校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意思维;高校;创意设计;课堂构建

正文


引言

创意思维与创新思维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创意思维侧重于学生解决问题角度的不同。一直以来,高校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都十分重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如:20234月,清华大学启动了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该教育平台整合多种资源,打破学科限制,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公益性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意设计相关服务。清华大学通过该平台,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意思维的人才,得到企业界的认可与支持,成功让清华科技园与清华企业家协会签约为战略合作伙伴。创意设计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意思维最重要的场所,基于创意思维下构建高校创意设计教学课堂,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拥有新颖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基于此,有必要探讨创意思维培养下高校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构建路径。

1 高校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现状

1.1创意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

首先,高校对于创意设计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在高校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标准是,在培养学生创意设计思维的同时注重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但是部分高校对于该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在创意设计课程构建中过于强调学生创意思维,课程设置也主要围绕创意意识的培养来进行,忽视了学生创意设计实践能力与视觉表现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导致创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偏离。其次,高校创意设计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还停留在强调学生对创意设计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意设计中的自我创造能力。最后,高校教师缺乏大单元目标概念。部分高校教师在进行创意设计教学时,对于大单元目标教学在创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义理解有待提升,没有做到根据学生学习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导致教师很难准确把控教学进程,进而影响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效率。

1.2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简单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创意设计课程教学上主要采用传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在课堂的引导作用,忽略了学生在创意设计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1]。在该教学模式教育下,学生很难参与进创意设计课堂,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创意设计学习中,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学生对于创意设计课程的兴趣缺失,导致学生创意设计思维开发不到位。此外,我国高校的课程较多,创意设计课程时间较短且间隔周期长,外加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还主要以传递式教学和自学辅导式教学为主,教师很难做到对学生创意思维的持续开发,以至于学生在形成系统的创意设计思维方面进展缓慢。

1.3创意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创意设计教育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其课堂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意设计课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缺乏案例教学、讨论法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不够高,进而导致高校在学生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效果不够显著。此外,由于高校学制较短,普遍为三到四年,部分高校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形成创意思维,对于创意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与考核过于模板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论与技巧,但是缺乏创新和创意能力,在设计方面过于呆板,缺乏灵性,导致学生思维受限,很难在设计中拥有独到见解

2创意思维培养下高校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构建路径

2.1明确创意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高校的创意设计课程内容较多,涉猎的范围较广。教师可从以下两点入手,确定创意思维培养下的创意设计教学课堂目标,更好地把握课程节奏。第一,依据课程标准设立教学目标。教师在创意设计课程构建过程中,应当结合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内容框架要求,确定不同单元的创意设计教学目标[2]。如:在进行平面创意设计课程中的立面教学时,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立面图绘制。教师首先需要展示部分建筑立面图图纸,讲解立面图绘制所需要注意的角度,随后展示课前准备好的建筑图稿,指导学生运用CAD将其立面画出来。第二,依托学生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创意设计基础、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如:在进行动漫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擅长的风格,将其划分为:治愈系、热血系等,确定创意设计课堂的主题和目标,引导学生在擅长的领域进行创意创作。

2.2营造创意设计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创意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创意设计学习动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打造创意设计课堂情境,如:在进行服装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近几年国内外时装周的走秀视频,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让学生切身感受专业人士的创意。随后教师需要选择出热度最高的几件服装,让学生从版型、材质、款式等多方面分析其创意点。此外,教师还需要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如:为什么该服装换成别的材质没有这种效果?最后,教师还应当布置相关作业,如:围绕新中式设计一款服饰。该方法能让学生全程参与到创新设计课堂中,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3构建创意设计教育教学课堂

(1)采用多层次教学模式划分创意设计课程

对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细分,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规划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层次教学模式,将创意设计课程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培养。这一层次主要是强调巩固学生的设计能力、提升学生专业基础水平、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设计水平划分小组,采用帮扶式教学模式,鼓励以优带劣。第二层次,关注学生创意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创意设计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元素,丰富创意设计教学内容。如:西京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组织学生去建筑工地观察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过程,并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创意设计。该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提升了学生创意设计综合水平,得到校招企业的认可,提高了学校就业率。第三层次,注重学生综合性创意设计运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联动教学,加强不同专业的创意设计教学联系,促进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打破专业壁垒,引起学生思想碰撞,提高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2)依托翻转课堂优化创意设计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主要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融合创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教师可以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入手,设计翻转课堂。第一,课前阶段。教师在课前阶段需要整合创意设计课堂中的教学难点,制作适合学生的创意设计相关学习视频,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第二,课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分组,并确定不同的创意设计主题[3]。课堂上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阐述该小组的创意设计思路和方法,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其质疑,或加以补充和完善,最后各小组综合多方建议优化创意设计内容。教师围绕学生开展此类创意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在创意设计课堂中的自主探究能力。第三,课后阶段。教师需要通过线上教学渠道深化创意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群里分享一些独特的创意设计案例,提出益智问题或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引起学生课后讨论分析,对具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加以鼓励,引导学生多元化角度看待问题。

(3)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意设计构思能力

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意构思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通过打造学生创意设计库、构建共享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意构思能力。第一,打造学生创意设计库。教师可以整合学校成立以来的优秀学生创意设计作品,组成学生创意设计库,挑选部分与当前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作品。往期学生的作品,教师应当先以问题为导向引起学生注意,如:这个作品的创意点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将该作品以案例的形式在课堂上对其拆分讲解,分析学生的构思过程和创新点,并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方向的创新设计思路。本班级学生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引起该创意设计构思的契机,拓展学生创意设计角度,以防学生思维受限。此外,学生课后也可以通过创意设计库了解更多的创意设计作品,拓宽了学生接触到优秀创意设计作品的渠道,有效培养学生创意设计构思能力。第二,构建共享课堂。教师需要采用激励的方式,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改进创意设计课堂的方法,激励学生建言献策。其次,教师需要将学生提出的改进建议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通过学生集体投票的方式,票选出最合适的三条建议。建议被采纳的同学可以获得丰厚奖励,没有被采纳的同学,可以通过抽奖的方式,获得不同的安慰奖。最后,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想法整合优化,运用到往后的创意设计课堂教学中。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校创意设计课程还存在模式单一、实践匮乏等问题,基于创意思维培养下的高校创意设计课程构建,能有效改进此类问题,对于学生创意思维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设计三方面入手对其加以改进,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嘉宸.环境设计专业创意思维训练课程体系探究[J].大观,2023,(08):131-133.    

[2]生琳.论广告专业教育中创意思维的培养[J].教师,2022,(15):111-113.   

[3]刘宇.高校创意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上海包装,2023,(11):199-2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