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杨希

山东同圆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101

摘要

考虑到如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为了有效抢占市场、保证自身可持续发展,正在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改变之前粗放式管理的模式,积极推广和使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借助精细化管理解决施工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保证建筑项目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更多收益,借此实现建筑企业的稳定长久发展,同时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精细化

正文

1精细化管理概述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将粗放化的管理过程转变为规范化、精细化、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过程。通过科学的管理过程,将依靠传统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转变为通过制定科学的方案来规范化、精细化地处理问题。进而使得整个管理过程能够做到精确定位、精准规划、规范施工。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现场管理不够到位

建筑工程手工是一项系统活动,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对工程材料的需求量不仅巨大,而且种类也非常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问题很多。其中包括缺乏完整规范的材料管理制度,对进场的材料没有进行分类存放,管理缺乏合理性。除此之外,在使用机器设备时,施工人员经常不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工作,导致工作流程不到位,工作出现失误,需要返工的现象很多。机器设备后期的保养和维护工作也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设备因缺乏保养而出现问题,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以上这些,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2.2施工质量把控不够严格

由于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不够严格,现场施工方面的组织性较弱,施工标准化及行为管理不规范,因而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例如,内墙抹灰工程的开裂、空鼓,木模铝合金窗钢附框存在渗水、开裂现象,外立面涂料观感出现局部开裂、脱皮以及混凝土的浇筑标高有偏差、模板配模高度负偏差造成模板下脚吊空,老旧模板、模板拼缝过大易造成漏浆、胀模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的品质控制,对项目的销售及维护等也有不利影响。

2.3施工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安全管理对施工管理的影响很大。安全管理在实际施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具体如下:缺乏相关的安全管理规范条例,以供建筑企业遵循参考;由于施工工序复杂、人员众多,使得施工现场会出现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建筑企业缺乏安全管理相关的人员配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的质量,还会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度。

3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探讨

3.1施工项目管理计划精细化

在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编制更加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计划,提升施工质量。需要将施工精细化管理工作与施工有效融合,编制各类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提升整体施工组织计划的科学性,使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构建过程中能够基于施工技术要求,编制出更加合理的施工管理计划。在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及时协调施工管理的各类要求,并协调施工要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依靠施工要素进行综合性管理,有效编制施工精细化管理程序,同时,依照施工要求平衡施工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对于建设而言,需要编制更加优质且高效的施工计划,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效益。在开展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细致地研究图纸,与技术人员及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找出图纸中现有的问题,明确各类要求,对图纸进行综合性修改,相关单位需要进行有效地协商,对施工方案进行综合性调整,针对施工中的各类重点部位,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并进行综合性优化。

3.2施工资源精细化管理

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管理。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可以指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人员负责材料预选工作,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市场调研、产品对比、供应商审核等方式,尽可能在预算范围内选择质量最高的建材。在材料进场时,管理人员需要查阅材料的质量鉴定证件,同时做好取样检测工作,确认无误后再准许材料入场。在材料保管工作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及存放要求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仓库环境干燥,以避免建材受潮。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比如防火、防盗等。此外,管理人员要根据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进行归类摆放,尤其要对部分外观相似但用途不同的材料进行区分,避免材料错用、误用等情况的出现。在材料出库时,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登记工作,比如记录领用的原因、用途以及用量等,并叮嘱领用人员合理使用材料,对剩余材料进行回收,避免浪费。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材料抽检工作,及时清退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坚决避免其进入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库存材料进行检查和盘点,对于库存不足的,要及时报备相关部门进行采购,避免因材料不足而耽误现场施工。

施工单位应该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及标准,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管理。首先,由于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项目情况选用合适的设备,以满足现场施工的需求。其次,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对设备的性能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检修或者更换,检查设备无误后,再允许其入场使用。再次,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方面的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对于一些特种作业,施工单位还需要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规范使用机械设备,避免设备操作上的失误导致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的发生。最后,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正在运行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一旦发现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处理,严格禁止设备“带病运行”。

3.3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

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方面需要从质量监测验收标准和追踪机制的角度入手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完善自身的质量监测验收标准。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的项目施工情况完善自身的质量验收标准,并且要求工程的验收人员严格遵循这个标准,秉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工程的验收工作,全面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验收完成之后需要验收人员签字,以此表示验收人员认可验收结论,认为建筑项目符合国家和业主的要求。其次,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施工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追踪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完善建筑工程信息数据库,并且综合所有数据做好分析和整合的工作,及时发现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和解决,充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建筑企业在现有施工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质量。

3.4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

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在人员配置上,要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进行安全评估,对那些安全风险系数较高的施工工作,要加强管理,做好预防监督工作,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发生。企业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从意识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有效降低因设备问题产生的事故率,提升工程施工整体的安全性,为施工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建筑企业需要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水平,告别之前粗放式管理的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型,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建筑质量,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叶冬飞.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05):72-74.

[2]王晨楠,骆晓.高校建筑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J].散装水泥,2022,(04):28-29+33.

[3]胡君鹏.浅谈如何提升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与优化施工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2,(13):118-120.

[4]霍相.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J].房地产世界,2022,(13):124-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