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罗发星

咸丰县清坪镇中心小学 邮编:445612

摘要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处于初级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打下基础。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避免仅灌输理论知识,而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应重点研究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构建

正文


引言

在英语学科教学中,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在新课标下。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需要多方面的探索,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景教学法等。通过不断尝试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找到最合适、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本文将重点讨论核心素养对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策略。

一、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性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新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并将其融入每一门课程。自此,“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简而言之,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是语言课程也是人文课程,因此其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小学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1]

 

 

二、当前小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目前,很多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赖于师生对话和课本内容。这种单一模式的教学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使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受到限制。缺乏实践性的活动和情景化的教学设计,学生难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了他们在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上进展缓慢。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创新性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通常不高。这是因为教学模式偏向于单向传授,学生缺乏积极的互动和表达机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真正的语言实践机会。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和表达机会,学生的听说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改变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供更多的交流和表达机会,以促进他们的听说能力的全面发展[2]。这可能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缺乏实践与情景化教学

在一些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和情景化的教学设计。学生仅仅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缺乏实践和情景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对英语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的活动和情景化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用法和语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实践性的语言活动,例如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及设计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效果[3]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具体课堂构建

(一)改进课堂引入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他们通常喜欢在宽松、愉快的英语环境下学习。由于许多孩子开始接触英语时基础不够扎实,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引入氛围,帮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英语听说学习上。

例如,在教授“At the zoo”这一主题的课时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动物园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观看。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动物园里有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的英文名称是什么?如猫、parrot、bear、sheep、elephant、snake、dog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文字和动物图画,让学生迅速说出相应的英语词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也能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听力和口语技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丰富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传统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例如,以“Nice to Meet You”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英语国家的见面礼节入手,让学生体验中外文化的差异。可以播放一些外国人士打招呼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注意语调、发音和语法。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他们模拟见面打招呼的情景,使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词汇进行对话。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英语课堂的内容,还丰富了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听说技能[4]

(三)刺激发音优势

英语的听说、读写应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通过英语课程中的听力训练,不仅能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对他们整体水平的一种检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教育成果的回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就需要采用全英教学方式,并对学生的听力进行多次有效的激励。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飞速提升,但这需要持续的努力,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激励:在课前用英语进行简短的介绍:“Good morning students,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lesson. Everyone turn to page”,然后再重复一遍,“Everyone turn to page”。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英语评价时,可以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OK, very good. Please take your seat.” 通过这样的反复操练和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

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不应仅限于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应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了解他们的听力水平,并据此设计课程,实施因材施教。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其核心素养。通过在课堂上引入游戏,学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英语,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例如,在教授“My famil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分享家庭的趣事,介绍家庭成员,或者制作一张色彩丰富的海报来展示家庭成员。通过听别人的介绍和自我介绍,学生可以学习“My family”相关的单词和语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成语接龙、故事会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还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

(五)将听说课程融入生活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不断发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英语听、说、练、听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的听说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听力能力。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尝试不同的语言练习,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生动的英语听说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大声朗读所学内容,向朋友或家人讲述所学内容,并尽可能使用英语与他们交流。通过从基础单词、句子开始逐步掌握更难的内容,学生可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运用英语语言,并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将英语听说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此外,在听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估,特别是对听力较差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帮助,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

 

结尾部分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小学英语的听说教育,需要老师们对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持续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尽量不去给他们讲纯粹的理论知识,还要对他们在课上的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并对问题的解决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构建[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106.

[2]程慧娴.核心素养视角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有效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蔡康丽.论核心素养下的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海外英语,2019(18):172-173.

[4]区楚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研究—以五年级下册Unit 10 How to stay safe?为例[J].校园英语,2018(35):1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