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以《熔化与凝固——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胡祎瑞

浙江省瑞安市莘塍东新学校 325206

摘要

2022 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立足学生核心素养 的发展。本文结合具体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实践,介绍了微项目化学习的 基本流程。围绕核心概念的建构,微项目化流程包括指向素养达成的教学目标 的确定、真实情境的寻找、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合作探究的开展、展示平台的 搭建。通过微项目化学习,推动学生在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 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会使用科学方法探究,最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微项目化学习;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

正文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素养主要  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习后内化 的具有科学特性的品质。1项目化学习(简称 PBL)是一种很好的可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法,旨在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或实施真实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学业,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积极的态度和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多样,微项目化学习是其中一种2。微项目化学习具有项目范围小、周期短、出发点低这三个特点。因此,开展微项目化学习,既可以保留项目化学习优势,又可以兼顾学科教学和教学条件,让项目化学习在现 实校园“真实”发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心智自由地发展科学课程核心素养。

一、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的流程

微项目化学习主要 45 分钟的课堂上进行,是指在课堂中为学生提 15-20  钟长时段的探索性项目任务,或者在课外以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  或主题进行小探索3 。微项目化学习的基本流程包括 4 个环节围绕初 中科学的核心概念,选择真实的情境,设计核心的驱动性问题,开展自主的合  作探究,展示成果并交流,利用量表衡量评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2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3      陈锋.初中科学概念教学范式的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9.


 

 

二、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流程的实践

“熔化与凝固”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 5 节的内容,该内容属于新课 标核心概念“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中的学习内容,即物质的三态变化。本  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并能用图像描述特点;知  道熔化和凝固的吸放热点。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先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  生知道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接着直接给学生晶体和非晶体的代表物质,如海波  和松香进行实验,绘制两者熔化的时间-温度图像,对比找出两者熔化时的相同 点和不同点。教师在得出结论后进行总结,介绍这两种物质分别属于晶体和非  晶体。最后,学生往往在学习了本堂课后,被动地利用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解  决一些问题。笔者创设核酸检测中样品需要放在医用冷藏箱保存的项目情景,

学生围绕箱内降温物质的选择,建构“熔化与凝固 ”的核心概念。

(一)明确教学目标,指导项目任务达成

结合新课标核心概念和课标 的内容要求,指向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微项目学习  的教学目标设定如表 1 所示。

 1 “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微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目标

 

指向核心素养达 成的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不

同;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 和凝固点的意义;知道冰的熔点;知道熔化和凝固

 


 

 

 

 



的吸放热特点。

科学思维

能在分析图像的过程中,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 特点的叙述方法,学会科学的解释数据和证据。

探究实践

在医用冷藏箱降温物质的受热特性实验探究过程

中,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和熔化图像的绘制;在设计 过程中,学会解释医用冷藏箱内采用晶体熔化吸热 致冷的原因。

责任态度

培养问题意识,能独立判断,思维缜密,多角度、 辩证地评价便携式医用冷藏箱;通过微项目化学

习,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 良好的运用实验获取知识的习惯。

(二) 寻找真实情景,驱动学生深度学习

真实、复杂、适切的微项目情景是有价值的深度学习的诱因,更加容易驱 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学生把学科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真实世界中,而不是 仅限于在书本上掌握。

笔者在“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的微项目化学习中,选择了以下情景: 按照新冠肺炎防疫要求,在校学生每周需要接受 2 次的核酸采样。每次检测核 酸,医生采集的样本多,采样时间久。核酸样本需及时存放在 2-8℃恒温环境 中,应尽快送到实验室。常温采集的核酸样品,如何实现快速降温,并在恒温 环境中进行保存呢?那么,一款便携式的医用冷藏箱,便是核酸检测团队医生 每次必须随身携带的一件物品之一。

设计意图:这个情景来源于学生每周在经历的真实生活,真实问题,学生 视角,学以致用,这样的情境可以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建立起联系,从而激发学 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有助于养成“问题意识”和“辩证评判”的素养。

(三)依托驱动问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驱动性问题是在项目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推动教学节奏,组织学习探究, 有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教师要借由驱动性问题构建知识学习支架,搭 建理解和运用知识的桥梁。



笔者在“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的微项目化学习中,针对核心的驱动性  问题“设计一款便携式的冷藏箱,让室温条件下样本降温,保存在 2-8℃恒温  环境中一段时间”,设计了4 个子问题链,并针对 4 个子问题设计相应的学习活 动,每一项学习活动对应科学素养培养目标。该微项目化学习的问题线和学习

活动线如图 2。

 

 

 

 

 2 “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微项目化学习的驱动问题链和活动线

 

设计意图:这样的问题链为学生的思维搭建了良好的支架,但又是非良构的问题,在给予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的前提下降低了思维难度,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在一节课内解决问题

(四)开展合作探究,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1.实验方案的改进

教材 实验采用酒精灯作为热源,水浴加热,加热升温慢。对海波也要注意用量,取少 了,一旦海波开始熔化,温度计示数一路飙升,体现不出海波晶体的熔点特征。海波不宜取得太多,实验时要不停地搅拌。石蜡受热熔化快,降温凝固慢,而且容器壁粘上蜡渍后,清洗比较麻烦4。同时,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每隔 30 秒读数记录实验耗时长、读数费时。

 

 

4  姚仁及. “低熔点物质熔化和凝固系统 ”的研发及应用[J].2019.11:51-52


 

 

 

 

学生在一开始考虑降温物质的选择时,首先想到冰块。同时,冰是学生生活 中最常见和熟悉的晶体,冰熔化时的特征容易观察到。因此,在实验设计时,笔 者将教材的实验对象替换成冰和常见的动物油脂——猪油。为尽量延长晶体熔化 时间,使学生所画出的晶体熔化图像中,温度保持不变的那段水平线更为明显, 试管中药品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一些,经反复试验,最终确定在规格为 32mm*200mm 试管中加入 15 克水,放在冷冻盐水中先凝固成冰,再放入 35℃左右温 水进行加热,用温度传感器测温度,间隔 10 秒读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用自 制搅拌器不断进行搅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展开实

验。水凝固成冰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且凝固过程中需要凝结核才能加快凝

固。但为了让学生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这一概念,凝固实验必不  可少。于是,笔者就采用录制演示视频的方式呈现水凝固过程。将装有 10 克水 的试管放入冷冻盐水中,在试管中插入温度传感变送器,采用数据采集器连续  采集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如图 11 所示,采用数


据线连接水凝固实验装置、数据采集器,采用 USB 数据线连接数据采集器、计 算机。

 

 9  仪器连接

设计意图:温度传感变送器电脑绘图采集的温度准确且数据点多,并将数 据用 Excel 制作成图像。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中的温度变化,同时向 学生渗透科技可以促进创新,服务人类。

(五)搭建交流平台,展现学生思维能力

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做项目串联教材知识点,进而得出研究成果, 教师要及时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微项目化成果既让学 生掌握了核心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了其核心素养。

学生在“设计便携式医用冷藏箱”的微项目化学习中,最后的成果是根据 产品评价量表(如表 3),设计一份附有说明书的“便携式医用冷藏箱”产品设 计图。

 3 产品设计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分

A 优秀

B 良好

C 合格

降温和保温性(满  10 分)

设计完全符合科学 原理,能阐述 2 点以 上降温和功能原理。 10 分)

设计完全符合科学原 理,能阐述 1 点以上 降温 和保温    理。(5 分)

设计完全符合科学 原理,仅能说明其能 降温, 原理阐述不 清。(3 分)


轻便性

(满分 5 分)

产品材质密度小,轻 便。(5 分)

产品材质密度稍小, 在承重范围。(3 分)

产品材质密度大,携 带困难。(1 分)


安全性

(满分 5 分)

密封性好,感染性样 本分层放置,不被污 染、不外泄。(5 分)

密封性较好,感染性 样本不被污染、不外 泄。(3 分)

密封性一般,感染性 样本易受污染。( 1 分)


 


 

 

 

 

隔热性和坚固性 (满分 5 分)

冷藏箱外壳隔热性 好,坚固不易碎。

5 分)

冷藏箱外壳隔热性一 般,坚固不易碎。

3 分)

冷藏箱外壳隔热性 差,大力磕碰易碎。 0 分)


其他创新点   (满分 3 分)

 3 点以上的创新设 计点, 并能阐述理 由。(3 分)

 2 点的创新设计点, 并能阐述理由。(2 分)

 1 点的创新设计 点,并能阐述理由。 1 分)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科学知识后,对知识的再应用。根据标准,建构学生 心目中的模型,意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展示和评价、优化迭代设计等环节 力求提升学生质疑、批判、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

三、小结

科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科学家,而是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做科学决策。所 以以微项目化学习为载体的科学教学不能脱离科学本质,需要真正的融入科学 探究方法进行持续性的研究。微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课堂解决用时不长, 其实更希望学生能将项目的更多实践延伸到课外,那便是一种成功。坚持开放 性,鼓励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修改,是项目化学习需要坚持的原则。皮亚杰的 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出: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相反,只有在 真实世界的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更为有效5。学生在制定评价标准、合作  究、选择降温物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使学生真实地 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清晰地认识到“科学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进而学会 真知识,获得真技能,落实真素养。

 

参考文献:

1]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2] 陈锋.初中科学概念教学范式的创新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7:9.

3] 姚仁及. “低熔点物质熔化和凝固系统”的研发及应用[J].2019.11:

51-52

4]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 2002(1):19-23.

 

5   张屹,祝智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9-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