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老年群体;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
正文
基金项目名称:济宁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编号:cx2022043z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方针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养老服务业得到飞速发展。2021年7月,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组织实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通知》中提出,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为依托,在全国42个地区实施2021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推进各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1]但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产业仍面临巨大压力: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我国约有4063万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数量较多,占老年人口的18.3%。2021年,据资料调研,我国约有近三分之二的老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倾向于居家养老的老人超过90%以上。据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8亿,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对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我国政府的创新引导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了老年人养老的重要选择之一,但是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
二、驿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
驿站式养老服务模式,最先由北京市朝阳区提出,是指在社区内建立养老驿站,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特色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满足老年人在社区内就近享受养老服务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养老服务,同时也能够减轻家庭的养老压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驿站式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于居民区或者老年人聚集区,便于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家庭医生定期上门随诊,确保老年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具有便利性的特点;与社会医疗、福利机构合作,形成四通八达的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更全面、多样化的服务,包括健康管理、饮食营养、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等,满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具有多样化服务;服务人员会根据老年人的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关怀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社交陪伴等。同时,驿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会通过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社交聚会等方式,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促进老年人的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满足个性化关怀。
三、驿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目前,驿站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在一些城市得到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山东省滨州市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提升试点城市,严格落实机制、制度、资金三方面保障,利用人才、信息和设施支撑和五项专业服务,创造更加具有发展潜力的居家养老服务前景,打造新时期“原居安养”模式[3]。在山东淄博的张店区,把区养老指导中心当作桥梁、将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方式,形成“四级联动”服务系统,建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态势[4]。山东威海运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智慧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相结合,创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与物业联合,建设“物业+养老”服务制度机制,发挥物业功能,和老年人的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与专业养老机构合作,通过单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区去推动动多个养老服务站的进步和发展,利用连锁优势提供专业化服务[5]。济南市历下区实施特色“五化五新”战略部署,在养老需求方面实现配套化,一站式的养老服务模式方便居民生活;在日常服务中打造精准化,对不同需求老人进行差异化服务;餐饮实现规范化,且定期对餐饮服务抽取意见改造,让老年人群吃的放心和满意;在监管上充分利用智能平台,创立“亲情E联”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老年人群进行监管,更好的应对老年人的居家安全得不到及时关注问题,实现监管智能化;与社会服务中心签约,积极引进社会力量融入居家养老,使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走向产业化[6]。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发现,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服务模式,取得的成效也各不相同。然而,尽管如此,社区居家养老作为新型的养老模式,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养老服务难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
随着居民生活物质水平的上升,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需求更加个性和多元[7],一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配套及服务上的缺点也开始显现。首先,社区对服务对象缺乏精准定位,缺少个性化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如生活照顾、医疗服务、精神慰籍等工作缺乏异质性,忽视社区老年人群体的差异。其次,老人娱乐活动需求得不到满足,社区仅提供老年健身器材等单一的娱乐设施,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化,难以满足当代多元化的社区养老需求。另外,在社区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缺口,社区服务中心仅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药物支持,医疗条件有限。社区居家养老中老年人对上门医疗服务需求高[8],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存在养老护理供需矛盾。
(二)养老服务能力有限、专业力量不足
由于养老产业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具有特殊性,加之上升空间有限,社会上普遍认为该行业发展前景有限,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志愿者队伍数量有限,人员短缺[9]。社区服务人员虽都有服务基层的能力,但大多都是年龄都在五十岁以上,未受过专业化培训,在服务能力和认知行为上有所限制。并且因为服务对象的多样化、内容繁杂、范围广泛,在服务过程中一人要分饰多种角色导致社区服务人员应接不暇。
(三)养老服务科技水平落后、缺乏智慧化
目前多数社区智慧化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落后,缺少智能化信息平台的运用。专业化信息服务还停留在信息存档、紧急呼救、日常护理等传统技术层面,不能全面、准确、科学的为社区老年人群提供专业化服务。即使具备智慧平台,但是一些数据和第三方信息不能及时导入,导致资源闲置。总而言之,社区在信息化、智慧化方面还存在上升空间。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优化建议
(一)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精准对接养老需求。
首先,需要改善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政府要对社区的基础建设进行整合升级,根据社区的经济状况和其他实际因素进行资金和项目上的支持。其次,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是人自身需求由低到高顺序的划分[10],社区养老活动中心应在满足老年人基础性需求的同时注重老年群体的个性化发展,建立不同层次的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服务。
(二)完善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和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服务周到的服务人员队伍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实施有重要影响[11]。一方面,社区可以建立专业的培训体系,通过向服务人员展开线上线下集中培训、定期考核等方式去提升专业素质,根据人员的专业情况分配不同的岗位。还可以通过制定奖励机制去激励服务队伍,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社区可以扩大志愿者群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需要年轻资源,社区可以和学校建立联系,通过举办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等方式吸引大学生群体关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并使其参与进来。还可以通过社会招募专业人才,组成拥有医生、护士等专业化的志愿者队伍,定期上门为老年群体进行体检、提供健康护理服务,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等。
(三)提升受众参与频率,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源。
政府部门在社区养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广泛结合老年人的意见和反馈。不仅使决策更加科学化还能无形之中推动决策的实施和传播。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例如制作有关居家养老模式的宣传海报;发放有关介绍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宣传单;利用社区广播、社区公示栏张贴、社区微信群聊等形式宣传有关内容。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拜访社区的老年群体,充分利用老年人人力资源,普及居家养老服务内容,让老年人更加愿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提升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12]。
六、小结
目前,城市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不断进步,许多地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居家养老路径。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仍处于初始阶段,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各地在实施中存在服务人员专业力量不足、养老服务难以满足需求、服务缺乏智慧化等问题。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化建议有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注重多样化需求。培训专业化服务队伍,丰富参与主体,壮大养老服务队伍。加大政策宣传,使养老服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未来,驿站式居家养老服务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关于做好202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2021(07):12-14.
[2] 安娜.《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发布[J].社会与公益,2023(12):7.
[3] 田洪健.山东滨州市:打造新时期“原居安养”模式[J].社会福利,2022,(06):36.
[4] 王俊.山东淄博张店区“四级联动”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J].中国民政,2023,(14):62.
[5] 丛永胜.山东威海文登区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J].中国民政,2023,(21):62.
[6] 李健.山东济南历下区实施“五化五新”战略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J].中国民政,2023,(22):61.
[7] 赵秋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应对策略[J].经济师,2024(04):38-40.
[8] 吴炳义,李娟丽,王媛媛.老年人对社区上门医疗服务的需求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35(02):89-93.
[9] 牛德兰.沂水县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3.
[10] 喻肖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郑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科学,2023,14(23):37-39.
[11] 许超,高歌.我国养老模式分析研究[J].河北企业,2016(08):76-77.
[12] 刘俊.需求导向的泰安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