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措施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幼儿
正文
在幼儿园阶段的艺术教育中,以创意美术作为载体,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需要把握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调动幼儿的想象思维。打破幼儿的思维想象的限制,使幼儿被创意美术活动所吸引,主动的加入到对美术技能的锻炼中来,养成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提高美术素养和创意美术实践技能,为未来的学科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幼儿园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始加强了对创意美术活动的策划,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用实践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却忽视了幼儿的实际现状、基本的美术能力,没有对创意美术的真正内涵加强理解和把握,因此创意美术的教学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让幼儿进行简单的识色和随意的涂抹,幼儿缺少创新的机遇和智力发展的空间,这对于幼儿美术素养发展来说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幼儿创意美术活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二、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具有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育人价值,有利于幼儿练习手部精细运动,在画画、剪纸等创意美术活动中,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运动能力,提高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美术活动可以刺激幼儿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大脑发育,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允许幼儿自由发挥,不拘泥于传统和细节,有助于激发和开拓儿童的想象力。幼儿在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物料和形式,该过程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激活了幼儿的创新精神,在参与和欣赏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美的魅力,逐渐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学习到基本的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方法,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了幼儿的情感表达,尤其是创意美术活动所使用的物料多样,包括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植物、水果蔬菜以及废弃的物品等,让幼儿体验到不同的材料和创作方式,丰富了幼儿的生活体验[1]。
三、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活动的措施
(一)夯实美术技能基础
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基础能力,协助幼儿奠定牢固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基础,更新落后的教育观念,帮助幼儿在学习美术知识、锻炼美术技能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自主兴趣,培养幼儿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力,锻炼幼儿的美术技能。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策划和实施绘画、折纸、编织等活动,达到理想的创新教育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在美术实践活动中锻炼技能,对创意美术作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将自己的创新创造意识体现在作品当中,夯实美术技能基础,指导幼儿熟练的运用美术技能进行创意创造。
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的策划和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幼儿熟练地运用美术技能进行创意创造,建立系统的美术技能培养体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水平,将美术技能的培养分为基础阶段、进阶阶段、创意阶段,在每个阶段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保证幼儿循序渐进地掌握美术技能。在课程中设置专门的美术技能教学时间,例如线条绘制、色彩搭配、形状认知等,在反复的练习和巩固中,让幼儿逐渐熟悉并掌握基本技能。为幼儿提供颜料、画笔、纸张、布料等多样化的创作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培养材料运用能力,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创作。
(二)营造轻松的创意美术活动环境
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在幼儿园创意美术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用环境创设的方法,使幼儿加入到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培养幼儿的创意美术能力。调动幼儿积极的艺术创造习惯,使幼儿保持最佳的情绪状态,提高身心愉悦水平,将紧张、严肃的教学环境改造成开放、自由的创作氛围,让幼儿进行自由自在的绘画和创作。创造积极、活跃的创意美术活动环境,调动幼儿的感官,促使其参与美术活动,激活创意,使用丰富的色彩,布置美术活动空间,例如墙壁、地板和家具等,营造视觉上吸引幼儿的环境。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墙壁上,设立展示区,表扬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激励幼儿继续创作,根据不同的美术主题设置专门的角落,例如自然角、科技角等,让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探索和创作。
提供开放的工作区,摆放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自由选择和使用,鼓励幼儿自主创作,设计多样化的创意美术活动,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画笔、颜料、蜡笔等,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绘画技法和风格。设计多样化的手工制作活动,结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元素,开展综合性的创意美术活动,让幼儿在多种艺术形式中体验和创作,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光影、颜色变化等视觉效果,设计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结合音乐和声音,让幼儿在听觉刺激中进行创作,在音乐的伴奏下绘画或制作。采取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想象,适时进行创意示范,展示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但不过多干预,留给幼儿充分的创作空间[2]。
(三)借助故事引导的教学方式
幼儿天生喜欢听故事,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策划和实施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引导的方式,将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利用起来,引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故事吸引幼儿的关注,使幼儿可以在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用幼儿感兴趣的故事讲解美术知识,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上以画小兔子作为主题,教师可以用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导出课堂知识描,述晴朗的早晨小兔子在河边发现萝卜的故事场景,让幼儿跟着教师的描述进行绘画和创作。
幼儿可以画上太阳、云朵、河流,充分的调动幼儿的想象空间,用故事引导、音乐伴奏等丰富的元素,引发幼儿的想象力,促使幼儿加入到故事创造艺术表达中,提高绘画技能水平。选择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和创作,借助经典的童话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激活创作热情,创作适合幼儿年龄和兴趣的原创故事,融入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和趣味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参与到故事的演绎中,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参与感。根据故事情节布置教室环境,例如用布景、道具等营造故事的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在生动的氛围中,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四)实施多维度评价
多维度对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赏析,判断幼儿创意美术作品的线、构图、内容、色彩,全面了解幼儿的艺术表现和发展水平,有效引导幼儿提高创作能力。以线条评价为例,教师可以评价幼儿创作作品的线条种类和表现力,观察幼儿使用的线条是否多样化,评估线条的表现力,例如线条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变化,线条的粗细、长短是否丰富,能否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情感。
在构图评价中,判断布局的合理性,评估画面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主次分明的视觉中心,是否能引导观者的视线,观察幼儿是否能合理利用画面空间,是否有前后、远近的空间感,表现出立体效果。采取多角度评价的方式,由教师从专业角度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幼儿的技术表现和艺术表达,组织幼儿互相评价和欣赏,培养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结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3]。
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阶段,针对美术教学进行创意研究,加强对创意美术活动的合理策划和实施,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策划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幼儿形成独立的思维习惯,在实践中学习、进步和思考,提高美术素养,养成良好的创作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珏.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中教师支持策略运用的实践研究[D]. 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21.
[2]王蕊.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主题教学模式的设计[J]. 丝路视野,2021(3):92.
[3]陈丽萍. 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2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