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正文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全面分析项目资金情况,并且重视项目成本预算结算审核工作,为顺利开展后续工程施工做好准备。由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内容非常复杂,涉及大量的信息数据,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那么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造成工作失误。为了准确地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建筑企业需要严格审核建筑成本相关数据,及时解决项目成本问题。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价值分析
1.1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工程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其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建筑工程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工程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益。另外,做好预结算工作与成本管理工作,既能够有效节约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本,也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2降低工程施工的投入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查工作是对施工成本控制进行全方位的掌控,特别是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因此,实施预结算工作时,需从整体设计好施工图纸,在设计图纸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凭借着国家标准计算对应的工程量,运用预算定额去作为基础设计工作。除此以外,还要计算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完成以上计算后,开始编制预算报表,估计出施工的成本投入,运用施工经济技术指标作为参考,评价建设成本,最后对资金结算进行对应的分配。
1.3提高建筑工程资金的合理利用率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资金的合理利用,还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从而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在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和研究资金的使用问题,并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做好工程施工预算工作。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提高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并且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从而降低建筑工程资金风险、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所存在的缺陷
2.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编制不足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较长的周期,建筑工程体系涉及较多的内容,工作人员需要结合相关标准来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标准,详细地评估工程费用,落实分析工作。通过分析工程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可以科学地建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体系,发现预算中的问题和差异,并且分析差异原因,确定超预算问题发生概率的大小以及超预算问题的影响范围。
2.2管理企业成本的制度不完善
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是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通病。建筑成本管理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制度的认识不足,同时缺乏正确的管理观,忽视了成本管理提升企业市场占有情况的关键作用。但是从实际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每个行业都是需要去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例如成本管理,可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3预结算结果不准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技术不断出现,这些技术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在使用新型技术的过程中,建筑企业缺乏规范标准,在审核工作中,不能保证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审核工作的真实性。此外,在预结算阶段,一些工作人员还会重复计算分项定额。例如,工作人员在计算装饰材料费用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单独计算,还涉及合并计算,如果工作人员在计算阶段忽视定额工作,就会发生重复计算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体计算结果。
2.4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施工项目中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不重视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不仅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还会导致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过于追求工程施工进度,却忽视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在实际施工时频繁出现资源短缺或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没有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变化来更新和完善管理方法,导致许多成本管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严重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3.1完善预结算责任制和成本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作用就是为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对应的凭证以及保障。首先,需要贯彻和落实成本的管理制度。其次,根据建筑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自身的成本管理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应明确对管理责任进行分配。为进一步使企业可以收获持续性的收益,就需要明确发展目标,构建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所对应的管理制度,保障施工成本管理体制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进而使经营管理的利润可以达到最大。除此以外,成本管理制度需要为施工管理提供对应依据。另外,为加强完善企业预算责任制度,可积极建立、完善预算责任制度,其预算责任制度的完善是可以促动成本管理工作的,然而,不断的健全、完善预算责任制度可满足不同层面关联建设需求,保证对应的责任落实都可以融入到管理体系之内。例如,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组织召开一个关于预结算责任组织的会议。针对其中的成本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解决方法,探究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里,就可以达到更深一层的制度完善。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对应施工里对于每一项的实施工程量去进行计算,并且去细化项目管理中的各个所需达成的目标。
3.2动态化控制工程预结算
在开展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建设要求来做好施工现场勘查工作。工作人员应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收集、分析、整理各种数据,从而为后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动态化。工作人员还需要选择最佳的预结算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预结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分析预算结构和预算内容,确保处理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从而充分发挥预结算的作用。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根据预结算的目标和要求,并且按照相关标准来细化和落实工作职责,从而保证预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3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
建筑行业对审核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审核人员素质较低,就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数据的真实性,最终也会导致预算报告缺乏真实性。例如:一些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掌握材料价格,报价不准确,从而增加了建筑企业的成本;在施工中,一些管理人员没有把好产品的质量关,使用劣质产品,从而增加了经济损失。因此,建筑企业需要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开展知识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误差。建筑企业可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要求老员工向新员工传授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当好表率,帮助新员工了解审核工作的注意事项,使新员工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完善奖惩制度,以此来提高审核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获得准确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数据。
3.4采取合理有效的审核方式
在开展造价预算审核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了解与掌握具体的施工情况和施工进度,选择具有较强合理性且科学性的审核方式,以期在减少不必要成本耗费的同时,为审核工作的具体质量提供保障。在开展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审核人员使用较多的是筛选审核法。在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审核时,需要深入分析施工情况、单位面积以及工程价格等,制定出具有较强科学性的表格,使其能够较为清晰地表现出具体的造价信息。
3.5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造价预结算审核也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在具体制定预结算审核方案时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作用,总结预结算审核工作内容,提高审核效率。在应用计算机系统时,要考虑影响预结算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因素,保证有效利用工程量信息、单价信息等,帮助顺利完成预结算审核工作。在使用计算机系统时还要关注应用中是否存在误差,总结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足,尽量保障审核结果准确性。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高效采集、输入、处理工程造价数据信息。在具体实践中,BIM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数据信息采集和处理效率,快速完成数据分类汇总,科学判断实际工程造价情况和造价计划方案的差异性。
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算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预算控制人员需明确预算控制内容,关注资料收集、工程量计算等工作,基于工程项目概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审核施工图纸,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控制,达到造价预算控制目标,为建筑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霞.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2):92-93.
[2]郭培培.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27-28.
[3]李晴.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中国高新科技,2020(22):62-63
[4]郝洁,赵若旭.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11):34-35.
[5]李丽.论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J].审计与理财,2020(09):53-54.
[6]蒋芳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08):161-162.
[7]成静.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