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体育活动设计的实践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朱小龙

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三幼儿院 湖南 长沙 410001

摘要

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幼儿体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健康体魄、促进身心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幼儿体育活动,可以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为他们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本文对学前教育中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进行探究,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体育活动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幼儿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幼儿体育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前教育机构与组织存在着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传统、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未能真正发挥幼儿体育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潜力。因此,有必要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践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深入研究,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一、幼儿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

幼儿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灵敏性等。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提高幼儿的运动速度,增强幼儿的耐力,提高幼儿的柔韧性和灵敏性[1]

(二)促进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

幼儿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运动技能的发展,包括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基本运动技能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运动技能,如走、跑、跳、投掷等。专项运动技能是指幼儿在参加某项体育运动时所需要的特殊运动技能,如游泳、滑冰、球类运动等。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为幼儿今后参加体育锻炼和从事体育运动打下基础。

(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幼儿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包括自信心、自尊心、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幼儿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从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2]

二、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实践策略

(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恰当选择体育活动内容

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恰当选择体育活动内容的角度来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体发育、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的选择,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要综合考虑幼儿的生理特点。在小班幼儿的身体机能还不够完善,缺乏协调能力和平衡感,因此适合开展简单的大肌肉运动,如匍匐、爬行等。中班幼儿的身体功能逐渐发展,可以适量增加复杂性和难度,如障碍接力跑、单脚跳等。而对大班幼儿可以适度引导他们学习具体的体育项目,如跳竹竿、平衡车等。因此,在选择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时,要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

其次,要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主要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因此,体育活动应以简单有趣、易于模仿的形式进行,例如玩具球的滚动、追逐游戏等。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可以逐渐引入规则性的游戏和团队合作活动,如操纵器械、小组游戏等。大班幼儿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技术和合作能力,强化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如进行简单的团队合作和趣味比赛游戏等。因此,在设计幼儿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合理调整活动的复杂程度和要求。

最后,也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参与程度。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参与程度是推动他们积极投入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他们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来源。在选择体育活动内容时,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活动内容,确保活动的设计既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又让有足够的参与空间。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创意的道具和环境布置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幼儿乐于参与并享受体育活动的过程。

(二)开展自主探索游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这种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放松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索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展开探索,去挖掘未知的世界,探寻新奇的事物。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培养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而且,在游戏中,幼儿需要独立思考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这种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当幼儿通过自主探索成功解决问题时,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自主探索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交和情感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小伙伴互动、合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发现。这种合作互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独过平衡木”的小游戏,此项体育运动主要考验着自身的平衡性,教师要事先布置好活动场景,并为其配设好安全防护措施。在实际幼儿体育游戏中,我们可以创设游戏情境“修建长江大桥”,幼儿利用不同的材料,以小组为主开始修建不同的独木桥,充分体现了幼儿自主合作、自主探索的游戏方式。修完桥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过独木桥,看谁的方法多且不从桥上掉下,幼儿通过主动思考,探索不同的过桥方式和身体动作,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游戏和自主探索。在游戏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有恐高心理,不敢尝试走过平衡木,这时教师就要轻声鼓励幼儿,帮助其克服心理恐惧,促使幼儿充满力量,并要指导幼儿如何做过平衡木。待顺利通过“平衡木”这道艰难险阻后,教师要适当表扬幼儿,使其充满自信心,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并在今后类似活动及事情中,敢于面对和挑战。如此一来,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动作、语言表达自己,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保持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科学调动运动过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从科学调动运动过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设计和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体育活动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包括跑步、跳跃、球类运动、器械操等,以全面促进幼儿各项运动技能的发展。而且要循序渐进地设置不同难度和强度的运动内容,逐步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科学的运动过程设计可以确保幼儿在适当的挑战下获得成就感,而不至于过于疲劳或受伤,从而促进他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例如,开展一个以跳跃为主的“寻找宝藏”游戏,通过运动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灵活性和耐力,同时培养他们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4-6人。在场地上放置多个色彩鲜艳的塑料圆环,代表“宝藏”。场地内设置跳跃的障碍物,如软垫、小桶等,用不同颜色标记。让每组的队员以盘腿坐姿静静地闭上眼睛,深呼吸,准备进入冥想状态,集中注意力。然后,在音乐的辅助下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如不倒翁的摇晃、摆臂等。幼儿排成纵队,依次跨过障碍物,前往“宝藏”区,找到同颜色的圆环并携带回队伍。每次每队出发一人完成后,下一位才可开始。在游戏中有高强度的运动,同时在等待中给于幼儿适当的休息,但是休息不能成为消极的等待,让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最后,完成所有任务后,队伍聚在一起检查“宝藏”,开展适量的放松活动。通过这样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团队感情和友谊,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体验,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能够帮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获得乐趣并科学掌握适量运动。

结论

综上所诉,在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设计与实践时应当以幼儿为中心,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恰当地内容来开展体育活动,开展自主探索游戏,注重游戏性的趣味性与安全性,科学调动运动过程,循序渐进开展活动。教师应当对活动的设计与开展进行深入研究,也应不断优化和完善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保证幼儿体育活动更有效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萌,朱忠琴.幼儿体育活动与体育游戏发展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18):56.

[2]刘南希.幼儿体育游戏活动开展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24):104-1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