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本土资源丰富运动课程
摘要
关键词
本土资源;运动课程;幼儿园
正文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其明确指出并强调: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幼儿的运动课程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游戏,因此,幼儿运动课程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根据当地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施运动和游戏方式,从而让幼儿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不断成长,进而使得幼儿能够从小感受到家乡特点,由此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1 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运动课程的重要意义
就幼儿运动课程而言,运动区域和布局是体现运动氛围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活动开展效果得以保证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当科学设置运动区域,尽可能保证运动环境的开阔感和自由感,这样便能够给予幼儿更多施展的空间。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点,同时也蕴藏着不同的地区文化,因此,如果根据本土特点来选择和建设幼儿活动区域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使其从小便生活在浓郁的家乡文化环境中,进而使其能够从小便接受家乡的文化渲染。除此之外,利用本土资源来创设幼儿运动课程的活动区域和氛围能够有效节约资源,同时也能够充分契合当地幼儿的生活特点,从而使得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用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阶段孩子的运动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喜爱,同时也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最适合其生长和发育的生活环境。
2 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运动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2.1 科学布局,营造趣味运动氛围
要想保证幼儿运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幼儿运动区域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对于幼儿体育教师而言,其应当将学校的整体活动区域和预想的体育活动类型进行有机联系,而后根据不同的运动类型来安排足够的空间,比如沙包区、爬梯区等,同时每一个区域场景布置可以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地区特色,这样便能够让幼儿从小对家乡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为例,相城区有著名的景点莲花岛,因此,教师可以在部分活动区域的地面背景用湖作底,而后将一些用于幼儿练习爬行或钻洞等活动设施建设成莲花岛中的桥或亭子的样子,这样便能够让孩子在活动时知道莲花岛这个景点名称。与此同时,运动课程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运动前,可以适当将景点特色和地区特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孩子们,而后让幼儿对景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这样也能够使其在与活动期间更加的专注和认真,从而使得运动课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因此,要想真正将活动区域安排的更加科学,幼儿教师应当在划分区域和布局时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特点,同时也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喜好,而后根据这些因素来设置具体的活动区域安排,这样才能够保证布局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保留一些开放性的区域,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搭建和布置,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创新和改变预留一定的发挥空间。
2.2 结合实际,开展幼儿运动活动
对于幼儿活动的具体类型而言,随着时间的积累和互联网的发展,教师能够掌握的活动资源是十分丰富和多样的,但幼儿教师不能盲目地将这些活动安排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而应当首先将本校或本班幼儿的实际生理特点和爱好放在首位,而后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安排具体的活动,这样才能够使得幼儿能够在运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同时也能够从运动活动中得到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以“猫和老鼠”的游戏为例,这个游戏需要多个钻圈、多个呼啦圈、多个沙包和小猫的头饰或者猫的背贴卡片,游戏规则是:将多个呼啦圈拼成一个大圈,即是将猫和老鼠不同角色的区域进行划分,而后在大圈外随意放置多个沙包,这些沙包便代表老鼠的零食,同时在呼啦圈的内部和边缘放置一些钻圈,这是老鼠跨出大圈的大门,即老鼠要想跨出大圈去搬零食和回到大圈内都需要通过钻圈,而猫的主要任务便是在大圈外抓老鼠,即猫在假装睡觉的时候老鼠都可以到圈外搬零食,但一次只能一个,但是在猫醒来后必须在大圈内才是安全的,否则在圈外就需要与猫开展一次赛跑和躲避。对于猫和老鼠的不同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身高、体型和跑步能力来确定具体的人选,这样便能够更好地保证每个幼儿发挥出自己的最好实力,而不是随意将一些身高较高、体型较大的孩子安排为老鼠角色,这样不仅会使得孩子在游戏中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同时也会使得孩子对游戏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班内孩子的实际情况,尽可能为其安排更加适合的游戏角色,从而使其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能够对运动游戏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喜爱。
2.3 重视实践,提高幼儿运动技能
除了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活动之外,教师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助于孩子运动技能提高的活动项目,比如赛跑、拔河等,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运动活动的松紧搭配,也能够使得孩子的运动技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以“送军粮”活动为例,该活动需要的设备主要有独轮车、海绵垫、平衡木和沙包、方块等障碍物,游戏规则为: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粮食的运送,其中,海绵垫代替草坪、平衡木代替桥、方块等障碍物代替树林,而沙包则放在独轮车中代替粮食。教师可以首先将孩子按照班级内的数量进行等分,而后让学生进行粮食运送接力赛,且在运送过程中不能碰倒障碍物,若碰倒则需将方块重新搭建好才能继续前进,最后根据整个小组的整体用时来进行排名。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学生既能够得到平衡力的锻炼,同时也能够获得跑步等运动技能的提升。因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其应当合理安排娱乐性质的运动游戏和锻炼运动技能的游戏,这样既能够保持活动的一种动态平衡,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运动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真正喜欢上运动,进而使其能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运动中。相较于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而言,实践性的项目对幼儿的运动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也具有更强的危险性,因此,幼儿教师应当重视幼儿的安全保护,尽可能将危险性降至最低,并同时准备好一些常用的医疗用品,从而为幼儿的运动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2.4 联结家校,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幼儿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教师,同时也需要孩子的家长,只有家长与教师携手起来,才能够为幼儿创建一个更加和谐和有效的教育环境。因此,除了日常的幼儿运动活动外,教师也应当定期举行一些家校联动的活动,可以是在特定节假期邀请家长到校内来与孩子一起参加游园活动,也可以是在周末或儿童节等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校外景点举行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幼儿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同时也能够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得幼儿能够感受到家长和教师多方面的爱护和关心。
以儿童节为例,教师可以在当天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游乐园进行游玩,因为游乐园是一个设施较为完善且保护措施较好的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地方,因此,将活动地点安排在游乐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于游乐园一日游,教师也应当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比如将孩子进行分组,同时将参加的游戏项目予以固定,而后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比赛,比如套圈、打气枪等项目,并且对不同的名次予以气球、猫耳朵头饰、泡泡机等玩具的奖励,尽可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品,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孩子能够在游乐园中快乐的玩耍,同时也能够在游戏中培养一定的竞争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按照性别来为男生和女生安排不同的游戏项目,比如男孩子参与到碰碰车娱乐项目中,而女孩子参与到旋转木马娱乐项目中,当然,在具体的娱乐项目选择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娱乐项目与孩子的性格特点更加匹配,同时也能够获得自由选择的机会。通过家校互动,教师能够观察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保护,从而使得孩子既能够在游戏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同时也能够获得一定运动技能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本土资源对幼儿开展运动课程能够将幼儿的生活习惯和特点充分考虑其中,从而促进幼儿的运动细胞形成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幼儿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特色,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爱好来布置运动区域和开展运动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家校联动,鼓励家长多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从而增加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使得幼儿运动课程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琳,曹凡艳,曹艳.浅谈本土资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的应用实践之力与耐力[J].新作文:教研,2020:0201-0201.
[2]奚钰池.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J].教育(周刊),2020:37-37.
[3]张倩倩.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内涵[J].读与写,2019:237.
[4]刘兴忠,郑国忠.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J].考试周刊,2019:26-26.
[5]蔡琼.本土课程资源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利用[J].考试周刊,2019:185-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