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PPP模式;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也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持续提升,加上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需要建设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呈爆发式增长。但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运转周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现阶段的政府财政并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也会对社会经济全面、均衡发展造成一定阻碍。
1 PPP模式的内涵
作为一种融资手段,PPP模式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主要用于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公路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等特点,若将PPP模式运用到公路项目建设中,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还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现公共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除此之外,社会资本的投入,同样可以利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而取得相应的收益,两者是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关系。PPP模式是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运行模式,相比传统模式,两者无论是在融资主体,还是融资成本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区别。PPP模式更关注于如何吸引社会资本,如何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推进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
2 PPP项目特征
PPP项目是指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为了统一的目标建立合作,通过合同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从而保证双方顺利合作,完成项目,提供社会公共服务。PPP项目中,政府部门全程参与,通过特许经营权将部分责任交给社会企业负责,形成利益、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减小政府承担的财政压力,同时,社会企业承担的风险得到分担。社会企业通过合同协议和承包商建立合作关系,承包商负责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目前,很多城市的道路工程通过PPP项目方式建设,政府部门通过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建设市政道路工程,企业负责对道路工程进行维护管理和设计施工。PPP项目能够让政府部门和社会企业共担风险,分工合作,达到互惠互利共赢的目的。在道路PPP项目中,设计内容包括桥梁、道路、隧道、照明、排水、通信、交通设施等内容,设计内容复杂,关系到工程质量、交通安全、造价成本。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关系到施工能否顺利进行,造价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相符,并满足城市绿化、交通管理的要求。要根据现场环境设计,保证和现场周围建筑、环境相适应,通过支护、围栏等保护建筑、环境的安全。
3 PPP模式下政府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原则
我国近年来开始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大力推广和发展PPP模式。由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多属于非经营性或准经营性项目,社会资本用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资金,最终也将由政府财政进行全额承担或由工程项目使用者承担绝大部分资金,政府财政对缺少的部分进行填补。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本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甚至会将一部分本不该由政府承担的工程成本推诿给政府承担,以此提高其经济效益。PPP模式下的工程成本控制,政府部门在工作中应避免社会资本即作为项目投资人又作为成本管理实施者双重身份的干扰,参与并监督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全过程,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实施。PPP模式下利益相关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数量众多,想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需要对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进行梳理,制订其相互合作又互相制约的工作机制。政府在PPP项目工程成本控制监督工作中,不管是委托相关机构实施,还是自行对项目工程成本实施监管,产生的费用都应纳入项目成本中。同时,委托的监管机构不能在同一个项目中对社会资本和政府提供服务,且应开展全过程咨询服务。
4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4.1决策阶段造价管控策略
其一,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应当收集有关于公路工程的文件和数据,整理重要材料,包括施工环境、地基结构、水电资源、建筑材料、设备费用等,通过对多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核算,在保证其准确性之后初步计算出工程造价,为之后管控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其二,针对工程建设数据编写工程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可以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相关人员在进行编写时应当分析施工技术是否具备操作性、工程造价合理范围以及公路工程所能够产生的效益。可行性报告的核心内容应当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在这一核心基础上分析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的选择,为造价管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三,提高投资估算准确度,对投资估算结果进行审核,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4.2设计阶段
设计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对于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对于公路工程造价来讲,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是否合理至关重要。例如部分公路项目施工时间紧张,往往会压缩设计周期,或者导致勘查时间不足,正因为上述问题的影响,公路项目设计很可能会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出现勘查资料不全、失真等问题。这种情况下,若采取这种设计方案,将会给后期施工带来诸多不便,或会出现大量返工,严重浪费资源,加大建设成本,严重的情况下,将会产生大量安全隐患,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在设计阶段,为了保证选取的设计方案最佳,往往需要对比分析多个方案,并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论证,确保其技术经济分析的合理性。通过提升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水平,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进而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是公路工程设计的主体,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方案进行现场调查,严禁闭门造车,要尽可能控制好设计变更,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4.3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计量支付管理,应引起业主管理方足够的重视。工程计量支付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业主方掌握工程真正的进度,实现工程质量的全面控制,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业主管理方及各参建单位都应着力提高计量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组织计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针对计量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交流借鉴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从施工现场全面控制工程质量、项目成本。业主管理方应加强现场的抽查工作,建立完善的计量数据库和计量支付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办公计量软件,高效快速地完成计量支付工作。业主管理方工程管理部门采用监督管理体系,对现场完成合格工程如何验收如何计量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标准体系。公路建设项目时间跨度一般较长,计量人员的更换也是让业主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的一个因素。业主管理方应统一计量申报表格及附件的格式,实现统一计量申报模板,让参建单位的计量人员无论更换多少,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清晰地了解计量的相关流程,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计量支付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也能对现场工程进度、质量控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5工程运营维护阶段造价管控策略
在公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企业应当按照协议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改进,确保能够定期投入充足的资金,保证运营维护活动的稳定推进,提高运营维护效果,延长公路工程使用时间。在公路工程进入运营维护阶段之后,企业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工程维护,对公路工程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对存在的病害问题进行及时干预,提高公路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通过定期监测和养护干预,可以避免病害问题加重,或者预防病害问题的出现,减少病害修复所需要的资金,从而在公路工程运营维护阶段完成造价管控。
4.5竣工验收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环节是公路建设项目的最后阶段,包括工程验收、工程结算、竣工结算等。竣工环节关系到各承包商的利益,因此,无论是哪一方,都必须高度重视竣工环节,采取有效对策,做好工程造价控制。首先要高度重视项目验收内容的合理化,严格核对已竣工工程数量清单、清算资料信息与合同条款的一致性。如果存在错误,则需要妥善处理。同时,对现场完成的工程与施工图是否一致,订单和质量是否一致进行审批。其次要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工作,防止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维修,影响工程预算。同时,要完善项目结算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项目结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PPP项目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投融资模式,具有突出优势。在PPP项目中设计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和工程造价、施工质量关系密切。因此,需要在PPP项目中加强前期沟通完善,合同内容,详细分析当地资料科学布设路线方案,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减少施工工程量,积极使用新工艺新材料,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常帅帅.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20(36):149-150.
[2]文凯.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设科技,2020(22):103-104
[3]杨峻熙,周强,杨永靖,陈林杰.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5):253-254.
[4]齐丽丽.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111-112.
[5]郝耿毅.关于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4):167-168.
[6]危奇飞.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0(01):24-26.
[7]刘尧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2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