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做教育 静心待花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进百年名校北师大时说过:“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习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和探索。教师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也像田野上的“耕耘者”,将祖国的“花朵”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么,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是好老师呢?
在这里,我想讲一讲张桂梅老师的故事。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发,其中张桂梅老师的事迹给我震撼颇多。
张桂梅是云南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她曾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工作了14年,看到了太多的苦难和不幸。但是她没有抱怨,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事。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你的童年是黑暗的,那么你的人生注定是灰暗的;如果你的童年是光明的,那么你的人生也会充满阳光。”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桂梅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用爱浇灌出无数个“张桂梅”,她用实际行动影响着无数个像她一样的人。而这就是我学习张桂梅精神的原因。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是张桂梅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她也正是用这段话诠释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多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有更好的前途,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教育和帮助。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我们要将这种精神牢记于心。
张桂梅曾经说过:“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但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我来到了华坪,来到了这个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张桂梅还说过:“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如果没有这些孩子,我可能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孩子们点燃希望!”正是因为她的勇敢无畏和不畏困难,才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了希望,获得了教育。我们应该向张桂梅学习,学习她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挫折面前不屈服,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张桂梅老师还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过上好日子。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其他的都不重要。”正是因为她对学生们的爱,才让她成了一个能够影响这么多学生的老师,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多爱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我们这些教师,要多关注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学习张桂梅老师精神,就要像她那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力量,张桂梅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作用。张桂梅老师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她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他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除了教学,张桂梅老师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她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鼓励他们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她相信,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张桂梅老师的教育理念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她不仅在教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和领袖。她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带领团队一起进步。张桂梅老师是一位执着、有爱心的教育工作者,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作用。她用爱呵护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心灵,并且不断的给予他们力量,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
张桂梅同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无怨无悔。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是教师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她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牢记入党时的誓言,永远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党的事业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来,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中建功立业。张桂梅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将许许多多的学生送出大山,让他们成了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让他们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我想,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向她看齐,要在三尺讲台上挥洒汗水,孕育每一个希望,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
一、 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诸葛云“志当存高远”。 一个人有高远的理想才会有奋斗的目标。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
记得小时候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我要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老师不仅给我们讲授知识,还传授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那份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谆谆教导,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崇拜之余,便是模仿。于是,我时常召集家属院里的小朋友们“课堂演习”,由于年龄稍长一些,年级高一些,所以我就当之无愧的成为小老师。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一个个端正坐好的“学生”时,我的心情着实激动了一番。虽然那时的我不明白做老师的真正意义,但看到小朋友们渴望、期待的眼神,心中就暗下决心:一定倾其所有教会他们。也许在那时起,我的心中就种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若干年后,这颗理想的种子已发芽长大,我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始终以此为标准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好老师。
二、扬道德情操之帆起航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有道,生亦有德。《老子》中写到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意思就是,君子待人接物,中日宽厚稳重,疏离浮躁,淡泊名利。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我们要不断的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教育本就是劳动成果滞后性的职业,在教育过程中,要想不忘初心,就要具有崇高的道德情操。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导,这种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在道德上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从而使其成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师是教育的基础,其工作的实质就是立德树人,也就是说,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老师要通过言谈举止、道德修养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因此,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扬起授业的帆船起航远行。
三、扎实丰富的知识助我们鹏翼万里
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把这句话用到教学中来解释,如果你有丰富扎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也只是这众多知识中的一部分;如果你储备的只有些许知识,拿给学生的也只能是寥寥无几。正像我们的习大大说的: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潭水”。当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提出疑问,我们能做的只有装备更多的知识,这样我们才能给他“一杯水”,成为真正的师者。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才能够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知识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实际操作和积累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可以利用教学实践、课堂观摩、教学互助等方式,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学成功案例和教学挑战,并从中汲取教训和启示。就让我们用扎实丰富的知识做双翼,带孩子们翱翔在知识的天空吧。
四、静待花开 收获幸福
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师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培养出有爱心的学生。
还记得第一次接手一年级时的情景。一年级的孩子还是从爸妈的怀抱中呢喃的年纪。与我教过的高年级孩子相比,他们缺点可是不少。当孩子王的第一天,就领教了他们的厉害:课堂上的我行我素,课间的杂乱无章,……任凭我扯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开学一段时间,我的肺活量大增,这得多谢我可爱的学生。我渐渐地发现,学生对我的高声喊叫产生免疫。索性不喊了,改变作战路线:你说我不说,你不说我说。别说这招真管用,吵闹的孩子们发现我不作声都很奇怪,摸不透我的用意,反而都安静了下来。于是我顺势引导,同学们进步很大嘛,可以控制自己的声音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孩子们眼睛一亮,笑了。孩子们有了进步,这让我记起了成功教育创始人刘京海说过的话:“教育嘛就一个夸字,昧着良心夸孩子好,夸得他对学习有了兴趣,夸得他有了自信心,他真的就学习好了。这叫弄假成真。”方知赞扬的力量真大。我爱孩子们,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对我的喜爱。有天班级获得一面流动红旗,全班同学兴奋得不得了,迫不及待的要挂在墙上,看到孩子们有这么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于是我踩着椅子把锦旗高高的挂在墙上。当我转身要下来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孩子正蹲在地上牢牢地抓住椅子,就好像他一松手我就要摔下来一样。小小的年纪,竟如此的细心,一股暖流涌入心头,此时我是幸福的。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四季坚守,育万千桃李。”这是对教师的写照。古往今来,无数教师扎根一线,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爱谱写出最美的赞歌。我们需要像张桂梅老师一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扶持他们成为独立、自信的人。总之,成为一个老师不难,而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老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的提升自己,塑造自我,扎实前行。用爱心去教育孩子,感化他们,我们在教育之路才会走得远,走得稳,收获满满的幸福。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受益,才能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行远自迩”,才能让三尺讲台沁润桃李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