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主谓宾语序偏误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韩国学生 主谓宾语序 偏误分析 原因
正文
自古以来,中国与韩国就维系着紧密而深厚的关系。历史上,韩国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显著提升,中韩两国关系亦随之演变。尽管国际政治局势变幻不定,但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在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却愈发频繁。这一点在两国间的外交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彰显了韩国当前对中国的积极态度。不论是韩国本土的汉语学习者,还是选择来华深造的韩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他们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偏误。其中,汉语语序的偏误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类偏误的存在,既是韩国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也是提升汉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汉韩语序特点与区别
(一)汉语的语序特点
纵观全球语系,汉语是孤立语,其最明显且最基础的特性是在形态和时态上没有任何改变。与韩语动词不同,汉语仅依赖于虚词和语序来传达语法含义。汉语遵循的基础语序是:主谓宾(SVO)。汉语句子的构造通常是这样的:主语位于谓语之前,宾语位于动词之后,而修饰语则位于被修饰语之前。这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以及定语前置的各种规则。
(二)韩语的语序特点
韩语与汉语不同,它属于黏着语,动词形态随着时态变化,词尾以及主语和宾语中所使用的助词是承担语法功能的重要成分。同汉语相似,韩语的句法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主谓宾补定状六种成分。韩语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SOV)。
(三)汉语语序与韩语语序的区别
1. 汉语和韩语之间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句子主干的基础语序,这种语序的不同也构成了韩语和汉语在语序结构上最显著和最明显的不同。在汉语中,谓语应当置于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之间,而句子的主要结构遵循主谓宾式的语序安排;而韩语的基本语序则为主宾谓式,谓语置于整个句子的末尾,与汉语的基本语序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
例如:我 写 论文。
나는 논문를 쓰다
我 论文 写(陈述语体)
2. 在汉语和韩语的所要修饰的句子中心词前面,韩语和汉语的修饰成分的排列顺序也有所不同,正如汉语状语的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在一个句子中,有时中心词前有很多不一样的状语,这是应该按照汉语的状语排列规则;但是在韩语的语序中,状语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大部分语句来说,韩语副词不论是在句首、句末或者句中,它的作用就相当于状语。
3. 在汉语中,补语通常被置于动词或谓语之后,并置于宾语之前。在汉语里,补语主要的功能是对谓语的动作或形容词进行解释和说明。但是韩语中通常是把在句子中充当补语成分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放在被修饰成分的前面,句末通常是的动词或体词。例如: 我(主语)去了(谓语)一次(补语)学校(宾语)。
나는 학교에 한번 갔다
我 学校 一次 去(过去式)
4. 汉语的数量词一般放在被修饰成分前,而韩语的数量词放在被修饰成分后。
例如:三张照片
사진 세장
照片 三张
本文主要分析韩国学生在习得“主谓宾”结构类型的句子中出现的偏误。
二.韩国学生习得汉语主谓宾语序的偏误分析
笔者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版”中,通过统计分析检索的方式一共检索到3817例韩国考生的语序偏误,通过错句检索的方式查得语序偏误有效语料为3549例。韩国学生有关主语、谓语、宾语语序习得偏误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主谓语序偏误,有效语料为228例;第二种是谓宾语序偏误,有效语料为414例。本文着重分析这两种偏误类型。(病句例句均选自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一) 主谓语序偏误
在汉语中,主语作为被陈述的对象,一般放在谓语之前;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解释,所以放在主语后。在《现代汉语》中,黄伯荣、廖序东将主语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两类。例如:“九是三的三倍”中“九”即为名词性主语;“生男生女一个样”中的主语则由动词联合短语“生男生女”充当,为谓词性主语。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主谓语序偏误的考察,本论文简单的将常见主谓语序偏误类型分为三种:
1. 偏误一:谓语为动词且主语是名词性主语时,韩国学生容易误把主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后错当作宾语,也就是将主谓关系处理成动宾关系。例如:
(1)*我还没毕业大学。
(2)*一次都不给我机会。
例句(1)的恰当表达是应该是“我大学还没毕业。”“我大学”是定中短语作主语,而“大学”是主语的中心语,是谓语动词“毕业”的施事对象。例句(2)的恰当表达则应该是“一次机会都不给我。”“一次机会”为句中施事主语和谓语动词“给”的施事对象。韩国留学生在加工此类定中短语做主语时,误把主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后做宾语。
2. 偏误二:当谓语与主语之间不存在明显施事和受事关系时,韩国学生容易将主谓语的位置混淆。例如:
(4)*已经过去了5月8号的父亲节。
(5)*没有问题英语方面。
例(4)的正确语序应该是“5月8号的父亲节已经过去了。”“5月8号”是句子的主语,它与谓语部分“过去”没有明显的施受关系,所以韩国学生照搬汉语主谓宾的语序将主语放在了宾语的位置。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序时知道谓语应当放在宾语前,但是却忘记了定中关系以及“的”字短语可以充当主语。例(5)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英语方面没有问题。”此句中的谓语“没有”和主语“英语”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受事关系,所以韩国学生在处理着这种关系时容易出现偏误。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可能是韩国学生对充当主语的类型还不熟练。
3. 偏误三:主语为谓词性主语如动宾短语并且谓语是形容词时,韩国学生误将主语放在谓语的位置而将谓语认作主语。例如:
(6)*可不容易上大学。
(7)*现在女人很正常吸烟。
例(6)的正确说法应当是“上大学可不容易。”主语是一个动宾结构,“上”是这个动宾结构中的谓语,“不容易”才是整个句子的谓语。当主语为谓词性主语且与形容词搭配时,韩国学学生容易将形容词性谓语置于谓词性主语之前。例(7)的正确语序应该是“现在女人吸烟很正常。”“女人吸烟”是一个主谓结构的谓词性主语,“吸烟”是主谓结构的谓语,“很正常”是整个句子的主语。
(二) 谓宾语序偏误
汉韩语序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谓语和宾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而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语序中最容易犯错的的偏误类型也是谓宾语序位置。这种偏误出现的原因主要使因为汉韩不同的语序所造成的。例如:
(8)*照顾的人没有。배려는 사람 없다.
(9)*妈太对不起了。엄머님에게 정말 미안한다.
(10)*我的主张是“安乐死”赞成。
例(8)、(9)、(10)都是动宾语序位置的偏误。例(8)的正确语序应该是“没有照顾的人。”例(9)的正确语序应该是“太对不起妈了。”例(10)的正确语序应该是“我的主张是赞成‘安乐死’。”以上三组例句的宾语部分都被前置放在了谓语的前面,而在汉语中充当谓语的成分被放到了句末。只将例(8)、例(9)翻译为韩语后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韩语的语序是SOV,也就能够发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三.韩国学生习得主谓宾语序偏误产生原因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引论》中提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致使韩国学生语序偏误的原因也很多,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 母语负迁移
刘珣在《对外汉语教育引论》提到,母语负迁移指的是;“学习者不熟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虽然韩国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甚至韩语当中很多单词的还保留着很多汉字和相似的汉字发音,但是从语系上来看韩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汉语是孤立语,而韩语是黏着语。通过本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韩语和汉语的谓语与宾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刚好相反:汉语是谓语在宾语之前,而韩语是谓语位置在宾语之后,谓语是放在整个句子的末尾。也就是说:汉语的句子结构一般是“主语+谓语+宾语”,而韩语是“主语+宾语+谓语”。由于语言基本结构的差异,使得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主谓宾结构时经常把韩语中的语序套用在汉语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语序偏误,比如上一小节分析的“谓宾语序偏误”,就是典型的因母语负迁移造成的。把汉语按照韩语的语序来学习和输出这种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错误会贯穿韩语学生汉语学习的整个阶段,即便是进入到高级学习阶段,偶尔也会犯错。
2. 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
汉语语法系统本身内容繁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在主谓宾的结构中,可以充当主语的成分不仅仅有名词,主语分别可以由名词性短语和谓词性短语担任,而名词性短语又可以细分为多中类型,谓词性短语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谓语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态容词等。由于目的语知识不足,不了解形容词短语可以作谓语,韩国学生会写出“*可不容易上大学。”这类将谓语放在主语位置上的偏误。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主谓宾语序时,由于对汉语知识的掌握度不足,尤其是在初级阶段,很多学生语法规则和基础知识还不牢固,容易出现语序偏误也很正常。由于目的语知识的不完备,学生还会盲目套用目的语中的规则,进而出现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和过度概括的情况。
四.解决策略
通过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出现的汉语主谓宾语序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强调汉语主谓宾规则的教学
针对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主谓宾语序偏误问题,汉语教师应当持续汉语主谓宾语序规则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系统地阐述汉语主谓宾语序的基本规律和显著特点,并通过易懂的细致的中韩语序比较分析,揭示汉语与韩语在主谓宾语序方面的不同。这样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并巩固正确的汉语语序概念,从而有效减少和纠正他们在汉语表达中的语序偏误。
2.提供大量汉语输入和输出机会
为了帮助学生对汉语主谓宾语序规则的吸收掌握,教师应精心策划并提供多样化的汉语输入和输出实践机会。比如通过增加学生的听力输入、口语表达、阅读训练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积极使用汉语,以不断巩固并提升其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汉语和韩语的主谓宾语序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旨在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这种细致的比较,学生能够更加正确地把握汉语主谓宾语序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效降低在语言表达中出现语序偏误的概率。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汉语语序规则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4.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为了保证学生的汉语学习成效,教师应当致力于构建一个全面且较真实的汉语学习环境。在华留学的韩国学生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在口语学习中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韩国本土学习汉语的学生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一系列多元化且富有情境性的汉语学习资源与材料,同时能够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汉语学习活动。此外,绞死还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汉语的实际交流与应用中,以促进他们对汉语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这样的环境将有效推动学生的汉语学习进步。
五.小结
中韩两国在文化层面上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东亚和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并在多个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由于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中国不断增强的实力,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韩国学生选择学习汉语。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主谓宾语序偏误有效语料作为分析对象,简要分析韩国学生主谓宾偏误的类型以及偏误产生的原因,鉴于自身没有韩国学生教学实践经验,便不再提出教学建议。通过分析,主要得出韩国学生在谓宾语序的偏误是最常见的偏误类型,仅次于状语语序偏误。在偏误成因方面,韩国学生在习得主谓宾语序的过程中受到母语负迁移以及目的语知识掌握不足以及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等。鉴于汉语和韩语在语序结构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池圣女.从韩国语教育的视角看中韩语序对比[J].文学教育(中),2013,(07):70-71.
[2]黄芝渊.韩国留学生汉语语序习得偏误分析[D].天津师范学,2017.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本. 下册.6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6.
[4]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M] .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5]白莲花.韩汉语语序类型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6]宋玉.类型学视角下韩国学生汉语语序习得偏误与教学对策研究[D].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