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中的生物增效技术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环保;生物增效技术;
正文
1污水处理厂中的生物增效技术的具体内容
1.1微生物利用
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充分强化微生物的有效运用,该方式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环保,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多有机物,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质,部分微生物在工作后通常失去其原本活性,但在微生物菌体中存在较多维生素,致使淤泥中的植物得到有效生长,充分吸收淤泥内的养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应用较为广泛,该种类也相对较多,其所能够处理的污染物也相对繁多。一般情况下,在污水中通常包含粪便、洗涤剂等。由此在微生物的应用下,能够有效将特殊物质进行降解,并且,微生物系统应用时间相对较长,在长期下也可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能够充分减少污水处理的经济成本。
1.2需氧菌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还经常利用需氧菌活性技术,该技术可有效使淤泥中的微生物展现出良好的生存状态。通过对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充分对部分生物进行有效降解,从而产生较小的分子以及原子,避免其对河流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在降解过程中,通常会对相关有害物质按照不同层次进行依次降解,不断将大颗粒进行缩小,并使小颗粒逐渐降解为分子,再次将分子进行降解使其成为原子,减少对水资源的危害。并且,在河流中的部分生物与氧气浓度以及温度等均有相应影响,由此在需氧菌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当对整体环境进行有效分析,促使该技术不断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强化河道治理环境,可有效展现出环境保护的优势。在需氧菌技术的利用过程中,经常还存在相应的局限性,相关人员需对该技术加以注意。通常情况下,吸氧生物通常处于活动状态,由于河道淤泥中的密度分配存在不均现象。由此在实际污水治理过程中,系统反应器无法对部分有害物质进行准确识别影响整体的污水处理效果,增强污水处理效率,避免出现治污工作出现停滞现象,影响水资源的质量,无法为人们提供健康的水资源。
1.3基因工程技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充分确保环境质量在规定标准范围内,避免工业生产致使环境出现恶化情况。在环保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重视,防止对河流造成严重破坏,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此,在污水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不断加强对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较为常见,能够充分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该技术主要以分子遗传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逐渐将相应分析引入到指定细胞中,对生物特性进行适当改变,从而能够有效获取全新物种。当前,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该技术也是生物处理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运用生物的遗传信息以及病毒种类等,将其引入到具体结构中。在基因工程技术的利用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提出生物中的基因组,并不断对组内生物自身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取其中的结构因子,有效制造出相类似的生物基因,将其快速注射到相应的细胞中,可充分改善生物特性。此外,在该技术的运用时,技术人员还应当对污水中存在的生物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生物中包含的相关基因,由此不断对细胞进行分解重组,对重组后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由此可充分增强其反应效率,对污水起到良好的处理作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质量。
1.4生物处理技术
污水厂通过对该技术的使用,可有效增强污水处理效率,提高污水处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对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保障。因此,在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充分根据相应生物种类,对污水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进行有效分解,不断达到良好的净化功效。并且,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通常情况下,污水中通常包含不同种类的物质。由此相关人员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应当对各物质中的氧量标准进行全面分析,针对不同物质以及相应标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运用生物处理技术,不断将污水中的生物进行全面治理,逐渐为生物内部结构提供全新的环境。从而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充分保护,减少企业生产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推动环保事业长远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的经济水平,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5解氮处理技术
于工业生产经常会排放出大量的危害物质,导致环境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水资源破坏较为严重,致使人们健康受到极大威胁。由此,污水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从环境保护角度对生产工作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水资源污染情况进行全面处理,不断加强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并对该技术进行深入探索以及研究,明确该技术的具体内容。由此根据污水实际情况,采取相适宜的处理技术,有助于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在短时间内改善水资源状态,使其质量达到既定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符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充分运用解氮处理技术,在处理时运用生化技术将污水中存在的氮原子进行有效脱解。通常情况下,氮原子在沉降后通常附着于污泥系统,致使部分淤泥在循环系统中流入到未处理的污水中,在排放时将其全部排放到河流中。
2项目概况
以某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工艺为例,在污水深度处理中,采用了混凝-沉淀-过滤的工艺。本次提标将现状AAO生物池改造为Bardenpho生物池。设计仅对生物池末端进行改造,维持前段倒置AAO工艺顺序不变。原回流位置不变、新增好氧I段向缺氧段回流,每组好氧I段设硝化液回流泵3套(Q=1200 m3/h,H=1.2m,N=7.5kW,变频,2用1备) ,合计12套。好氧池DO仪(8台)及氨氮仪(台)的信号全部接入厂区 PLC,厂区PLC通过以太网通讯将上述信号传入精确曝气系统控制柜。系统通过网络接收进水流量、进水水质指标(CODCr、NH3-N等) 前馈信号,及每个受控曝气单元采集到的溶解氧等反馈信号,经分析处理,计算出各个溶解氧控制区的需氧量及总需氧量。将总需氧量信号传送至鼓风机房控制站PLC,通过控制鼓风机变频器的频率,调节鼓风机的输出气量; 同时,通过电动调节阀的调节,将需氧量分至各溶解氧控制区,从而实现精确曝气。
3污水处理厂中的生物增效技术
本次试验的时间为60d,有10d为系统启动期,系统运行维持期为40d,极端低温期有10d,在新建生物池的曝气好氧池进口处放置适量硝化菌,系统启动时间为10d,水体温度在启动时会直接影响水温与硝化菌用量。针对这一情况,于2021年3月建成并投入使用,2021年4月份的水质监测数据相对来说有所提升,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较好,达到排放要求,NH3-N、TN、TP出水指标的70%~95%三级涵盖率所对应的水质浓度数值跨度均较小,连续性较好,说明污水处理厂应用生物增效技术出水水质基本处于稳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工作中,污水厂需加大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对各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并应用到实际处理工作中,对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全面处理,促使污水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可对其进行适当排放,充分保护水资源质量,为人们的日常用水提供有效保障,充分满足行业的持续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路晖,辛涛,吴迪,等.MB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提量增效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9,35(04):100-105.
[2]杨素钦.工业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07):147-148.
[3]王逸飞,吉芳英,许晓毅,等.重庆城镇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优化调控措施[J].中国给水排水,2019(15):111-116.
[4]李尉.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技术[J].当代化工研究,2021(20):105-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