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单元视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于光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

当前,在新时期教育理念的深化影响下,对于高中生物教育必须强调将每一个单元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继而增强高中生的生物学习技能。所以,在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度解析课本,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有效途径,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教授生物学知识,同时也能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下文就围绕大单元视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予以广大教育者不同的教学灵感。


关键词

大单元;高中生物;教学;意义;对策

正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持续进步,教育领域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也在持续调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提倡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所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将此作为教学中心,利用大单元教学有效强化高中生的自我学习和实践技能,可见探讨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意义

二、基于大单元视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价值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展现出全面性、系统性和主动性的价值首先是全面性,全面大单元教学能够让高中生生物课堂上从宏观视角去研究和理解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在教师正确指下找出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就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生物知识;其次是系统性,系统化的大单元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生物课本的束缚,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单元为根基引领高中生对关键内容做出广泛研究和精确分析这不仅有高中生建立完善的课程结构,还能显著提升学习成效最后是主动性,在当前社会进步背景下,许多高中生生物课堂上已经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和研究课程内容,而是在教师采用的大单元教学方式和优化后的教学环境推动下,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和影响力,全面归纳和总结课程内容继而将消化的生物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增强综合水平。所以,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意识到大单元教学的价值,让高中生更为全面系统以及主动环境中汲取和掌握生物课程内容及相关技能,促使高中生完成整体学习。

三、基于大单元视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对策

(一)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

单元教学过程中,确定教学主题是至关重要且基础的一环,尤其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环节,其包含的课程内容较多如果缺乏一个大单元主题,许多同学可能会产生误解,这对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十分不利。所以,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确保大单元教学主题明晰合理,需要课本内容做出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分析,对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深入探究之后,拆解和提炼出主题,使得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更为明确和有力,为高中生大单元学习提供更优质的基础。这样主题的指下,高中生就能够迅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生物课程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这对整个授课活动具有指导意义[1]例如教授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大单元期间,首先教师必须明确单元的教育主题,以促使同学们深度理解并熟悉细胞的基础构造及其功能相关知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的研究”作为大单元主题,然后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可以设置同学们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围绕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教师会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课程,最后将这些讨论整理成表格或思维导图等形式做出展示。这样,通过小组间的互动交流,高中生的生物领域得到了扩展,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生物课程内容处理实际问题。

(二)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是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根基,同时也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务必依据课程标准和班级同学的基本学习情况等因素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将核心能力转化为单元学习目标,将大概念转化为单元学习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通过问题来推动目标的实现。其中单元学习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导向性的重要作用,是师生预期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效,也反映了学生学习成效及收获。此外,学习目标是对单元学习的具体化,而科学且系统的课时目标则是达成单元目标的根本[2]鉴于此高中生物教师设置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则需要考虑“全局”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从单元的总体目标和课时目标两个方面来进行设置,明确高中生在学习后应达到的水平和表现,以此来激励高中生达成目标。例如,教授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生命历程”这一大单元期间,在大单元教学主题明确之后,教师围绕主题思想设置对应的教学目标:一是利用课本图片和模拟教学手段,探究遗传信息与细胞之间的一致性;二是依据课本内容展开实验研究并亲自操作,试图建立染色体与DNA数量的关联;三是研究人类的衰退历程,指导学生的学习路径,增强他们对于生命、日常和科技的联系认识,这样可以推动他们的基础能力的提升和成长。

(三)创建大单元教学情境

利用大单元教学的优势生物教师可以有效地协助高中生建立学习体系,并且进一步激发高中生的探索欲望。所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创建优质大单元课堂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结合生活案例或者使用动态视频通过直观的情境激发高中生思维活力借助各种现象引领高中生完成思考[3]。通过创建出教学情境,推动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自身生物素养。例如,教授高中生物(人教版)“人与环境”这一大单元期间,在这个单元中会涵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以及生态工程这三个主题。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视频软件,向高中生展示我国茶卡盐湖的美景,让他们在直观的情境中体验到我国自然风光的吸引力高中生沉浸在情境之中时,教师便可以再次导入当茶卡盐湖在成为打卡景点后被破坏的环境图片,与之产生鲜明对比,促使高中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四)设计大单元教学问题

新时期教学改革观念中,鼓励教师积极地协助高中生理解生物知识的概念,从高中生的视角出发,运用他们的思维方式,以更有效地辅助他们分析和学习生物课程内容所以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设置问题驱动教学,使高中生在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完成任务,通过问题驱动的学习方式激发高中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能动性,继而将这种学习理念转化为生物学习的驱动力,推动高中生的生物素养深度提升[4]。例如,教授高中生物(人教版)“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这一大单元期间,教师需要以整体的单元为根基,向同学们阐述与细胞相关的内容,然后巧妙设置课堂问题。这样,通过对问题的深入解析,高中生便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方式,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细胞的概念。基于课堂提问大单元学习活动,可以增强高中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促使高中生使用有效的方式进行知识点整合。

(五)优化大单元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不只是对学习成果的判断,更关键的是“将评价视为一种学习手段”。作为一种学习手段,评价必须能够提供有关学生思考的信息,必须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教与评一体的教学思路,树立基于“素养”评价教学观念,并坚持对学生课堂活动展开评价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围绕大单元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班级同学特点,设置合理而有效的评价方式,将评价活动与应用活动有机融合起来。例如,在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融合,有了明确的评价内容之后,高中生就可以自己根据评价来改进表现。实际上,自我评价是对高中生课堂主体位置的尊重,不只是一种评价方法,也是一种有反馈机制的方式。在生物大单元课堂上,高中生可以依据量表互相评估和提出建议,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学互助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参与度和交流表达能力。此外,生物教师可以对大单元课堂上的高中生发言内容做出记录,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一项基础如此一来,高中生就可以通过客观的评价得到及时且详尽的反馈,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评价权威,而充分发挥其作为“设计者”和“引领者”的角色,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构建了一个高效大单元学习课堂,有助于高中生形成持续思考、合作交流和终身学习的优秀习惯。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在高中生物教师开展以大单元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期间可以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技这样,通过深入运用学科整合教学,整合单元知识,可以增强高中生的学科修养和全面能力。教师在执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引领高中生开展独立思考和探究,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只有如此生物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中生学习能力培育出具有核心素养的高素质生物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李梦梅. 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 2023(29): 4-6.

[2]葛承丽. 大单元视角下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教学策略研究[J]. 求知导刊 2023(18): 26-28.

[3]赖和英. 大单元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 高考 2023(10): 56-58.

[4]范怀华. 大单元教学实践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探析[J]. 当代教研论丛 2023 9(03): 52-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