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孙刚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王家庄小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42

摘要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融入仍面临诸多困境。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走访相结合,总结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新方法。重点探讨了案例浸润、生活触动和问题思考等策略在德育融入中的作用和应用效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创新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内化德育价值,将德育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融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德育融入; 方法创新

正文


引言

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德育融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问题。虽然教育部门已经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德育,使之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且让学生真正吸收并内化为日常行为,显而易见的,这非常具有挑战性。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有效探索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特别是通过案例浸润、生活触动和问题思考等策略,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期待小学数学教学能更好地将德育融入到教学中,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1、现状分析与研究价值

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的现状

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的现状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1]。目前,许多小学教师尝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但整体效果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通过课堂小故事、数学历史案例等方式,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理念。实际操作中,德育内容却往往表现得较为单一和浅层。

数学教师普遍缺乏相关的德育培训与指导,导致德育融入的实现方式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经验和理解。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德育内容在课堂中的运用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德育效果[2]。一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忽视了德育价值的传递,只是形式上简单增加了德育内容,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内化。

再者,由于数学教学任务繁重,课堂时间有限,德育内容很难在每节课上得以合理安排与充分展现。部分教师选择在课外活动中补充德育内容,但这种方式往往未能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德育效果难以最大化。

目前的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中,德育与数学知识的融合程度还不够紧密,德育元素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显得较低,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尽管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已逐渐得到重视,但其方法与效果仍亟待改进和提升。

1.2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与研究价值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数学作为一种基础学科,不仅仅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更能通过渗透德育来塑造学生的品格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够体验到诚信、责任、合作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德育理念。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全面发展,对于实现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德育融入的创新策略

2.1 案例浸润以案例教学法促进德育融入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现实情境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通过生动的具体案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也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道德价值。例如,在讲解分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公益捐赠的案例,设定不同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在讨论与计算中体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性。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引导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社会问题与道德困境,从而形成多角度的综合素质[3]。经典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尽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以增强教学效果和德育渗透的深度。每个案例的设定和讨论都应当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德育内容易于理解和内化。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问题设置同样关键。教师需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层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中逐步理解和吸收德育理念。例如,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的情境,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和决策,从中学习互助、尊重、责任等道德品质。

案例浸润策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德育理念有机结合,既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际应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实现了教学与德育目标的双赢[4]

2.2 生活触动以生活实际联系引导德育意识

生活触动作为一种有效策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将德育理念内化于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例如,通过购物预算等实际情景题,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和节约意识。结合社区服务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合作与互助的重要性,使德育教育不再停留于抽象的说教,而是变成具体可感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

3、策略评估与未来发展

3.1 创新策略的效果评估与实践展示

在对创新策略的效果评估与实践展示方面,研究显示,案例浸润法在德育融入中起到了显著作用。通过将实际案例融入数学课堂,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将德育理念传递给学生。案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分析涉及诚信的案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也体会到了诚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德育意识。

生活触动策略同样显示出积极效果。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德育理念得到了更为自然和深入的渗透。实践中发现,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庭预算、购物计算等,不仅能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以及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德育意义[5]

总的来说,这些创新策略的应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有效促进了德育理念的内化与践行。通过系统化、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德育理念在学生心中扎根并逐渐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融入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成功的案例。

3.2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在德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挑战。教师在实施创新策略时,可能面临专业知识不足和经验欠缺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课时分配紧张,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德育内容容易被忽视。学生多样化的背景和需求要求个性化的德育方案,增加了实施难度。未来发展方向上,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德育素养与教学能力。应结合信息技术,开发互动性强的教学资源,促进德育有效融入。政策层面需出台支持措施,确保德育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和持续优化。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新方法,如案例浸润、生活触动和问题思考等,并验证了这些创新方法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他们内化德育价值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未来如何将这些方法与实践更深入地结合,并准确评估其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的效果,仍需要继续研究。希望本研究结果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德育融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策略,也希望阅读本文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这些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实现德育与知育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李萍.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9).

[2]祁光发.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新课程·中旬,2019,(09).

[3]李凤红.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J].吉林教育,2020,(10).

[4]甄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J].吉林教育,2019,(08).

[5]卜海琴.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创新研究[J].好日子,202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