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基地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优化策略探析
摘要
关键词
劳动实践基地 高中生物教学 优化策略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生物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成能力培养。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这本书中就提出高中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又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其中课程基本理念是教学过程重实践等[]。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2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在进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手脑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还能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等。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与劳动实践活动是存在相通之处的,两者相结合,不仅能够落实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并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劳动实践基地作为两者的桥梁,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实践平台。那么,如何将劳动实践基地与高中生物教学有效相结合,正是本次探讨的重点。
一、劳动实践基地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作用
(一)劳动实践基地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学实验提供原材料。高中生物学涉及到的内容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方面由内而外、从微观到宏观去探讨,主要包括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理论知识,课堂氛围会比较枯燥乏味,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果结合劳动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劳动实践基地可以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的相关概念和原理。比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2019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这本书里面设计到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所需的实验材料白萝卜、花生等,还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的实验材料有菠菜叶或番薯叶等,这些原材料都可以直接从劳动实践基地获取并进行实验。
(二)劳动实践基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劳动实践基地中,学生们不仅可以进行传统的生物实验,还可以参与一些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就像生态环境的调查与保护。在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这本书里面涉及了一些探究.实践活动,比如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调查劳动实践基地的环境状况等。通过这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劳动实践基地可以帮助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的探究.践活动,通过对劳动实践基地的调查,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各种生物资源,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四)劳动实践基地可以促进生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1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亲自种植芥菜和萝卜等蔬菜,再经过辛勤的耕种和加工,看着蔬菜从一粒种子到变成泡菜,最后演变成餐桌上美食的乐趣。同时,劳动实践基地也可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劳动实践基地与高中生物课程相结合的现状和存的问题
(一)在劳动实践基地的种植利用方面与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导致学生难以将实践活动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影响生物教学效果。
(二)劳动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存在漏洞,生物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和药品也缺乏管理和维护。劳动实践基地需要用到铁锹和锄头等劳动器械都比较陈旧和破损,水管和水龙头老化无法正常供应植物水源,进而影响生物教学的正常需求。同时,生物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实验管理员,导致部分实验器材损坏严重和药品过期现象,影响探究性实验的正常开展。
(三)生物教师还是不能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觉得课时时间紧,对于基地的教学价值和潜力认识不够深入,或者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任由班主任安排学生自行操作,使得劳动实践基地的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存在没有根据季节性进行种植,只是播种却没有进行及时合理的护理,光淋水不施肥,或者是水肥给予却不除草,不及时搭架子给爬藤的蔬菜进行自由爬行等问题,导致杂草丛生,庄稼收获甚少甚至颗粒无收,削弱了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原因可能是由于一些学生缺乏体力劳动或者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足等。同时,学校总务处对劳动实践基地活动的安排没有具体的方案和指导,进而也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五)在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活动也存在安全隐患。在进行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时,学生需要接触一些可能存在危险性的药品、设备、劳动工具等,如果老师没有提前演示实验进行教学示范,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在现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导致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劳动实践基地与高中生物教学相结合的优化策略
(一)通过组内讨论和确定本学期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活动。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生物教研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共同讨论和确定本学期各年级劳动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同时,适当增加劳动实践活动的课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使得理论知识能充分地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体验生物学的魅力。
(二)加强劳动实践基地和生物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应该加大对劳动实践基地的资金投入,用于维修和更新劳动实践基地的劳动工具,并制定明确的劳动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确保基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进而能够满足高中生物教学的需求。生物实验室应配备专门或者兼职的实验管理员,定期对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盘点,对于实验器材有损坏现象的要及时上报维修或更新,对于过期的试剂要清点进行集中处理并及时购买配齐相应的试剂,保证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性实验能正常开展。同时,加强对劳动实践基地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指导教师合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提升教学质量。组织生物教师参加劳动实践基地教学的专业培训或者组织到某所劳动实践基地示范校进行参观学习,提升对劳动实践基地教学的认识和使用效率,鼓励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充分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四)增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参与。不管是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还是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等内容,每个章节都涉及到一些“探究.实践”活动,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适当添加实用又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五)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确保劳动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劳动实践基地仍需配备必要的消防和急救设备等,以免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总之,劳动实践基地对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优化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劳动实践基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