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君子修身教育;社会责任感;高中生;教学方法;教育策略
正文
全球化背景下,造就品德高尚、社会责任感强的新一代青年,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对高中生来说,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所以加强君子修身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把君子修身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纳入高中教学方法之中,以期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
一、基于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价值
从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价值出发,不难看出这一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落实对高中生个人成长,道德建设和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是君子修身教育是高中生个人发展的重中之重。高中生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人生观与价值观会对其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君子修身教育重在个人品德的培养,重在道德情操的提高,并通过对学生君子之道的指导来培养其自律、诚信、仁爱之品质,让其在遇到困难与挑战时能保持坚定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1]。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学生学业成绩突出,又能使其将来成为一个负责任,负责任的人才。
二是君子修身教育同社会责任感培养紧密相联,对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高中生作为社会未来与希望之所在,其行为与选择会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与进步。通过君子修身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意识到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任务。学生将更关心社会问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贡献于社会。这一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又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使之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
二、基于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方法
(一)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加强君子的修身教育
在对高中生进行君子修身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时,将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其中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智慧与人生哲理,在培养高中生君子品质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2]。
一是传统文化元素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语文、历史、政治这门课上,教师可深挖教材传统文化内涵,指导学生研究领悟传统文化君子之道。如语文课中通过对古代诗词、文言文及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古人高尚的品德与宽广的胸怀;历史课中通过对历史中君子典范的叙述,使学生懂得君子品德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学校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其中可包括经典诵读、书法比赛、诗词创作等等,使同学们在切身参与之中体会传统文化之魅力,促进君子修养之提高。比如学校可经常举办经典诵读,使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背诵《论语》《大学》这些经典,体会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同时还可进行书法比赛,使学生们在习练书法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艺术之美。
(二)组织开展实践探究,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是促进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发展的有效手段,通过举办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3]。
一是学校可安排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直接介入社会实践,能使学生切身感受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及所肩负的职责。比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对社区老人进行关爱;或组织同学参加环保活动以促进社区环境卫生。这类活动既能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温暖与关怀,又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二是学校可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社会调查活动能使学生对社会现实、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发展社会观察、分析能力。举例来说,学校有能力组织学生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例如青少年的网络依赖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通过调查研究使同学们能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从而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法及建议。这类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又能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另外学校也可借助社会实践基地和其他资源给学生更多实践机会,比如学校可安排学生到农村或者贫困地区支教,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与价值;或组织同学到企业、工厂等进行考察,以了解各行业工作内容及特点。这些活动既能使学生对社会现实、行业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又能培养其职业意识与素养。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风气
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培养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和社会责任感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君子修身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要求。
学校可制订清晰的校园文化理念,校园文化理念在学校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应反映学校特色与教育理念。举例来说,学校可以构建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观念,以强调学生个人成长和道德素养的提升。这一思想可以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养成君子品质、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可加强校园文化宣传教育,通过校报、广播、宣传栏将校园文化理念与价值观传达给同学们。同时学校也可举办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等,使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中体会校园文化的神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集体荣誉感。另外,学校也要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信任与了解。举例来说,学校有可能周期性地安排师生之间的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分享学生的观点和情感。这些活动既能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理解与信任,又能发展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
如某校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学校确立了一套以“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观念,并通过各种渠道如校报和广播,将这些核心理念传达给学生们。同时学校举办多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等,使学生们在参与活动中体会到校园文化的神奇。这些举措切实促进了同学们君子修养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新鲜的生机。
(四)读经典名著,得到丰富启迪
在培养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时,诵读经典名著必不可少。经典名著作为人类智慧结晶,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道德智慧,能给高中生带来有价值的启迪与引导[4]。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经典名著的主人公通常都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顽强的精神风貌,其经历与事迹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确立正确人生目标。比如通过对《红楼梦》的品读,同学们能体会封建社会的复杂性、人性的多面性等,使学生对现在的生活、学习环境有更多的珍爱;当学生深入研读《西游记》时,学生能够领悟到师徒四人的坚毅和前进的决心,从而锻炼出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经典名著一般都是横跨不同时代与文化的名著,学生通过对名著的阅读,能够了解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历史文化、习俗与习惯。这种跨文化阅读体验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加强跨文化交流,并为将来从事国际交往作准备。如通过《百年孤独》一书的阅读,使学生对拉丁美洲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了各种文化的撞击与交融;读《简爱》能让学生了解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风貌及女性地位转变。
为使经典名著阅读计划得到更加有效的落实,学校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一是学校可加大图书馆经典名著藏书量给学生大量阅读选择。同时学校也可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或者读书论坛等活动,使同学们交流各自的读书体验与感悟,提高读书兴趣与动机。二是可邀请专家学者到该校进行演讲或者上课,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与理解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的提升。
(五)渗透课程教学,构成育人格局
在高中教育中,将君子的个人修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是其中的一个核心任务。通过在日常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感[5]。
一是学校可将君子修身教育内容贯穿于各学科。不管是人文社科类学科如语文、历史、政治,或自然科学类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中,都能发现有关君子修身教育的东西。比如在语文课中,老师可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中道德故事、人物形象的解读来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历史课中,老师可通过讲历史中君子典范、道德事件等来使学生认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学校可设置专门君子修身课程或者社会责任课程。这几门课能够涉及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公民意识等等,给学生们一个系统学习与反思。通过这几门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君子修身的意义与要求,并明确社会责任与任务。
结束语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对高中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君子修身教育及社会责任感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所提出的以高中生君子修身教育及社会责任感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旨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及人生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郑雅文.高中生社会价值取向、权力感、责任感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2]李虎.影响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主要因素[J].高考,2023(11):167-170.
[3]何金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路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22.
[4]黄红叶.“哲学与文化”课教学中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2.
[5]许多智.高中化学教学中落实高中生科学态度和培养社会责任感[J].好家长,2021(A1):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