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探析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玲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小学 723101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还可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但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学校、老师、学生方面,这些问题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不佳,老师无法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阻碍了学生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渗透策略,旨在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

小学语文;红色文化;渗透策略

正文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塑造学生性格、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也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双重任务。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独有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需要重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成才。

1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老师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充分

从实际来看,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对红色文化深层内涵和价值的挖掘,这导致他们在教学中难以将红色文化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使得红色文化教育显得生硬和刻板。而且,部分老师由于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也难以有效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会采用单一的渗透的方法,如讲授法和讨论法等,从而导致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大打折扣。

1.2学校对红色文化教育重视力度不足

通过研究还可以发现,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往往存在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从而忽视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的问题,这导致学校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同时,学校也缺乏对老师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的机制,并未开展语文教师的红色文化专题培训等举措,从而导致老师在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时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学生在“唯分数论”的环境中无法高效快乐的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展。

1.3学生对红色文化有较大的距离感

由于红色文化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生活在和平幸福社会的学生们,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共情革命战争时代,也难以真正理解、吸收和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且,一些学生本身共情能力不强,阅历少,缺乏经验,可能认为红色文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不大,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就导致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大打折扣,难以真正达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目的。

2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

2.1促进老师挖掘红色资源及学习渗透方法

红色文化是我国丰富的特色教学资源,有许多革命旧址、纪念馆,如“八七会议”、“延边革命烈士陵园”等,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充分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就需要促进老师挖掘红色资源及学习渗透方法。首先,针对老师渗透方法单一,运用的红色资源少且重复,对红色文化认识不充分,学校需要积极开展语文课程教研活动,定期组织语文老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教研活动,加强语文教师的合作。确保老师们在活动中可以共同探讨如何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元素,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库,丰富老师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革命博物馆、红色书籍、红色革命任务以及红色节日的作用,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次,学校需要鼓励语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教学,让老师在观摩过程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同伴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1]。并充分激发老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推动红色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入发展。

2.2为语文教师学习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充分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就需要为语文教师学习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首先,学校需要强化老师专题培训,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活动,其中培训内容包括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精神内涵、教育价值等方面,帮助老师全面系统地掌握红色文化知识。通过培训,让老师更加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红色元素,更加有效地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因此,学校需要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确保语文老师能够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将红色文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2]。在此过程中,老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寻求多种途径渗透红色文化教育

语文课文是学生获得对红色文化的基本途径,老师应该在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这四个板块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充分发挥红色相关课文的作用。首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选取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经典篇目或片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理解;也可以以学生兴趣爱好出发,通过社会时事热点引入红色文化情境,让学生阅读2020年全国抗疫”、“2008年抗震救灾”、“党的二十大”等事件,通过阅读这些具有红色背景的文章,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在课外阅读中,老师可以推荐优秀的红色文学作品或读物,如《长征路上的小姑娘》、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人民日报《走近钱学森》、《红日》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些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最后,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主题讨论或演讲活动,如“红色演讲”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在讨论或演讲中分享自己对红色文化的看法和感受,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从而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此外,在习作教学中,老师可以让习作与红色研学结合,根据具体红色资源进行主题和内容,选择与红色文化相关性大的单元开展主题活动,如“革命遗址我来到”、“走进红色人物”等,并在研学结束后引导学生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观点和情感等技巧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创作出更加优秀、有深度的作品。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促进教师挖掘红色资源及学习渗透方法、为语文教师学习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以及寻求多种途径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等策略解决,确保老师能够有效地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促进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梁晓晓.红色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智力,2024,(03):32-35.

[2]曾玉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23.

[3]陈艳菊.红色文化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策略[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01):90-92.

 

作者简介:张玲 19731023 女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  汉 本科 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培养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方面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