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活动;教学方法
正文
在幼儿教育领域,如何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创造性戏剧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正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新热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幼儿能够在模拟的戏剧情境中自由表达、探索世界,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沟通与协作。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差异,创造性戏剧教学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本文致力于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戏剧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创造性戏剧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为幼儿的成长之路增添更多色彩与可能。
一、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创造性戏剧活动为幼儿构建了全方位能力提升平台,幼儿通过参与戏剧的排练与表演,锤炼了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更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了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理解。模仿与想象中,学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也学会如何解读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戏剧活动还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了全面的成长。
创造性戏剧活动赋予了幼儿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幼儿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戏剧创作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来塑造角色、构思情节,这种自由度和创造力让幼儿更加深入地投入到戏剧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主性,这样的经历将激励幼儿在未来的学习和探索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勇于挑战与创新。
这类活动也极大促进幼儿自主知识建构能力,在戏剧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幼儿需不断汲取新知识,以丰富剧情与角色。这种自主的学习与探索过程,锻炼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学会如何主动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当前戏剧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戏剧主题单一,原创性不足
目前,不少幼儿园教师在筹备戏剧教学活动时,常会选择那些传统且容易执行的主题,例如动物寓言、家庭生活或社区互动等,这种做法确实为教师提供了便利,简化了课前准备和课堂管理。这种便利性却以牺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为代价,在重复且单调的教学环境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受到限制,难以得到充分发展。部分教师过于依赖现有的教材和剧本,缺乏自主编排和创新的能力,进一步降低了戏剧教学的吸引力与教育效果,原创剧本和主题的缺乏,让幼儿对戏剧活动失去原有的兴趣,阻碍了幼儿通过戏剧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深入理解并表达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二)教师指导教学策略欠缺,忽略过程而重结果
一些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戏剧活动时,教学方法和策略显得单一且缺乏深度,往往只停留在台词的机械记忆和动作的简单模仿上,未能深入指导幼儿掌握戏剧表演的技巧和艺术表现的方法。浅层次教学方式,制约了幼儿表演技能的提升,阻碍了他们的创造力与艺术感受力的发展。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幼儿的最终表演成果,将评价标准主要放在演技的熟练程度和角色塑造的完美度上,忽视幼儿在戏剧创作以及表演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与个性发展。
三、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活动的设计实施路径
(一)借助戏剧欣赏,培养幼儿对戏剧艺术的兴趣
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以“观众”角色去欣赏戏剧,独特的学习方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观察同伴的表演,孩子们能够深入思考,培养对生活美学的领悟与欣赏能力,这种观摩体验拓宽了孩子们的审美视野,更在无形中点燃了他们参与戏剧的热情,自信心也随之得到增强。在《三只小猪和大灰狼》戏剧活动中,部分起初只是旁观者的孩子,在观看过程中被剧情和角色的魅力所吸引,最终也勇敢地参与到演出中。后来加入的孩子们在表演中展现出的天赋和潜力,令人刮目相看,清晰表明戏剧观赏对孩子们产生的积极且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也是深刻的。
(二)关注幼儿戏剧表达,激发幼儿戏剧表现能力
关注幼儿戏剧表达能力,是奠定幼儿戏剧教育基础的关键所在,不仅要求幼儿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深刻感知周围世界需要学会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和言语来有效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身体表达既可是直接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可是借助外部元素如服饰、道具以及音乐来进一步强化和传递情感。言语表达则涵盖了声音的运用、词汇的选择、语气的变换以及语调的把握,这些都是确保幼儿能够精准传递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关键因素。
以《三只小猪和大灰狼》为例,该戏剧主题活动中,精心策划了以角色塑造为核心的戏剧工作坊,积极引导幼儿摆脱传统角色刻板的束缚,鼓励他们自由挥洒想象力,通过言语和身体的结合,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大灰狼”形象。这次活动中,女孩塑造出既温柔又狡黠的“女生版大灰狼”,男孩则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生动展现了“狡猾狼”的蹑手蹑脚、“美美狼”的自我陶醉,以及“贪吃狼”的憨态可掬等多种形象。此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达个人情感和想法的平台,通过创造性戏剧的独特形式,极大丰富了幼儿的表现手法,有力推动了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三)激发幼儿戏剧创作,提升幼儿戏剧想象创造能力
幼儿参与创造性戏剧课程,对其想象力的发展大有裨益,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类课程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驰骋想象,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戏剧世界。
以《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戏剧活动为例,孩子们重现了经典故事,更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创意的改编,表演中,他们即兴发挥,想象出“小猪建房时突降大雨,动物们纷纷伸出援手”的新情节,展现了团结与友爱。孩子们还为故事编织了新结局:“大灰狼面对坚固的砖房束手无策,企图以诡计诱骗小猪出屋,但机智的小猪早已识破其阴谋,采取了防范措施,使大灰狼的计谋再次落空。”这样的戏剧活动极大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还让他们在自由的创作环境中充分锻炼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孩子们提升了创造力,还在无形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支持幼儿戏剧表演,增加幼儿的成就感与自信
在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表演不仅仅被限制在舞台上,而是巧妙地渗透到了孩子们的日常游戏之中,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允许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场地、内容和道具,为他们打造充满创意与自由的表达平台,准备戏剧主题演出的漫长过程中,教师与孩子们携手合作,共同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以《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创意戏剧为例,即便没有华丽的舞台作为背景,孩子们依然能够深刻感受到每一次成功表演背后所付出的辛勤汗水,从角色的挑选到道具的制作,再到无数次的排练,孩子们都全程参与其中,享受着每一次的进步与成长。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之前并不起眼的孩子在这次戏剧中从一个小配角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众人瞩目的主角,极大增强了他的自信,赢得同伴的由衷赞赏。
这样的经历为孩子们带来了在其他学习领域中难以获得的宝贵体验,有效提升他们在表达、合作、组织以及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将游戏与戏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
(五)引发幼儿戏剧互动,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园创造性戏剧的实施,对于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社会意识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类活动注重集体性和团队协作性,有助于幼儿深入理解社会共享与共同努力的价值。教师在活动中,可以通过对幼儿间互动的细致观察,精准地培养他们的社会协作能力。举《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戏剧表演为例,孩子们通过实践探索,领悟到音效对于表演效果的增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准备阶段,孩子们积极与负责音效的同伴交流,清晰地传达了音效的切入点和方式,体现其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根据剧情发展,有序指导同伴进行音效配合,同时在遇到问题时能迅速调整,保障整个表演的流畅与品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如何在团队中定位自己,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高效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共同实现目标,充分展现孩子们的社会合作技能。这种在创造性戏剧中培育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将对孩子们今后的社会融入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戏剧教育对幼儿成长的至关重要性,为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幼儿的戏剧学习,教师应谨慎挑选与幼儿发展阶段相契合的戏剧主题,不断提升自己在戏剧教学方面的专业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打造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存的学习环境,借助这种创新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促进幼儿在戏剧学习中实现全方位的发展,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曹爽.幼儿园创造性戏剧教学实践研究——以C市Z园大班为例[D].吉林:吉林外国语大学,2019.
[2]黄婉圣.教育戏剧中幼儿的“身体叙事”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9(09):58-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