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问题;精神文明;策略
正文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也不断提高。从实际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采取措施提高工作开展的效果,促进基层文化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群众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以A县为研究对象,对新时期A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开展策略。
通过研究发现,首先,新时期背景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能够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满足人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其次,A县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存在文化设施不足、文化活动内容单一、文化传承缺失、组织管理不力的问题。最后,新时期背景下想要顺利高效开展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需要采取扩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范围、提高群众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吸引社会投资和加强政府支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策略。本文对新时期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丰富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献,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参考。
一、新时期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有效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从实际出发,选择丰富的文化内容,通过不同的形式向人民群众展示,提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进可以让群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传承。与此同时,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群众文化的创新,能够让文化在群众中生根发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文化普及率,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创新和协同发展。
(二)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从实际来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吸引游客和观众,从而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就能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创业的兴趣与积极性,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加强群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化解矛盾和冲突[1]。与此同时,文化活动也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于提高群众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通过组织戏剧、舞蹈、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增加人民群众接触不同领域的文化艺术活动的机会。而且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增长自身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同时,通过参与培训、讲座、座谈会以及读书会等文艺演出活动,陶冶自身的性情、培养情操、激发创造力,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还可以为人民群众普及不各种文化知识,加深其对相关文化的理解与认识[2]。除此之外,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时,还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工作中,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群众在学习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四)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根本宗旨是服务群众需求。我们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积极策划和组织符合群众口味、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群众文化工作,从实际出发,加大资金投入,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和便捷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二、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设施不足
从实际来看,A县存在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文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设施数量不足、设施质量不高,因此,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A县的图书馆藏书量不足、更新缓慢,博物馆展品单一、缺乏吸引力,文化活动场所面积小、设施简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群众难以享受到优质文化服务,缺乏停车位和交通不便、影响文化设施的使用效果。这些问题都限制了A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二)文化活动内容单一
活动内容和形式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的问题。目前,A县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主要是传统的文化活动如唱歌、跳舞、戏曲等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现代文化、科技文化等新型文化形式相对较少。而且,当地的文化活动重复性强,缺乏新意,基层文化活动主要是政府或者是社区组织,民间团体的参与和自发组长较少,加上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因此难以吸引群众的关注,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这不仅降低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化传承缺失
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文化传承的缺失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元素逐渐消失,被现代文化所替代,这使得A县的基层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逐渐减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而且,A县并未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降低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群众难以在文化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无法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四)组织管理不力
目前,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粗放”型的社区文化组织模式无法实现有效的推动高层次的文化工作,组织管理不力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A县的基层文化机构在组织文化活动时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缺乏必要的制度和规范,并未把重点放在基层的自我管理、组织、改进以及决策上,从而导致活动组织混乱、效率低下[3]。而且A县的基层文化机构之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效果和质量,也制约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整体发展。
三、新时期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一)扩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范围
新时期A县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扩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范围,为当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条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首先,扩大地域覆盖范围,A县要确保文化活动覆盖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社区,让每一个群众都能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可以通过以总分馆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文化直通车“1+7+N”的民生文化圈,加大对基层的文化辐射力度,构建以总馆为中心,7个分馆为枢纽,辐射多个基层文化服务点的三级文化服务高速网络,为群众更加优质便捷的文化服务[4]。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发放文化资料,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大的群众活动空间,如广场、公共图书馆、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其次,扩大人群覆盖范围,A县可以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最后,扩大内容覆盖范围,A县在文化活动的选择上,需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既要涵盖传统文化,也要关注现代文化,同时还要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
(二)提高群众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A县只有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增强基层群众的文化积极性,才能顺利高效的开展A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基层文化建设,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提升文化内涵。A县可以在活动策划和组织上,加大对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视程度,将现代元素充分充分融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品牌。可以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坚守本土文化,选择性的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质量[5]。其次,创新活动形式。A县可以积极尝试新的活动形式,如互动式、体验式、主题式等,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和特色文化旅游为总抓手,开展非遗及艺术展览、文化惠民演出、沉浸式文化体验、公益艺术培训等活动,使群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最后,加强宣传推广。A县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推广,充分微信、小红书、微博以及抖音短视频等APP的作用,定期发布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等,提高外界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关注度和认同感[6]。
(三)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
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想要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效果,就需要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A县可以丰富文化活动,设立文化奖励,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兴趣。其次,培养群众文化意识,A县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讲座、普及文化知识等方式,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文化建设[7]。最后,建立群众参与机制。A县可以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机制,如文化志愿者制度、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等,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提供平台和支持。
(四)吸引社会投资和加强政府支持
资金是制约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想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就需要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和加强政府支持。首先,吸引社会投资。A县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可以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文化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其次,加强政府支持。A县可以争取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政策支持,如资金扶持、项目补贴等,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8]。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干部队伍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支撑,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能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发展,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效率与质量。首先,提高干部素质。A县需要加大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工作队伍。其次,优化队伍结构。A县可以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基层文化工作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并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实施定期考核制度,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最后,加强团队建设。A县需要强化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相学习,形成团结、高效的工作氛围[9]。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素质高的文艺队伍,也才能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好的文化节目。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研究。研究者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研究,发现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对新时期背景下的基层群众文化进行研究,发现虽然该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扩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范围、提高群众文化对外界的吸引力、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吸引社会投资和加强政府支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策略,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繁荣向前。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探究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向[J].商业文化,2022,(10):143-144.
[2]周赞莲.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分析[A]2023年高等教育科研论坛南宁分论坛论文集[C].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德风文化艺术中心,百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2.
[3]马葳.浅谈新时期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参花(上),2023,(09):125-127.
[4]温静.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参花(上),2023,(08):125-127.
[5]王红星.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活力,2023,(04):190-192.
[6]黄佩.浅谈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策略[J].农家参谋,2020,(05):204+206.
[7]徐洋洋.基于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路径分析[J].作家天地,2021,(19):123-124.
[8]孔令松.试论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J].中国文艺家,2022,(08):163-165.
[9]易欢,徐奥博.新形势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策略的研究[J].参花,2024,(05):149-151.
作者简介:兰李勇 1987.08 男 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 畲族 本科 群文馆员
研究方向:群众文化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