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讨
摘要
关键词
高阶思维、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
正文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高阶思维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思维能力,涵盖了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多种思维过程,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所必备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数学复习课依然停留在知识回顾和题海战术的层面,未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探索高阶思维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高阶思维理论综述
高阶思维理论的研究起源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他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布鲁姆的分类学强调了从低阶到高阶的认知过程发展,特别指出高阶思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高阶思维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强调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性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做出合理判断和创新解决方案。
高阶思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能力。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面对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阶思维是学科深度学习的关键。无论是数学、科学还是人文学科,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应用,避免浅层学习和机械记忆。高阶思维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现代社会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高阶思维的培养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现状
班级内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一刀切的复习方式往往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复习课中难以跟上进度,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厌学情绪;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能觉得复习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和新鲜感,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在备课时,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无法有效解决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问题[1]。传统的纸笔测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基本运用能力,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单一性导致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了对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也难以通过这些测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改进。
许多教师在复习课中仍然主要依赖于教材和练习册,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复习课中的应用相对较少,教师和学生难以利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互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的缺乏限制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课堂的活跃度,学生在单一的教学资源和方式中学习,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仍然偏向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缺乏对高阶思维培养的重视。他们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往往更关注知识点的覆盖和练习题的数量,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机会相对有限,他们在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更新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高阶思维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
高阶思维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数学问题中运用高阶思维进行深度学习和探究。首先,教学设计需要以问题导向为核心,构建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情境。问题导向教学法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思维潜力和学习兴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教师可以设计有关经济学中的供需曲线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建模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机会,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假设和验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复杂的数学任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传统的纸笔测试往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是有效的评价方式[2]。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思维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问题;表现性评价则通过项目作业、研究报告和课堂展示等形式,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高阶思维导向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为教学设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通过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函数图像的动态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特点;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和拓展所学知识。通过模拟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几何单元的复习中,可以设计建筑设计和工程测量等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几何知识和方法。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观念更新是高阶思维导向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才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高阶思维导向的教学策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3]。家校合作和社会支持也是高阶思维导向教学策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应当积极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支持和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通过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让家长了解和支持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外资源的利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拓展其视野和思维空间。
总结:总之,高阶思维导向的教学策略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和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实施。通过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多元评价、信息技术应用和情景创设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复杂的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中进行深度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家校合作是策略实施的保障,只有全方位的支持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高阶思维导向教学的目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千惠,廖小勇.高阶思维导向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策略探讨[J].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2):5.DOI:10.12677/CES.2024.122072.
[2]王芳.基于历史名题的高中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 2022(12):3-6.
[3]范海霞,何金春.素养导向下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 2023(29):1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