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媒材的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培养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许华军

白银市白银区第五小学 甘肃省白银市 730900

摘要

文章探讨了基于综合媒材的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关系。综合媒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创作材料,激发其创作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艺术体验,提升美术素养。实施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需遵循一定策略,包括选材的多样性原则、活动设计的创意性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

小学美术;综合媒材;实践活动;创造力培养

正文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20年度 一般课题《利用综合媒材多元建构小学美术实践活动的探索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732”

在当今社会,创造力被视为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方式和媒材的选择尤为重要。综合媒材的引入为小学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创作体验,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综合媒材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综合媒材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的意义深远而重大,它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创意和想象的大门。这些媒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小学生们提供了广泛的创作材料选择,使得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画笔和纸张,而是能够尽情探索各种新颖的材料,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甚至数字媒体等。这种多样性不仅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使得美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综合媒材的引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接触和尝试不同的媒材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媒材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1]。这种探索和挑战的过程,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尝试,学生们能够逐渐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再者,综合媒材的应用能够丰富学生们的艺术体验,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不同的媒材具有不同的质感和表现力,学生们在尝试和使用这些媒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这种亲身体验和感知,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的魅力和内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综合媒材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还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不同的媒材和技巧来创作美术作品,提升他们的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最后,综合媒材的应用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想象和构思,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具体的美术作品。这种想象和创造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享受到艺术的乐趣和成就感,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能够帮助他们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二、美术实践活动与学生创造力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与材料限制

教学资源与材料限制是美术实践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瓶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尽管教师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资源有限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丰富多样的美术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可能包括各种画笔、颜料、纸张、雕塑材料以及数字艺术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等。而地理位置的限制,比如偏远地区的学校,可能由于物流不便,也难以获取到最新的教学材料和资源。这种资源短缺的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缺乏多样化的材料和设备,意味着学生在美术创作时只能使用有限的工具和技术,难以尝试和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局限性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使他们难以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新性的作品。其次,资源的不足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当学生发现自己在创作中受到限制,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创意时,他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美术实践活动的热情。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可能对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

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是美术实践活动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在多元化的学生群体中,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美术基础和兴趣,他们对美术实践活动的期待和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学生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可能从小接触美术,拥有扎实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艺术感知能力;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刚刚起步,对美术的了解和兴趣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基础上的差异要求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多样化的。有些学生可能对绘画情有独钟,热衷于用画笔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象;而有些学生则可能更喜欢雕塑、陶艺等立体艺术形式,通过动手实践来感受艺术的魅力。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并据此设计符合他们喜好的美术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再者,学生对美术实践活动的期待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希望通过活动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为未来的艺术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有些学生则可能更看重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交流,希望通过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期待,并在活动中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面对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的挑战,教育者需要深入思考并付诸实践。他们可以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信息设计个性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可以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任务和挑战,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为不同期待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包容、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

评价机制不完善,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隐形障碍。在传统的美术评价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作品的技法和完成度,将评价焦点集中在绘画技巧、构图能力、色彩运用等方面,而忽视了作品背后的创意和个性表达。这种评价方式的存在,首先导致了对学生创造力水平的片面评估。创造力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熟练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感知和个性表达上。然而,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忽视了这些重要的方面,导致我们无法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过于注重技法和完成度的评价方式容易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追求技术完美的压力下,学生可能会陷入模仿和重复的困境,缺乏自我探索和创新的勇气。这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作品只有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才能得到认可,从而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

三、综合媒材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创作材料,激发创作兴趣

综合媒材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涵盖了从传统绘画工具到各种非传统材料的广泛选择,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数字媒体等,并涉及绘画、雕塑、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这种多样性为小学美术实践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绘画领域,学生们可以运用铅笔、水彩、油画棒等传统工具,也可以尝试使用废旧报纸、布料、沙石等非传统材料。这些综合材料的运用,不仅拓宽了绘画的表现手法,还使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体验不同材料带来的独特质感和视觉效果。例如,废旧报纸的粗糙纹理和色彩可以为绘画作品增添独特的层次感和深度,而沙石的颗粒感则能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质感效果。例如,在一次以海洋世界为主题的创意绘画活动中,老师引导学生们使用水彩颜料、丙烯颜料和沙石来创作。学生们运用水彩的湿画法和丙烯画的厚画法画海洋和波浪,然后刷上胶水,粘上各种颜色的沙石,模拟海底的珊瑚和鱼群。这种创新的材料组合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还让他们对海洋生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雕塑领域,综合媒材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们可以利用泥土、木头、泡沫等自然材料,甚至废旧金属和塑料等工业材料,通过切割、拼接、塑形等手法,创作出形态各异的雕塑作品。这种创作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不同材料带来的挑战和乐趣。另外,在手工制作方面,综合媒材的应用也极其丰富多彩。学生们可以利用纸张、树枝、布料等主材,线绳、纽扣等辅材,通过折叠、剪裁、缝制等手法,制作出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综合媒材进行创作,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学生们在探索不同媒材的过程中,会不断发现新的可能性和创意灵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实践活动中。这种丰富多样的创作体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和创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综合媒材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置身于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性的创作空间。面对各种新颖而独特的媒材和创作挑战,他们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问题[2]。例如,在五月艺术月“阳光下成长——综合媒材黄河石画”现场展示活动中,学生们被要求使用黄河石和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他们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这些看似无用的废旧物品和黄河石转化为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的将废弃的硬纸盒作为画框,充分利用黄河石的外形特点,彩绘出猫头鹰爸爸、妈妈和孩子,再用树枝制作枝干,进行组合粘接,巧妙的构思呈现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人将旧报纸剪裁成丝条,做成小猫的爱窝,用黄河石画的小猫安置在爱窝,可爱无比。还有人将废旧的布料缝制成时尚的礼品袋,装上红红的石苹果,创作活动礼品。这种挑战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更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如何巧妙地将这些媒材融合、组合,从而创作出独具匠心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可能需要研究不同媒材的性质和特点,探索它们之间的相容性和搭配方式。例如,在黄河石画工作坊学生实践活动中,用经过特殊处理后软质的蛋壳,在硬质的黄河石上进行创作,学生们发现不同的材料之间的质地和颜色存在差异,她需要仔细挑选和搭配,蛋壳和石头的粘接要压实,画面打磨要反复进行,以确保画面的整体效果和谐统一。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分析和实验,从而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综合媒材的美术实践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展现自我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大胆尝试各种新的创作方法和技巧。比如,一位学生对数字媒体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利用废旧电子产品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创作出一幅动态的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了废旧物品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这种无拘无束的创作氛围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的可能性和创意灵感。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更多的创作技巧和方法。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媒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何通过构图、色彩和质感等元素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这些技能和经验不仅有助于他们在美术领域的深入发展,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艺术体验,提升美术素养

综合媒材的美术实践活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艺术体验。这些活动涵盖了从传统的绘画工具到各种非传统材料的广泛选择,每一种媒材都拥有其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学生们在亲自动手尝试和使用这些媒材的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材料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海洋。这种亲身体验和感知让学生们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开始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绘画或雕塑等单一形式的表达,更是通过不同的材料和媒介来展现创意和情感的多元化领域[3]。学生们在探索不同媒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敏锐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艺术品味,能够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并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综合媒材的美术实践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和掌握不同创作技巧和方法的机会。他们学会了如何根据媒材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创作手法,如何运用色彩、构图和质感等元素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让学生们的美术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创作出更加精彩纷呈的艺术作品。这些宝贵的艺术体验和技能将为学生们的未来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还是在课外的艺术社团或比赛中,他们都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实力,为自己的艺术之路赢得更多的荣誉和机会。另外,这些艺术素养和技能也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无尽的乐趣和收获,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实施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选材原则

在实施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时,选材原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在挑选材料时,必须细致评估其潜在风险,确保这些材料不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任何威胁。那些可能对学生产生危害的材料,如毒性大、易燃易爆或锐利易割伤的,必须被坚决排除。除了安全性,媒材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同样重要。所选材料应涵盖多种类型和质地,以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创作选择和灵感来源。学生们通过尝试不同质感和表现力的材料,能够发掘更多可能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石头、纸张、布料、木材、金属等材料都能为学生带来不同的艺术体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媒材的成本效益和环保性也不容忽视,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质量和适用性,并评估其成本是否合理。选择成本低廉且易于获取的材料,有助于降低活动的经济负担,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此外,鼓励使用废旧物品或可再生资源作为创作材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二)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是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成功的核心。为了确保活动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设计过程需要精心考虑每一个细节。在策划活动时,需要深入理解学生的年龄层次、兴趣爱好以及当前的技能水平。只有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潜能,才能设计出既具吸引力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4]。这样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能力。除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活动设计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在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因此设计应引导学生锻炼这些能力。通过鼓励他们探索、实验和创作,可以引导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能够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活动设计还应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在艺术创作中,合作与交流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组织小组合作项目或集体创作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在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学习热情,教师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允许学生围绕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将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研究方向和创作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还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探究式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和掌握新知识。在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探索媒材的特性和表现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和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勇于挑战自我。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通过集体讨论和合作创作来激发彼此的思维和创意[5]。除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外,教师还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和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教师应耐心解答和辅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至关重要。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

五、结语

综合媒材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艺术体验。通过应用综合媒材,学生的创作兴趣被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美术素养也得以提升。实施综合媒材美术实践活动时,应遵循选材原则,精心设计活动,并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艺术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琪.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创意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 大众文艺, 2023, (23): 160-162.

[2]赵纪军. 浅谈小学美术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 基础教育参考, 2019, (14): 75-76.

[3]张华. 小学美术绿色化教学中多种媒材运用的实践研究[J]. 华夏教师, 2018, (12): 82.

[4]赵俊. 小学美术设计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7): 168.

[5]袁红兵. 略论职前小学全科教师美术素养培养策略[J]. 教师教育学报, 2017, 4 (06): 37-4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