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高职护生焦虑研究现状
摘要
关键词
高职护生;焦虑;研究现状
正文
前言
高职护生已成为当今临床护理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其学习水平的高低,将对临床护理人才的“储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的护生,是一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队伍,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会面临着一系列的护理工作,而焦虑是影响高职护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若是基础太差,在实际操作当中就会产生出紧张恐慌的情绪,如果能利用好焦虑,就能发挥出对自身有利的作用[13]。所以,我们要对高职护生焦虑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1.焦虑的概述
焦虑(anxiety),也称为恐惧、忧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是指一个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因为过度地焦虑而引发的一种不安情绪[1]。从文献中可以看出,高职护生大多年龄在15-22岁左右[7],正是身体和心理发育的时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了自身的焦虑。其中,因为将要面对的事情或者因为各种外部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增加,而产生的烦恼和焦虑。
通过学者甄凤的文献,我们可以把焦虑归结为“现实焦虑”和“心理焦虑”两种类型。“现实焦虑”是指个体在外界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情感状态。心理焦虑指的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不够而产生的恐惧和压迫感[6]。通常情况下,焦虑在适应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的人身上更为明显[5],焦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个体而异,也因为焦虑的成因不同而不同。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比如在面临考试或者演讲时,会出现紧张,恐慌的情况,但是如果焦虑反应过度或者一直持续存在,就可能影响到护生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需要得到适当的治疗或者干预。
2.在校高职护生焦虑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1 高职护生焦虑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当前,高职护生焦虑情绪普遍存在,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社交焦虑、考试焦虑、择业焦虑、睡眠焦虑对高职护生焦虑情绪的研究方向做了相应的归纳。
2.1.1 社交焦虑
郑梅钦,邹艳辉等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高职护生的社交焦虑,他们认为,社交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一种焦虑[3]。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社交焦虑是人们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他们自身的社交适应能力不足,无法达到他们期望的目标,从而造成了一种在社交上产生障碍的焦虑状态。同时经查阅文献发现高职护生70%来自于农村家庭[10],从其居住环境来看,其社交焦虑程度较高,其原因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在农村,人们的生活环境比较舒适,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压力,减轻了他们的课业负担,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别人交流和合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都市生活中,在快节奏的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还有更大的社会竞争。来自于父母、老师、社会和自己内心的压力,使得个人只重视学习,而忽略了社会活动。待其脱离了原有环境,进入了大学生活之后,突然需要面对一个新的社交环境,因此很容易出现社交方面的心理问题。
2.1.2 考试焦虑
林赞,何平,张蒙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负向的复合情绪体验,是指面临考试所受到的刺激引起的一种情绪反应,表现为过度紧张和担心考试结果不好。这种负面情绪会导致心理压力巨大,很难快速恢复平静的状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会产生怀疑,并且影响学习进度的正确性。此外,考试焦虑还可能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态度等方面[2]。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考试焦虑,是因为受到自己学习水平的影响,所以在学习这件事上上升空间受限难以突破,因此对考试没有信心,比如学业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就会产生考试焦虑。与此同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考试焦虑的学生会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紧张的学习氛围、考试临近、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的高期望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12]。然而,在考试中,焦虑的程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适度的焦虑能够让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积极,但是过度的焦虑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1.3 择业焦虑
学者秦淑英认为在校高职护生的择业焦虑来自于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一个竞争力以及担心未来的就业情况,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包括就业竞争、前景和信心力是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她认为学校的知名度,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学历的弱势都会导致护生产生择业焦虑,因此高职护生需要去加强社会经验,加强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水平,同时提高自身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1]。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择业焦虑对大多数在校的高职护生而言,他们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对未来的就业感到迷茫,对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同时,在学校里的学习过程中,虽然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还没有达到足够的成熟,再加上社会竞争力特别大,以及在学历上的欠缺导致他们害怕面对竞争对手,从而担心自己在毕业后找不到自己擅长的工作。也会因为对将来的工作感到困惑和不安[9],这主要是由于自身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到位而引起的焦虑[11]。
2.1.4 睡眠焦虑
杨圣楠,吴玲认为的是高职护生的睡眠焦虑是因为学校课程和理论知识较多,护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减少,无法按时完成其他的任务,在白天的日常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上课时困倦,导致知识点未掌握,夜间难以入睡,从而出现睡眠焦虑。
经过查阅文献发现高职护生存在睡眠焦虑的原因是因为夜间睡眠不足,从而造成了自身的精神压力过大,让自己的心理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从而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与此同时,在白天的上课和日常的活动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还有就是在生活中,对别人的看法过于重视,造成了晚上在睡眠的时候,思考的事情过多,从而造成了失眠。但是,如果有足够的睡眠,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4]。
2.2 调查结果及思考
查阅文献表明,社交焦虑、考试焦虑、择业焦虑、睡眠焦虑这些焦虑问题对护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将对以上焦虑情况对其进行一个建议,让护生正确的看待认识焦虑这个问题,并让护生利用好焦虑,发挥出对其有利的作用。
根据上述的结果,整理出了如下的对策,期望能够帮助护生们正确的认识焦虑。
3. 基于现有在校高职护生焦虑的研究现状和思考
3.1讨论:经过查阅文献发现影响焦虑的因素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本文通过布朗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来进行分析并引用其对焦虑这一问题的影响进行讨论,布朗芬布伦纳的系统理论是:个体在环境中所有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并且嵌套于环境[19]。此系统理念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并以其自身的自然生理反应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例如“情绪”。人会因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焦虑进而调整自身的行为。而人所处的微观环境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外界因素和人类自身因素都会导致环境的改变,所以焦虑是多样性。由于个体具有主动性,能够利用环境对焦虑的影响,适当改变所处环境,积极让焦虑发挥正向作用。本文通过上述理念进行对焦虑讨论,并提供相应建议。
3.2 建议
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焦虑对对护生的生活状态造成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对高职护生的焦虑状况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将从社会、学校、家庭、护生层面提出相应建议,让学校对在校高职护生的焦虑给予足够的关注。
3.2.1 社会层面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应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社会监督,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大对各种腐败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加强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等领域的管理;注重家庭教育,把管理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18]。
3.2.2 学校层面
学校要引导护生们正确看待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焦虑,让其认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在教学上面也应让护生学会自我调节,适当放松,老师也应多关注护生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鼓励护生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以促进护生的心理健康。让护生们积极地面对焦虑问题,避免逃避焦虑[14]。
3.2.3家庭层面
家庭因素也会对护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是经常生活并与之接触的人,他们的行为方式、性格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护生产生影响,因此,家庭成员对护生的关心和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17],要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有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同时,父母要教导孩子,要有规律地规划生活,要学会科学地运用脑,要适当休息。
3.2.4 学生层面
护生个人在面对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时候,要学会去思考应该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情,要避免自己产生自我否定、逃避的行为,要学会对一些事情的突发状况做出反应,与此同时,向别人倾诉也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相反,如果高职护生采用幻想、逃避等消极的策略来逃避现实,那么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还会对生活、学习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15]。同时,如果在生活中遭遇到了困难和挫折,就会很容易变得意志消沉,甚至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此时,具有强大的精神意志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要制订出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规划,对实现目标的途径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让护生更好的处理焦虑[16]。
3.3总结
对高职护生焦虑的关注是不容忽视的,要加强对它的关注,使高职护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焦虑,或者充分地利用它,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与此同时,也希望可以通过更多科学严谨的研究,对高职护生的焦虑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想要走上护理从业岗位的人,消除他们的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淑英.高职护生择业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14,28(17):2069-2070.
[2]林赟,何平,张蒙.高职护生考试焦虑和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2):384+644.
[3]郑梅钦,邹艳辉.高职护生人口学因素对其社交焦虑程度的影响[J].科技风,2018(35):233-234.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835198.
[4]杨圣楠,吴玲.高职护生睡眠质量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的相关性[J].百科知识,2022(18):39-40.
[5]李朝霞,杨孝.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77-80.
[6]甄凤.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大学生适应的影响:焦虑和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D].广州大学,2022.DOI:10.27040/d.cnki.ggzdu.2022.001300.
[7]丁郭平,尹毅.高职护生焦虑问题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126-127.
[8]宋新跃. 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抑郁和焦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4
[9]闫鹂.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影响择业行为的质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0]邱志军,姜娜,张松波.高职护生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6):3299-3301
[11]闫鹂. 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影响择业行为的质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2] 华嘉志,梁琨,董玉珺,王莹,朱玲,陈红.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2):95-98+102.
[13]黎伟. 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14] 井坤娟,王彦,王艳茹,王琳,甘恒志,西征.三年制高职护生焦虑状态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10):59-61.
[15]郑梅钦.高职护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6):31-34.DOI:10.19552/j.cnki.issn1672-0601.2020.06.007.
[16]王进,纪忠红,时晓柯,王芳.高职护生社交焦虑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04):1-3.
[17]韩慧. 家庭背景因素对某高职在校护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6.
[18]朱程程.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中),2011(11):172.
[19]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17卷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