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的困扰与对策——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学生调查报告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金容 李扬

汕头市东厦中学 汕头市实验学校

摘要

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在汕头市各学校的开展情况如何,学生是否欢迎,能否提高课堂效率,是否有研究推广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00位汕头高中学生开展的调查研究,试论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实施中出现的困扰,研究相应对策。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 调查 困扰 对策

正文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随着语文教育理念的进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过去基于文本、基于知识、基于训练的课程组织方式和教学方式难以承载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新理念。[1]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传统以单篇为主的阅读教学局面,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其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问卷以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为主题,分别对汕头市东厦中学、汕头市实验学校和汕头市第二中学高中学生展开调查,涵盖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学段。旨在了解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现状,寻找改进教学策略的对策。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1.高中生对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的需求情况;2.学生对教师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3.学生对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情况的反馈;4.学生期望的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方式。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问卷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汕头市东厦中学、汕头市实验学校和汕头市第二中学高中部的部分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1份,问卷回收率96.2%,其中有效问卷467份,有效问卷率为93.4%。

统计发现,虽然调查对象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但每道题具体选项选择的比例有着非常大的趋同性。因此,调查分析和探讨以这三所学校的总体选择结果进行,不一一分开赘述。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普遍对群文阅读教学持欢迎态度

由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对群文阅读课是持欢迎态度。14%的学生表示很喜欢群文阅读课,52%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只有2%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乐意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对阅读文本进行对比鉴赏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56.3%66.6%大部分学生认为群文阅读能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增长人生阅历,占84.5%。

可见,在学生层面,开展统编版高中语文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研究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学生的接受度高,为教师设计课例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

2. 学生对教师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

调查显示,开展群文阅读课后,56%的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广泛阅读和积累一些课外相关知识。38%的学生认为上课更加有积极性,22%的学生认为自己更加认真上课,18%学生认为自己的语文学习发生了其他改变。可见学生对教师统编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评价总体较高,认可教师实现课堂同阅读文本多样化的教学新模式。

在对群文阅读进行文本组合选择的过程之中,学生对通过一篇来带动学习多篇的接受度最高,为48%。将教材中的多篇课文化整为零重新组合的接受度次之,为34%。可见学生对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的文本选择呈开放性心态,教师也可以借此打开思路,选择教材内容迁移运用的相关文本开展教学,实现新课程标准里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教育目标。

3.学生对统编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情况的反馈

当然,并非所有学生都有足够的语文基础,来参与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学习。调查显示,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有2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组合文章的选文依据、31%的学生不懂得阅读策略。51%的学生认为课前阅读多篇文章有点仓促,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有37%的学生所在班级未曾开展过群文阅读教学

4.学生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期望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学生对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教学总体期望值较高。有87%的学生期望教师提供群文阅读材料开展教学,有11%的学生有意愿尝试自己准备阅读资料。而对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阅读教学授课方式,56%的学生期望教师能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幻灯片、计时器等,27%的学生希望教师课堂多一些提问、互动和课堂讨论。可见大部分学生更依赖于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引导,积极、主动性有待加强。课题组成员可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学情调查,再设计相关的课例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试论困扰与对策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课程改革下的新型教学方式不断引入当今高中语文课堂之中在培养学生思辨性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正如倪文锦老师所言:“较之单篇课文的教学,群文阅读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所具有的优势要广泛、深厚、持久得多”[2]。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教学作为师生前所未闻的全新教学模式,可刺激师生共同努力,将学生单篇阅读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师生集体建构知识的新的群文学习方式转换,重视学生在课前导学案学习中梳理文本,在群文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后的自主评价中明确收获的主体地位,以期在碰撞中实现不同文本的价值共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 认识滞后,亟需转变观念

调查显示,仍存在一部分学生对老师一节课指导其对比鉴赏几篇文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表明学生对当前的群文阅读教学不够重视。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面、阅读速度、阅读深度等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群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开阔阅读视野、提升阅读速度、促进阅读深度的有效途径。[3]教师落实“课前导学案预习、课间教学相长、当堂评价量规验证效果”的群文阅读学教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发挥课堂主动性、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建构多元、多层、多视角、多关联教学体系[4],才能真正实现《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第6-7页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以及“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2.为群文而群文,亟需厘清群文阅读教学的闪光点

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课前阅读储备不足,导致课堂难以完成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结果群文阅读课最终上成多个单篇阅读的简单叠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群文阅读学习的热情,群文阅读教学的成效也就无从谈起。

其实,学生大多意识到与单篇教学比较,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优势非常明显:35%的学生认为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的最大不同在于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32%的学生认为注重思考建构,27%的学生认为可以形成对议题的整体认识。

群文阅读是把阅读教学当成一个集体建构的过程,以学生的不同意见为基础,使课堂成为一个具有生成性、不以教师预设为主导的良性循环的课堂。通过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比起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拓展自己的阅读量,突破单篇教材文本的局限,为自己提供更为深层次和宽泛的思维

单篇文本由于其孤立性很容易导致对文本丰富意义的遮蔽,学生不易单独一篇中召唤出对文本的深层挖掘。而群文阅读呈现出的多文本信息使得学生能不断探究中发现不同文本间的联系有助于他们通过比照、分析,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传统的单篇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前备好问题,通过在课堂上老师的满堂灌和满堂问的填鸭式教学,最终得出一个答案,便算是完成对文本的学习这容易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主性,养成依赖教师、以教师的答案为唯一答案的坏习惯群文阅读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更多的是鼓励、理解和包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阅读体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讨与碰撞中整合知识体系,不断丰富其阅读内容。相比单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组群文进行整体上的审视,而非局部探究,实现了碎片信息的系统化,锻炼了学生对文本的分析、整合能力,从而生成单篇文本所不具备的意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一铃;伍明春.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

[2]  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06):44.

[3] 钱海华.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22(10);13.

[4] 仲应华.从整体教学观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J].教师教育论坛,2023(06);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