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钟芬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中村乡中村中学 331513

摘要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尤为重要,可直接关系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习质量提升及体育素养发展。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能轻视或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且注重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体育游戏活动的引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均是重要策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应该强调持续性提升,促进学生可以主动且真实地参与初中体育教学活动,获得良好学习体验与感知体育的乐趣。


关键词

初中体育;主动参与;体育游戏

正文


一、引言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主动参与意识是指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能够发挥出主体作用与提高参与能力的一种学习意识。毋庸置疑,学生为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便是有良好的主动参与意识,有效地将自己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并全身心参与至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1]。目前来看,教师们高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并进行了较多的探索与实践,比如开展体育竞赛、引入体育游戏活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积累了较多成熟经验做法。结合当前的文献资料,笔者进一步分析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可行策略,作如下的论述。

二、体育游戏活动的引入

在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时,游戏化教学是强有力抓手,是指以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法的过程中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将学生所喜欢的体育游戏活动巧妙引入课堂,相信有助于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坚持以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目标导向而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引入,强调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足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引入“抢球游戏”、“20m运球接力”、“踢射活动目标”、“曲线运球绕人跑”、“踢小足球门”、“防守运球”、“守卫足球”。以“防守运球”游戏为例,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运球时的控球能力,同时培养防守中快速移动的能力。“防守运球”游戏方法是在操场上画出4个直径为15m的圆圈,然后将班级学生均分为4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需要站在自己的圈内,各圈内由2名学生组成1个小组,然后一人进攻和一人防守,要求进攻者脚下持球。在进行“跳绳”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至单人花样跳、单摇跳、双人跳等类型的体育活动之中。在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时,教师可以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并且为学生示范各种跳绳方式,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地模仿学习。待学生基本上掌握“跳绳”的知识与技能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所喜欢的体育游戏活动,比如可以设计与引入“越过障碍”这一体育游戏活动,如此一来,相信有助于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全面激发出来。在“越过障碍”这一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三关,并强调学生有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跳绳方式通过每一关。在第一关,师生可以将几块海绵块放置于地面,且是随机摆放,需要学生通过跳绳方式而顺利绕过海绵块;在第二关,师生可以在地面上画出一些曲线状的区域,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跳绳方式顺利越过曲线状的区域;在第三关,教师可以在“越过障碍”这一体育游戏活动中扮演“坏人”的角色,主要是对学生的跳绳活动形成干扰,使学生的跳绳可以受到一定的限制。总之,通过设计与引入体育游戏活动,相信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得以提升,且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打分,如此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游戏,认真且充分地表现自己。

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人,对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较为有利。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教师应该有三点思考,一是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主动参与意识的提升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参与至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比如师生可以一起设计体育游戏;三是避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而是应该强调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比如可以促进初中体育课堂的“先学后教”[2]。当教师持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新课教授之前,可以设计面向学生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预习,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通过设计具体的预习任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意识可以有效激发,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预习任务,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主动参与意识的提升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与训练,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的积极与主动。有重要一点,即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可以营造出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启迪及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较好提升[3]。在“垫球、上手传球”的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会打排球的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模仿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活动,由组长带领组员练习“垫球、上手传球”的技能,如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与互相帮助的机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计竞赛活动,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体育竞赛,且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竞赛,可以推动学生集体参与,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优化创新,善于从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一方面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有力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现代化。在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激活,愿意参与至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的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能够因此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对提升主动参与意识大有裨益。基于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强调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尤其是在进行体育活动训练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助力学生的自主模拟训练。

“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一体育训练为例,教师可以考虑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从而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模拟训练,以求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比如教师可以运用当前较为成熟的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若是学校的条件满足,则教师可以考虑运用智慧课堂。在AR技术与VR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在一种特定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训练,可以进行视觉等感官的模拟,感觉到身历其境,自然可以对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训练活动产生良好的自主参与意识。待学生掌握“右腿蹬地向左跨,拨球部位右侧上,屈膝跨步降重心,顶肩左推快跟上”这一口诀或要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模拟训练,并为学生提供所涉及的信息资源与数字资源。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与提升要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持续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论文中提出的三大策略均科学运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注重推广运用。与此同时,后续要进一步丰富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策略,持续创新体育课堂与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参与体验,确保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傅彩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的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3(18):88-90.

[2]李佳篷.初中体育教学手段数字化的提升困境与策略[J].新体育,2024(08):59-61.

[3]张小立.略论初中体育趣味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2022(02):15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