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历史 电化教育 课堂教学 运用
正文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因而电化教育已被广泛应用于历史教育教学中,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电化教育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一、合理布局电化教育教学素材
眼下,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必不可少辅助教学手段。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课件制作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结合学生吸收能力、知识水平、个性特点以及创新能力和意识,尽可能地将所要教学历史知识展现出来。首先,在多媒体制作之前,必须全面考察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和延拓知识,并把握好整个课堂的重心和中心,梳理出课本中需要通过更加形象的方式来展现的内容,进而进行课件制作。其次,多媒体教学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因此,历史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进行素材选择之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年龄层次、智力水平、心理需求、品味格调、兴趣爱好等等,让多媒体素材不仅可以有效达到教学目的要求,而且还能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更加易于掌握知识内容;再次,就是在多媒体课件内容容量的抉择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切莫过多过滥,必须尽可能地使课件内容更加突出重点、更加详细形象、更加浅显易懂。
二、科学使用电教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历史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历史人物图像、历史地图、历史声音、历史事件、影视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声形并茂地形式清晰鲜活地再现场景和历史事件,有效拉近历史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引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穿越时空隧道,达到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欲望和探索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丰富课堂气氛,加强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培育,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更加易于理解、熟记与运用,就必须科学使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积极探索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让历史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与活力,比如要经常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入。如上海世博会,每个国家的展馆可以用图片形式给学生们看,并且对各国的历史进行引述,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运用电化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既要向学生们讲解历史知识,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分析、理解以及延伸历史知识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能力,真正能运用历史的观点来正确看待时下的社会现象。研究历史实际上是做到古为今用。在历史教学中研究的一些现象,实际上是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时空跨度相对来讲比较大,学生难免会感到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进行直接验证。因此,只是依托历史教师传统讲授是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的。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能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无声变有声,并实现声像、图文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切实调动广大学生感官方面的作用,有效节约课堂讲授的时间,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把握,突破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例如,在讲授“夏商周文化”时,可以将“司母戊大方鼎”等青铜器,采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感受青铜器文化。这样的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较为直观,并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机调动起来,让学生对历史有清晰的记忆,也能形成系统化、立体化
四、自制课件,丰富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CAI)手段日益被重视,运用这种手段制作的课件(简称为CAI)正广泛被使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种课件具有生动形象,扩大课堂容量,拓展课堂时空,加快信息反馈速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特点,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黑板+粉笔”模式的不足,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益。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历史的描述大多是通过粉笔、黑板进行的,是一种“单媒体”的活动。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可以将板书通过电脑打好,在讲授中点击出现,配上一定的声音,其间加入洋务运动领袖人物的历史照片、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的历史图片以及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奏章等等历史资料从而丰富学生的史料、激发学生对历史事实研究的兴趣,也可以加入近代世界工业革命后世界工业发展的资料图片或者音像资料,同洋务运动进行对比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历史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另外还可以加入中外学者对于洋务运动的最新评价,使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激活思路,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事实。
2.利用多媒体及演播功能,揭示问题本质。读史以明智,这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的,将一个个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通过计算机强大的演播功能展示出来,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使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以及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教导;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持久的兴趣支持下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本质联系和客观规律,从而有利于历史能力的培养。
五、运用电化教育技术,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历史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渗透情感教育,将声像等多种效果全面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为广大学生有效营造了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历史场景,场景再现当时的历史画面,提升学生的真实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感悟那个历史时期的时代氛围,并通过内心的体验来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受到很好的熏陶。比如,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几个片段,特别是官兵在吸食鸦片后身体机能的改变、战斗力的降低,政府的财政资金外流以及人民群众家破人亡等几个镜头,能较好地展示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侵害,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鸦片、对林则徐的认知,让广大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接受拒绝毒品方面的教育,从而较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目标。
六、运用电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性创造性
历史课标明确指出,课改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能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只有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培养成具备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学生通过规律性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将有助于他们认清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树立坚定的信念。这样必须加强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电化教育技术应用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总结运用电化教育技术的经验,探索运用电化教育技术的方法,运用电化教育技术应用就会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体现出运用电化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切实提升历史整体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张雅妮 初中历史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J].科教导刊,2012,(1)。
[2]魏静 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3]刘友华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科学应用[J].成功(教育),201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