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策略; 素质教育; 教师人文关怀
正文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周期。新课程改革以全面改善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德育内容的渗透。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不仅有助于课堂的良性进行,更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形成。然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德育渗透,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现行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何为德育,何为素质教育上,对如何将德育有效地融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策略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尝试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实践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并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具体的德育渗透策略,旨在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德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实证支持和理论参考。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在理论上是创新和发展,实践上是推动和指导。该研究不仅将会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更直观、更具操作性的德育渗透策略,更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理论学科产生深远影响。
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德育理念
1.1 初中数学教育的德育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1]。初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数学教学渗透德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数学教育不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定理、参与数学活动等方式,培养其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耐心思考,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做事态度。
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也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数学讲求严谨性和逻辑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团队合作,通过数学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等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历史数学家事迹的介绍,如欧几里得、牛顿、高斯等人的学术成就和人格品质,激励学生敬业奉献、勇于创新,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德育的目标不仅限于道德的培养,还包含着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通过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促使学生在具备扎实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行为方式,为他们未来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德智融合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全方位人才。
1.2 新课程改革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也深化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德育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被纳入了各学科教学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德育更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2]。特别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逻辑推理等环节,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等品质,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和活动课程的整合,进一步丰富了德育内容,为德育渗透创造了更多实际场景。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具备德育意识,利用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学生。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德育新的实现途径和方法,使德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德育渗透的社会和教育背景分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教育意义。在社会层面,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挑战。德育与社会整体道德风尚密切相关,通过教育可以塑造青少年的价值观,助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3]。教育背景方面,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主张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使德育不再孤立存在,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过程中[4]。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严谨性和逻辑性,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品质。在此背景下,将德育有机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又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2、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探究
2.1 教师人文关怀在德育渗透中的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人文关怀在德育渗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文关怀不仅关乎学生知识的掌握,还包含对学生人格、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每一句话语都可能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的落实。
教师的人文关怀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逻辑美,亦能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重视。通过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其自信心和参与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公平和关爱。
人文关怀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教师在设计数学习题和应用题时,可以有意识地融入社会道德和伦理问题,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道德价值。例如,通过设置以环保、公益活动等为背景的数学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5]。
人文关怀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上。教师应通过平等和民主的沟通方式,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和情感联系。在课堂互动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支持。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通过教师人文关怀的实践,初中数学教育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培养和道德教育的综合过程,进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2.2 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对德育渗透策略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下,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作为实践德育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应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道德品质。通过将德育目标融入数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提升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几何教学中,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通过解读数学史中著名数学家的事迹,鼓励学生学习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不仅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渗透,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实现德育目标,使得德育与智育在数学教学中得以有机结合。这样一来,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2.3 学生主体参与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德育渗透的支持
学生主体参与和校园文化氛围对德育渗透的支持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能力。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数学建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是德育渗透的重要保障。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品格和道德的潜移默化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应利用课内外活动、校本课程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增强德育效果。德育渗透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3、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策略应用与展望
3.1 新课程改革下德育渗透策略的具体应用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需要具体化和实践化,以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教师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例如,通过课堂互动和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位学生的情感需求,对学生展示的道德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不经意间使学生们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教师还应利用数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将德育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讲解几何或代数问题时,可以引入与科学家、数学家相关的德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学习时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校本课程的创新也在德育渗透中起到关键作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数学活动、竞赛、项目式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数学知识,还要展示合作、尊重和责任感等道德品质。通过这些创新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德育和数学素养能够同步提升。
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德育渗透策略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合作探究和项目展示等活动,使他们在团队合作中体会到尊重与信任的重要性。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建设,通过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布置德育堡垒等方式,为德育渗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使德育工作更具张力和实效。
这种具体应用的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道德认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3.2 德育渗透策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挑战和对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策略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素质问题仍需解决,不少教师缺乏对德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实施策略。而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其德育意识和实施能力是关键解决路径。德育内容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难度较大,数学课程本身较为抽象,与具体德育内容的融合需要创新性设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向等方法实现过渡。学生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也是一大挑战,许多学生对德育内容存在抵触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参与精神尤为重要,可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予以改善。而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完善也是影响德育渗透效果的要素之一,需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推动全校德育活动的开展,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各项对策的落实需全面统筹,协同推进,才能有效应对德育渗透中的各种挑战,提升初中数学教学德育效果。
3.3 德育渗透策略对初中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
德育渗透策略对初中数学教育未来发展的启示包括多方面的提升。第一,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与道德发展间的协同效应,将数学教学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第二,通过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第三,促进学生主体参与,为其提供更多表达和实践道德理念的机会,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并理解道德内涵。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集体活动和榜样示范,推动德育渗透策略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本研究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其研究意义在于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更好的构建德育渗透策略,以利于德育内涵在教学全过程中的渗透。然而,该研究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实施德育渗透策略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保障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够得到实现等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我们还发现,对于德育的成功渗透,需要教师的人文关怀、校本课程的创新设计,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这也正是初中数学教育需要注意和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教育者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以利于在实践中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然,有必要提出的是,本研究的一些结论和启示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多元化的背景下进一步验证其普遍性和合理性。目前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和深化的可能。同时,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对这一议题感兴趣,并为此做出更多的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梅.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1,(13).
[2]徐小蓉.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9,(01).
[3]周怡.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认识及实践[J].求知导刊,2020,(49).
[4]管雪雁.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8).
[5]谢君林.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