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摭谈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应用能力 培养策略
正文
2022版新课标颁布,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改革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根据教材与学生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以切实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加强学生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而有效结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 回归教学之本,提升学生文字能力
一些老教师在这些问题上的处理值得借鉴。不少年轻老师只是对课本所要求的内容对学生加以要求,却忽视了千百年来我国语文的精华。书法乃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在我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在近些年的学生中,却很难见到几个字写得好看一些的。究其原因,还是教师不够重视。
教师要要求自己的学生进行习字练习。中国有句老话,“字如其人”,这话不假,写得一手清秀大方的字,自然会使人眼前一亮,给人以好的印象。在现代,硬笔书法的应用范围更广一些,我们可以要求我们的学生按时按量的去完成一部分硬笔书法练习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可在课堂中对软笔书法进行教学,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适合的字帖,从每一个偏旁部首开始临摹,然后分设小组互相进行评价。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字书写驾驭能力,同样也可使学生养成静心、专注地良好品格。
二、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社会更是一个大讲堂。实践出真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很多人认为那是走弯路,通过其实不然,适当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中,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个任务,让他们留心身边各行各业的人说话的特点,并加以总结,并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话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特点。这在学生中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纷纷互相观察说话方式,然后对照对对方的认识将性格特点加以联系,然后将这些经验应用于社会中去。在随后的语言风格与性格特点讨论中,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在大多情况下达成了共识。通过这次讨论,很多学生自觉对自己的语言习惯加以重视,不吐脏字,言行文明,不仅锻炼了学生观察实际生活的能力,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对社会少了一些陌生感,增添了一种自信心。
三、 注重作文写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应用文写作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初中的语文考试中,作文所占的比例更是高达40%,正可谓得作文者得天下。不仅在考试中,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一副硬笔杆,同样会受到他人的重视。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作文写作的重要性,但却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把握住了其中的精髓。整天都是《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我最感动的一件小事》《最难忘的一件事》等等,这些老掉牙的题目,学生看腻了,老师也都看烦了。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话题涌现,所以我们并不用紧紧把自己套牢在这些“传统”题目之上,放开思维,才能解放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我心中的江南style》《老人倒了怎么扶?》这些都曾是热点话题,同学们也都有所了解,我们不需要他们有太深入的认识,只要把他们自己的想法写进去,不但锻炼了笔杆子,也使得学生的作品有了他们特有的思想、特有的烙印,只有有思想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
在课堂任务结束之后,我们也可以推荐一些好的作品给学生。初中课本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朱自清《背影》的细致以及鲁迅作品的辛辣了,我们可以拿来与学生一同品味,学习他们的语言组织方式并加以借鉴。又或者引入《赤兔之死》《红楼梦》选段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文言文语言的精简干练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将其特点加以锤炼应用于日后的作文写作中去,能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只有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自主的在日常生活中找寻相关的知识。善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应具有的能力。
语文不同于数学、政治等学科,它具有的多样性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例如在日常经常会遇到的演讲朗诵等。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前来,张开嘴,将它们的情感表达出来。特别是一些学生,由于很少接触学习之外的活动,对这些事物往往会有“怕”的念头,克服心理的障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模仿开始,慢慢融入学生自己的东西,或者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最喜欢的明星是谁,他有什么品质是你所不具备的等等,逐渐的引导,会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另外,前文所提到的书法,在学生的众多爱好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可以在班级组织一个书法爱好小组,定期在班级对评选出的好的书法作品进行展览等。当然,也可以提倡学生学习创作小说等其他文体。这些虽然不是初中语文教学所要求的,但韩寒的成功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效仿,我们可以借此鼓励我们的学生进行创作,既锻炼了写作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五、提高学习意识,提升应用能力。
深厚的语文涵养能使工作与学习更有效的进行,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能文善道、写出一手的好文章能够突出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时间还很多,学好语文也特别重要,在语文学习中努力培养自己语言和写作能力就能实现自己与语文的双重价值。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培养,仅靠教师具备良好创新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取决学生作为主体对学习语文的意识,所以具备语文应用这种意识,才能够更好地去运用语言,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提高。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的引用名句或篇章,将语文的美妙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语文有美的想象、美的欣赏下自然就增加了对语文的好奇与敏感度,在某种感情或者感受在心中浮现时自然就会用美文、名句进行抒发和表达,无形中提升语言应用的能力。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应用的主动性,这对于写作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名篇美句学习引荐。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学习对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教学内容的科学、有目的性的安排也尤其重要,教师要利用课文,最好从一些经典的课文着手,带领学生去分析其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精湛之处并学习,反复分析作者语言运用的艺术,并尝试对运用巧妙的词汇替换,比较传达出的感受和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亲情散文,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父母的爱,用动词描写细节,体现亲情的伟大,教会学生细心对待文章处理与拿捏,从而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及应用,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兴趣,自主写作并增强生活的体验,要做到有感而发,教会学生多个角度去观察生活,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用文字创作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情感,写作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从现实和生活的小细节入手,记录自己的感受,表达的意思更加真实,反映自己的心声并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记录中提高写作能力,对优美文章进行欣赏和学习,收集好词好句,对比自己的不足,对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与生活中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之所在,并将所学加以利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