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摭谈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
正文
2022版新课标颁布,落实新课标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前,按照课程标准和目标的特点,制订教学方案的构思和方案,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教学流程,教学黑板的书写,教学时间的分配等。教学法是教师传授数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最优化。
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对教材进行优化。每一节课程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良好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以增强他们的注意力。第四,教学设计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最佳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和技巧发生变化。所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地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化设计思路和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进行科学的教学。老师会将学生的性格转变成教学的优势。藉由游戏等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轻松,舒心,积极参加。但是,有些数学老师在设计中的游戏内容相对单一,或者因为缺手兴趣或者过干娱乐,导致了许多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不高,无法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直地进行教学,尽量选择规则简单,兴趣强列,容易理解的游戏。比如,“理解图形”课,老师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根据他们的学习方式,设计一种猜测式的游戏,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老师组织的活动;通过玩完这个游戏,让同学们对图形有更多的认识,更好地认识到它们的特点,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同时,要保证学生兴趣,还要保证课堂的秩序。
二、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高,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 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可以删除或改变。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以上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而言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进行导入,不仅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3、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 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4、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当教学目标确立后,教师就需要考虑如何来达到目标,有效的学习活动理所当然成了达到目标的最好途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更是作为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首选形式。
在《秒的认识》一课中,设计教学时,我在关键的地方组织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第一处,在了解学生对秒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小组内的 学交流,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第二处,在学生明白秒针走l小格是1秒,走1人格是5秒后,让小组内的学牛轮流出题,从而引导学生会求经过时间,认识秒针走1圈是60秒等知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已创设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突破教学的一个重点:时间单位的换算。
5、研究教学过程,探索教学顺序
教师的教学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进行学习,从一个知识层向另一个知识层提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通过听秒针走动的声音和观察钟面,先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再观看神舟六号的发射来感受秒、交流秒的知识,这样的安排, 使学生知道自己对旧知识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有序地接受新知识,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未知空间。
练习足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同新知。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必须精心设计与安排,因为学牛在做经过精心安排的练习时,不仅在积极地掌握数学知以,而且能获得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数学练习的功能,设计练习时除了应由浅入深、难易适当、逐步提高、突出重点 关键、注意题型搭配外,还应强化习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因为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强烈的学爿兴趣,促进学生的有效思维。而开放性的练习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6、估计教学过程,预计意外事件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动态过程,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情感、态度,因此,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牛“意外事件”。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上课看作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而应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每个环节设计多个具体方案,以便应付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意外事件。在设计从“1秒”、“几秒”到“1分钟:60秒”这一环节时,学生出题的可能性有:①从整点到整点的情况(例:秒针从3走到5)。②从整点到不是整点的情况(例:秒针从3到7多2小格,从2多l小格到5)。③从不足整点到另外一个不是整点的情况(例:2多l小格到8多2小格)。④跨过l2点的的情况(例:从8到2)。⑤秒针走一圈的的情况(1N:12到l2,2到2)。⑥分针圈至几圈等情况。只有充分估计学生的各种情况,才能在教学中对任何意外状况应付自如。
新课标的颁布,使我们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动脑筋、想办法,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从教学设计做起,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使用教材,以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志平优化数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一關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几点思考[U]智力,2021(17):177-178
[2]范丽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一对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1].新课程,2021(05):128-129.
[3]刘小晶关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1]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