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课堂;快乐体育 理念 实施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很难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快乐体育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小学阶段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但是,由于教育模式落后,教学方法理念也比较陈旧,导致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较差,不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当前对于快乐教学法应用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快乐体育顾名思义就是建立在快乐体验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些快乐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对学习产生兴趣,对教师产生喜欢的情感,这样也让教师的教学环节更加轻松、快乐,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快乐。而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应用到快乐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首先,开展快乐体育,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快乐教学应用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人想法和兴趣。而在实施快乐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正是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过程,让学生感受快乐,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学习让学生感到快乐的体育运动,并且通过不断学习,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形成个性化的体育学习兴趣方向。其次,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快乐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体育知识的丰富及体育技能的提升。传统的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不注重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知识讲解一带而过,并且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中受伤体育课程训练程度偏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自由活动,很难学习到更多的体育技能。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快乐体育的实施
1、趣味性教学导入,贯彻快乐体育理念
教学导入环节在体育课堂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导入环节融入快乐体育理念,为此环节增添趣味性。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注意不能将自己认为有趣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其次,教师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与导入环节相结合,增添教学导入的趣味性;最后,教师应调整好趣味导入的程度,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避免让他们过度沉浸在趣味性内容中,从而忽略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例如,在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学习“足球”时,教师可以运用深受学生喜爱的足球运动员来进行教学导入。教师应在课前调查学生喜爱的足球运动员,如C罗、贝利、马拉多纳、张稀哲等,在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他们参加足球比赛的视频,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同学们想不想像这些足球运动员一样踢足球?”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踢足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趣味性教学导入理念,便是对快乐体育理念的落实,学生会对足球教学充满期待。
2、强化学生游戏体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学生之所以会在体育课堂上产生惰性,一是因为其自身没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对体育课程的作用没有认同感,不愿全力配合,二是因为重复的训练模式降低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因此,要转变学生观念,教师就要从转变课程模式入手。教师可以在体育训练中加入游戏,让学生转换思维,提升参与度。比如,还是每节课都会开展的跑步训练,教师可以把其他训练项目融入其中,适当缩短跑步距离,提升跑步难度,将其变为障碍跑训练,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学生厌倦跑步主要是因为其活动方式单一,且训练强度较大。教师可以改变障碍跑的训练方式,每节课都可以变化障碍的种类,使每节课的活动方式都有不同。缩短跑步距离则能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更乐意参与跑步训练。
在体育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的目的就是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变得有趣、生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活学生的运动细胞。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做“游戏”,而要把生活中有意义的活动融合到游戏中,科学地整理和规划,结合当代体育发展形势,引导学生有秩序、有目的地做游戏。这样才能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小学体育足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比赛场景,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3、确定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提升学习主动性
游戏教学方式是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发挥出此种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和应用的过程中仍然会存在有各种实际性的问题。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其不仅为了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还需要从体育技巧和学生身体机能指标提升的角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适当的时机和教学环节来开展体育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于体育课程进行更加细致和全面的理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其体育锻炼。此外,教师还需要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确定作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围绕着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来相应地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游戏的快乐。
4、建立融洽快乐师生关系,让学生信师爱道
快乐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应用快乐学习法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体育教师更有依赖性,也更有信任感。建立在良好的感情基础之上的教学活动应该能够让师生更能感受到快乐。而建立快乐师生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教育方式,在体育课程中采用激励式教学的方法,激励式教学方法与批评式教学方法相反,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该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自我反省的空间,冷静下来与学生交流,找到问题根源,帮助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并且当学生出现失败时,例如在体育比赛中失利,教师不应该只关注比赛结果,更应关心学生的心情,对学生进行激励。通过运用激励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感情,信任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情境游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在快乐体育的过程中,虽然体育游戏的应用,能够对整体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但是教师并不能局限于这一种教育教学方式,而是在多元化开展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积极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体现,以此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与改革。为此,情境教学方式就是其中一项教学效果较为突出的教学手段。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天性爱玩,喜欢听故事,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境游戏教学法是符合小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运用学生感兴趣或熟知的内容,创设课堂情境,这些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的欲望。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创设教学情境,将二者结合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其余学科知识内容的巩固,加强不同学生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体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小学生在体育课中既掌握了体育技术、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练习,使学生由感兴趣变为有智趣,不仅让学生的体质、个性和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对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法,希望能够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祥禄.快乐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足球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2):25-26.
[2]宣刘江.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快乐教学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5(1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