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结合:动画助力小学语文“说听”能力创新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叶佳嘉

福建省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364000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动画媒介结合视听元素的小学语文“说听”能力培养创新策略,涵盖情境激励、视听交融及评价反馈三环节。策略通过构建三星评价台、设定分层标准,以可视化激励与动态指导激发学生动力;引入动画资源,借情感联结、表达素材与创意激发提升参与度;设计游戏互动如快速问答、角色扮演等,强化倾听意识与技巧。视听交融阶段运用动画丰富表达、示范倾听、锻炼语音语调。构建三星评价、同伴互评与多元评价体系,科学评价、激励进步并拓展实践,全方位提升学生“说听”技能。策略顺应现代教育技术趋势,契合小学生认知特性,有力推动“说听”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

视听结合;动画资源;小学语文;说听能力;三星评价台

正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说听”能力是培养其语言素养与交际能力的关键。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提升其“说听”技巧[1]。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一种结合视听元素、充分利用动画资源的创新教学策略,旨在创设生动情境、激活学生内在动力,通过多元互动与实践活动提升“说听”技能,并构建全面评价反馈机制以巩固学习成效。策略旨在破解传统教学难题,顺应现代教育技术潮流,契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特性,为小学语文“说听”教学提供新思路,有望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助力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活“说听”动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热情以及培养其“说听”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一)三星评价台:搭建能力提升阶梯

三星评价台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评价手段,不仅作为贯穿整堂课的核心评价体系,更是激发学生“说听”动力的有效工具。其设计基于对学生“说听”能力的分层要求,以三星等级象征不同层次的技能标准,为学生清晰地勾勒出能力提升的阶梯状路径。

1. 明确评价标准

三星评价台的每一星级分别对应“说听”能力的不同维度与要求。例如,一星可能侧重于基本的语言表达清晰度与完整性,二星则关注语言组织的逻辑性与生动性,三星则要求学生能准确把握倾听对象的情绪,作出恰当回应,或在表达中展现出较高的情感共鸣与感染力。这样的分层设计,使得学生对自身“说听”能力的提升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

2. 可视化激励机制

三星评价台以直观的图形化形式呈现,如星星图标、进度条或者虚拟奖杯等,使学生能够随时查看自己在“说听”能力培养上的进展。每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达到某一星级的标准,即可在评价台上获得相应的标记,这种即时可见的成就反馈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需求,激发他们持续投入学习、挑战更高星级的动力。

3. 动态调整与个性化指导

教师依据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实时调整其在三星评价台上的位置,同时给予针对性的点评与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说听”能力上的优点与待改进之处。这种动态评估机制确保了评价的公正性与准确性,也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升相应技能。

(二)动画引入:点燃参与热情

动画以其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角色以及引人入胜的情节,深受小学生喜爱。在教学中巧妙引入动画资源,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点燃其参与“说听”训练的热情[3]

1. 建立情感联系

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片段或介绍热门动画作品,教师迅速建立起课堂与学生日常娱乐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情感联结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说听”训练的抵触情绪,将其由被动参与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2. 提供丰富的表达素材

动画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富有哲理的对话等元素,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绝佳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炼动画中的精彩片段或主题,鼓励他们在推荐动画片时,结合具体的动画元素进行生动详实的描述,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口语交际的内容。

3. 激发创意与想象力

动画往往打破现实世界的常规,呈现出奇妙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鼓励学生在推荐动画片时发挥想象力,创造性的讲述自己对动画的理解与感悟,或者设想如果自己是动画角色会如何行动。这种开放式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锻炼了他们运用语言描绘抽象概念的能力。

(三)游戏互动:强化倾听意识

游戏是儿童天性的一部分,将游戏融入教学,能够寓教于乐,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推荐一部动画片”教学主题中,通过设计一系列游戏互动环节,旨在强化学生的倾听意识,培养其敏锐的听觉捕捉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1. 快速问答游戏

“动物园里有什么?”等游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听取问题并迅速作答,不能重复他人的答案。这种紧张刺激的游戏环境迫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倾听,迅速筛选并记住关键信息,以避免给出重复答案。反复进行此类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迅速捕捉他人话语重点的习惯。

2. 角色扮演与听力接力

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动画片中的角色进行对话,或者进行听力接力,一人描述动画片段,下一个人根据听到的内容继续讲述。这类活动需要学生仔细倾听前一位同学的叙述,准确理解并接续故事线,否则游戏无法顺利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力。

3. 听后画图或写作

教师播放一段无字幕的动画片段,让学生在听完后尝试画出主要场景或写下听到的故事梗概。这种活动要求学生在倾听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内容,还要对细节进行记忆,锻炼了他们深度倾听与信息整合的能力。

二、视听交融,提升“说听”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合视觉与听觉元素,能有效提升学生“说听”技巧的培养效果[2]

(一)动画元素辅助:丰富表达素材

动画片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包含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与故事情节,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表达素材。教师可巧妙运用动画元素,辅助学生拓展词汇、丰富表达方式,提升口头表述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1. 视觉词汇积累

动画片中涵盖了大量的视觉形象,如各类动物、植物、物品、场景等,这些都是学生口语表达中的重要词汇来源。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动画片段,识别并记录其中的新鲜词汇,通过看图说话、词汇接龙等方式巩固记忆,丰富学生的词汇库。

2. 视觉叙事模板

动画片中常采用明快的节奏、强烈的对比、夸张的表现手法来推进剧情,这些可视化的叙事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表达模板。教师可解析动画片段的叙事结构,如冲突的设置、高潮的呈现、结局的处理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效的叙事技巧,提升口头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 视觉情感表达

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色彩等视觉元素,是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并解读动画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如快乐、悲伤、愤怒、惊讶等,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描述和传达各种情绪,使口头表达更具感染力。

(二)动画片段鉴赏:示范有效倾听

通过精选的动画片段,教师可以直观展示有效倾听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并反思自己的倾听行为,从而提升其倾听技巧。

1. 观察角色倾听

选取动画片中角色间深入交谈、解决问题或共享秘密等场景,让学生注意观察角色倾听时的身体姿态、眼神交流、表情变化等细节,理解这些非言语信号在倾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学会在实际交流中通过身体语言传递尊重与专注。

2. 分析倾听策略

教师可以暂停动画片段,与学生一起探讨角色在倾听时所使用的策略,如复述、提问、总结等,让学生明白有效的倾听不仅仅是接收信息,更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反馈与处理。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直观学习并应用这些倾听策略。

3. 模仿与实践

在鉴赏动画片段后,教师可组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尝试模仿动画中角色的倾听行为,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并巩固所学的倾听技巧。

(三)动画角色模拟:锻炼语音语调

动画角色的声音各具特色,语速、音高、语气、节奏等要素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语音语调模仿对象。通过模拟动画角色的语音语调,学生能在趣味实践中提升语音表现力,增强口语表达的感染力。

1. 语音模仿训练

选择动画片中具有典型语音特点的角色,如活泼可爱的角色、沉稳智慧的角色、滑稽幽默的角色等,引导学生逐句模仿其语音特征,如音调的起伏、重音的位置、语速的控制等,通过反复练习,提升学生对语音细微差别的感知与掌控能力。

2. 情境配音活动

开展动画片段配音比赛或角色扮演[3]活动,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担任动画角色,用自己的声音赋予角色生命。这种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音语调运用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角色感和表演力。

三、评价反馈,巩固“说听”成效

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于小学语文“说听”技巧的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客观衡量学生的学习进步,更能激发其持续改进的积极性,确保“说听”技巧的稳固提升[3]

(一)三星评价台:动态评估与激励

1. 设计三星评价标准

设立“三星评价台”,以三星(或类似等级)为基准,为“说听”技巧设定明确、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例如,针对“说”的能力,可设置“内容清晰度”、“语言流畅度”、“情感表达力”三个维度;针对“听”的能力,可设置“信息捕捉力”、“理解准确度”、“反馈恰当性”等指标。每个维度对应一颗星,根据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星级评价。

2. 实施动态评估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课堂发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实时观察并记录学生“说听”表现,依据三星评价标准进行即时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让他们对照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表现,初步形成自我评估的习惯。

3. 利用评价激励学习

将三星评价结果可视化,如制作班级“说听”荣誉墙、个人成长手册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同时,设立阶段性的三星挑战赛、星级晋升奖励等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提升“说听”技巧的动力。通过动态评估与激励,促使学生持续关注并努力提升自身的“说听”水平。

(二)同伴互评:深化理解与反思

1. 培训互评技能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同伴互评,包括明确评价目的、理解评价标准、使用建设性语言等,确保互评过程既能客观公正地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又能提出具体改进建议,避免单纯批评或盲目赞美。

2. 组织互评活动

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中,安排专门的互评环节。让学生轮流担任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角色,按照三星评价标准或特定任务要求,对同伴的“说听”表现进行细致观察、记录与评价。

3. 引导深度反思

基于同伴互评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一方面,思考同伴提出的建议是否合理,如何将其转化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反思自己在评价他人时的观察角度、评价标准是否准确,以此提升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敏锐度。通过同伴互评与反思,深化学生对“说听”技巧的理解,促进他们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三)多元评价:拓展“说听”应用场景

1. 家庭评价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说听”技巧评价,如在亲子阅读、日常生活对话中观察孩子的“说听”表现,并提供反馈。教师可以设计家庭评价表单,指导家长如何根据学校设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实现家校共育,拓宽“说听”技巧的应用场景。

2. 自我评价与目标设定

培养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的习惯,对照三星评价标准或其他个性化指标,反思自己的“说听”进步与不足,设定短期与长期的提升目标。教师应提供支持与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落实改进措施。

结语

通过情境创设、动画资源利用、游戏互动及多元评价反馈,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提升了其“说听”技能。动画元素丰富表达,动画鉴赏示范倾听,角色模拟锻炼语音语调,视听融合生动高效地塑造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与倾听能力。三星评价台科学评价、激励进步,同伴互评深化理解,多元评价拓展实践,合力构建起立体化、情境化、互动化的教学体系,有效破解传统教学难题,契合现代教育技术潮流与小学生认知特性。此策略有力推动了小学语文“说听”教学的创新与质量提升,具有广泛推广价值。期待教育者持续探索实践,助力学生语言素养与交际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静玉.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探索[J].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23):59.

[2] 吴颖芳.以多媒体动画创设小学语文情境教学[J].中国周刊:英文版, 2020, 000(008):P.1-1.

[3] 石必兰.动画片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 2021(9):51-52.

[4] 刘兴鹏.小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实践研究[J].好日子, 2022(7):0070-0072.

[5] 王元花.助学生学好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J].新作文:教研, 2020, 000(006):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