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RT理论的高端养老项目老年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养老地产;老年教育;DRT理论
正文
引言
国际上普遍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7%作为老龄社会的判定标准。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1]。根据预测显示,2030年广西将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
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将成为我国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人口结构化问题日益凸显。但受限于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现状,养老需求单靠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及社会养老模式越发难以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这表明养老的公益服务属性与顺应养老产业升级需求产生的新消费属性是我国养老模式的新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这也奠定了社会资本与养老事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这些政策有力支持社会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构建,也鼓励社会资本将老年产业作为新的转型方向。
其中,《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打破了养老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这为养老地产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基于此,部分地产公司开始着手布局养老产业。经历近十年的发展,养老地产作为新型社会老年服务产业新模式,为我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养老地产服务属性明显区别于传统养老模式,其更多的是在地产属性中融合老年服务、老年医疗、老年教育等服务模式,其社会化运行属性较高。而这也符合了我国老年人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从刚性需求向改善需求、从普适需求到个性需求的老年生活态度转变,养老地产也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中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方向[3]。
而面对养老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学者多专注于养老地产合作模式、开发策略、规划设计、适宜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4]。然而,养老地产项目的入住门槛较高,一般需要通过购置房产或缴纳保险的形式获得资格,并且在服务期内需继续缴纳较高的服务费用。因此养老地产项目的服务对象照比社会及居家养老人群而言存在自身需求的天然差异[5]。为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经济、建设、文化等多方面的压力,国家众多政策文件将构建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加强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列入新时期发展目标。养老地产作为我国当今老年服务发展的重要一环,但又不具备老年大学或社区大学等公共教育优势。为加强养老地产在社会服务内涵,亟需探究基于服务对象需求差异性下的养老地产教育发展模式。
本文以南宁市某高端养老地产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其服务对象的课程需求,结合DRT理论,开展课程设计与实践。以期我国养老地产项目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一、受调对象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
研究项目为南宁市某高端养老地产项目,采用美国CCRC养老模式,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健康生活馆,康复医院及商业街区。项目已开设书法、绘画、舞蹈、形体、太极、手机摄影、钢琴等课程。
(二)研究工具
“南宁市X地产养老项目老年教育学习需求及内在原因问卷”系自编问卷,包括人口学信息、学习需求、原因解读三大部分。其中,学习需求的18个选项按照DRT需求幅度理论分为应付型需求、表现型需求、服务型需求、影响型需求、自我超越型需求五大类。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模式,介于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能力较差,因此采用纸质问卷。在该项目入住客户中发放问卷285份,共回收问卷267份,回收率93.68%,采集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基本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目 | 类别 | 人数/人 | 比例/% |
性别 | 男 | 60 | 56.6 |
女 | 46 | 43.4 | |
年龄 | 55-65岁 | 48 | 45.28 |
65-75岁 | 32 | 30.19 | |
75-85岁 | 26 | 24.53 | |
学历 | 小学及以下 | 3 | 2.83 |
初中 | 16 | 15.09 | |
中职/高中 | 35 | 33.02 | |
高职/本科 | 52 | 49.06 | |
退休前工作单位 | 党政机关 | 15 | 14.15 |
事业单位 | 28 | 26.42 | |
企业 | 36 | 33.96 | |
个体经营 | 18 | 16.98 | |
务农 | 6 | 5.66 | |
其他 | 3 | 2.83 | |
家庭情况 | 夫妻家庭 | 47 | 44.34 |
核心家庭 | 12 | 11.32 | |
主干家庭 | 20 | 18.87 | |
联合家庭 | 25 | 23.58 | |
其他 | 2 | 1.89 |
从该项目的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可以看出,选择养老地产服务项目中男性偏多,这与男性对社会的依赖性更强,更需要社会给予其支持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选择养老地产项目的老年人年龄偏低,多集中于55-75岁之间。同时呈现出该项目服务对象学历结构相对较高、工作单位以企事业单位为主的现象。虽然年纪较长的老年人更需要专业化的照拂,但养老地产项目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因此能够接受这种新兴服务模式的老人年龄结构表现为低龄化。而且从该项目的学历层次来看,高于南宁市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数据,这也表现出养老地产项目对高学历人群更具有吸引力,这也侧面反映出养老地产的消费主体以高净值老年群体或家庭为主。
从老年人家庭结构来看,该项目服务对象以夫妻家庭为主,通过访谈分析得知其主要原因为子女距离自己较远,而老人不想离开南宁,因此选择养老地产项目。通过对比课题组对于南宁市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可以清晰的发现养老地产项目服务老人呈现明显高学历、高收入,低年龄特征,这也与老年人年龄越小学历越高越加依赖社会养老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
综上所述,养老地产因其特殊性与常规社会性养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背景直接影响其对老年教育课程的接受程度与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因此,这就要求养老地产项目在保证老年教育需求的前提下,构建“因材施教”的课程,培育与之配套的师资团队、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
二、需求幅度视域下养老地产项目老年教育课程类型分析
不同于偏公益属性的老年大学及社区大学,养老地产项目一般会因为师资、受众等情况开设部分常规老年教育课程。为深入探讨养老地产课程需求,基于DRT理论进行课程体系设计,通过问卷的形式分析老年人对课程的需求度,发现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付型需求与表现型需求更为旺盛
从调研数据来看,项目服务老年人在应付型及表现型课程中需求较强,乐器、家庭保健、歌舞、书法绘画等传统老年教育课程仍受到追捧。同时也可以看到通讯设备课程也比较受欢迎,这体现出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有着强烈的通过信息技术参与社会生活的需求。
(二)服务型需求与影响型需求具备提升潜力
通过数据不难看出,受调老年人在急救、婴幼儿照拂及民族文化课程上具有较高的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上具有极高的热情,这不仅由于广西是民族地区,更是因为老年人表现处对于民族文化流失的担忧。
(三)自我超越型课程受到排斥
不仅是项目服务老人,全国范围内开设超越型课程的老年大学或社区大学均呈现此类课程受到“冷遇”。这与我国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存在的一定的关系,但是也证明了国人对生命问题的讳莫如深。
三、养老地产项目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与对策
通过对该项目开展教育服务研究发现相较于一般社区教育而言,服务对象在课程学习、知识反馈等方面具备更强的互动能力。而且,由于服务对象在教育特征中具有更强的表现欲望,即影响型需求及服务型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在课程设计与课程建设中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
(一)课程体系与门类
地产项目因其特殊性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队伍不足等客观因素。因此在课程门类设置中不能绝对统一化,更应该根据教学实践过程开展动态的调整,以满足老年人丰富的精神追求。在项目层面,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因个人因素及项目教师因素产生的层级划分,保证老年人学得会、学得好。课程门类的核心还是要为老年人提供系统化、集成化的知识体系。在课程门类设置中可以首先对项目服务对象进行科学化的调研工作,通过掌握服务老人的兴趣爱好及基本的业务信息,从DRT理论下的五个方面开展课程门类的选择。
(二)课程设计与建设
虽然养老地产项目服务老人能力相对较强,但在课程设计中仍需遵循老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从老年人的兴趣出发,能够更好地开展课程建设与实施。在课程建设中遵循老年人科学发展的规律,课程应不断丰富知识体系以适应老年人的自身情况与社会发展方向。同时,在课程建设中可以充分融入信息化的手段。因为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发现,养老地产服务的老年人在手机、电脑的使用上相对熟练,因此可以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以高校或企业牵头,制定养老地产项目老年教育教学资源库。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老年人的学习渠道与课程门类。
(三)课程建设师资队伍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养老地产项目因为师资队伍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课程体系的不稳定及课程建设的无序性,这直接影响了养老地产项目老年教育的实施。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持续性,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养老地产项目老年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职业教育服务老年教育的个案较少,主要原因还是尚未打通房地产企业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通道。如何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师资资源来帮助房地产企业建设老年教育课程,也是亟需探索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左学金.我国人口负增长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2):45-60.
[2]罗兰.预计到2030年广西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1000万人[EB/OL].,(2022-06-22)[2023-10-04].http://gx.cnr.cn/cnrgx/wentijiankang/20220622/t20220622_525877343.shtml.
[3]李佩瑾,贺鸿燕.基于生活质量导向的养老地产开发策略[J].商业经济,2021,(02):45-56+155.
[4]赵胜格.基于SD的石家庄市养老地产需求预测研究[D].石家庄:河北地质大学,2022.
[5]吉姆·穆尔.进军养老地产[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6]郭思琪.代际需求差异视角下全龄养老社区的开发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
作者简介:何祥(1989—),男,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社区教育项目“基于DRT学习需求理论的广西高端养老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GXSQJG2022B006);广西民族技艺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产教融合项目“社职融合背景下民族技艺融入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践研究”(GXMZJYHZW20220103);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新形态教材‘活化’研究与开发——以高职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为例”(ZI202106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