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启示:家庭教育指导的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钟朋丽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332020

摘要

本文探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文章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孩子个性,关注生活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社会意识与责任感,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学习进步。文章认为应基于民主理念为孩子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助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民主主义与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家长教育

正文


在教育的广袤领域中,《民主主义与教育》犹如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家庭教育前行的道路。它所蕴含的深刻启示,如珍贵的宝石般,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促使我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及方法进行深入的审视与思考。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助力其健康成长。

一、尊重孩子个性

尊重孩子的个性,本质上就是要承认他们是具备独特性的独立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喜好、兴趣以及天赋。家长切不可将自身未达成的梦想或期望强硬地加诸于孩子身上,而应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兴趣倾向。举例来说,倘若孩子对绘画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家长就理应给孩子提供画笔、颜料等相关工具,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进行创作,而绝非一味地迫使孩子去学习家长自认为有价值的事物。家庭中存在着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物质、智力以及审美等方面的利益,并且一个家庭成员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的经验有着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经验能够得到直接的交流与互动。[1]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要认真且用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即便与自己的有所不同,也不能轻易地予以否定,而要赋予他们充分表达自我的权利和足够的空间。有一位教育界人士在微博 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在孩子 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学会 给他们“留白”——每天给 孩子一些独立的时间,让他 们有机会独处,也有机会和 同龄人相伴,让孩子有足够 的自由去体验、探索和思考。[2]简而言之,家庭中有着诸多利益在被有意识地交流、分享着,与其他形式的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各样、自由的接触。[3]在此过程中,家长务必充分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性,因为在这自由的交流与分享期间,经验的传递与接收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民主主义所着重强调的个体尊严与权利,于家庭教育当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体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他们各自怀揣着独特的兴趣、天赋与梦想。家长应该果断摒弃传统的强制手段与命令式做法,为孩子营造充裕的自主空间。一个民主的家庭必须让全体成员在平等且宽松的条件下获取求知的契机,[4]使他们能够自由自在地抒发自己的想法与感受。与此同时,家长还应积极地鼓励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坚定地给予孩子家庭的支持,用心地培育他们的责任感与自主意识,让孩子在民主的氛围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在这里所讲的尊重孩子个性并非是毫无原则地放任,而是在合理引导下让孩子的个性得以良好发展。同时,民主的家庭教育也并非完全没有约束,而是在尊重与引导中找到平衡,既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自由,又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在个性发展与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成为有独特价值和健全人格的个体。

二、关注生活实践

教育绝不应仅仅止步于对书本知识的单纯传授,而应将重点置于对生活体验与实践的高度关注之上。家庭实则是孩子最初且至关重要的学习场所,家长有责任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当中,促使他们于实践进程里汲取知识并持续成长。 

就生活实践而言,生活是生命的实践,是人通过劳动、交往等不同的形式表现自身并成就自身的过程。劳动是生活实践的重要方式和内容,[6]家长需引领孩子踊跃参与到家务劳动里,例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活动,借此让孩子学会担当家庭责任,同时对其自理能力予以精心培养。激励孩子参与诸如露营、徒步之类的户外活动,使他们能够亲近大自然,进而提升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平日的生活当中,可以给予孩子一些简易的购物任务,让他们学会怎样进行选择与规划。比如,让孩子在特定预算范围内去购买食材,以此来锤炼他们的理财能力以及生活技能。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孩子投身于手工制作活动中,像木工、陶艺等,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以上所列举的诸多方面,诸如参与家务劳动、参与社区活动、对大自然进行探索等,这些经历不但能够极大地丰富孩子的知识储备,更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这些紧密且深入的互动过程,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够成功构建起更为深厚且坚固的情感纽带,进而显著增强家庭的凝聚力。 

进一步来说,生活实践是孩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孩子能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责任感和秩序感;参与户外活动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拓展视野和思维方式。而手工制作等活动则为孩子提供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些生活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不断加深,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总之,关注生活实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为孩子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思考和尝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民主的教育环境能够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在自由的氛围中展现出独特的才华和智慧。

为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进行讨论,针对一些现象或问题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任务,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方案,例如设计一个新的游戏规则。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智力游戏或谜题,以激发孩子的思维活跃度。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对既有知识和观念提出疑问,不要盲目接受一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家长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即使这些想法看似不切实际,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

在家庭教育中,为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其次,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观察力是创新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孩子才能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产生创新的想法。思考能力则是创新的关键,家长可以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结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次,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孩子往往被要求接受和服从权威,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最后,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和沟通,家长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合作和沟通,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家长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考能力、质疑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孩子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注重社会意识与责任感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发展,还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社会意识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责任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认识和态度。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时,家庭教育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能够给予幼儿正确 的道德引导和示范。同时,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 引导幼儿关注社会,参与公益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 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7]家长应让孩子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肩负着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教导他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培养他们的同理心与关爱精神。通过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到帮助他人的愉悦与意义,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注重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需要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家庭中,可以制定一些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则,如节约用水、爱护公共物品等,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同时,引导孩子关心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与他们讨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如关爱老人、环保行动等,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此外,当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教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二者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等方式,孩子能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意义,从而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对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注重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社会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感的培养则可以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责任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将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当孩子具备了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他们就会更加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注重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另外,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公民。

此外,家长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与进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素养。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教育的征途上,我们要保持耐心与信心,坚信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总而言之,基于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启示,家庭教育指导应围绕尊重、实践、思维培养、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展开。让我们以民主的理念为指引,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与智慧的家庭环境,助力他们健康成长,迈向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3.

[2] 姚秦川.学会给孩子留白[J],少年儿童研究,2016(07).

[3]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3.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陶志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7.

[5]夏剑.学会积极生活: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13):10-16.

[6]夏剑.学会积极生活:劳动教育的生活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13):10-16.

[7]梅清.立德树人背景下幼儿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24(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