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王荣华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 邮编:336300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需求。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老师们要对写作教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适时的变革,抛弃了陈旧的教育方式,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们去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合理的评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正文


引言: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写作教学中,老师能够指导学生主动地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构建和应用的能力,并在谋篇布局中对他们进行思维的训练;另外,在写作教学中,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把握自己对美好的感受和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作文进行系统性的教学,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1.写作教学过程不科学、缺乏指导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将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特别是现有的语文教科书对作文的培训,每一项练习都是相互联系的。然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限制,一些老师在进行作文的时候,缺乏关联性和系统性的理解,导致了作文的教学呈现出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难让作文的教学效果得到切实的提高。

2.写作教学方法滞后

语文写作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通过调研,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目前的高中语文老师的职业素质不高,导致他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进行作文教学,而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模板进行作文教学。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下,作文的教学效果不佳,已不能适应新课改对高中作文的需求。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分析

1.关注学生实际,激发兴趣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兴趣

作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是指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充实学生的经历和情感,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例如,在作文中选取“爱国”话题的论点时,尽管学生知道陆游,文天祥,鲁迅等爱国分子,但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利用它们来进行论证。基于此,老师可采用"王师北征中原之日,不忘告乃翁",从而引发陆游"重夺国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申出文天祥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用一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来彰显鲁迅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若能配以图片、音乐、录像等辅助手段,让这些材料能更好地运用于诗歌教学中。

2)关注学生差异,因生制宜

一个教室里有数十名同学,每个人的天赋禀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都是完全不同的,这种差别会在作文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老师忽略了不同的特点,过分追求统一的目的,必然会使他们丧失对作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它也并非机械生产,它是一种富于人文关怀的教化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课上要注意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地,老师们首先要在要求上进行区分,根据不同的学员,在对单词数量和内容的要求上,要区分出不同的等级;二是要倡导分层式的评估;对于那些有良好基础的同学,他们的评估标准可以稍微提高一点。写作是一种创新的活动,老师要让同学们从生活中汲取材料,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不要千篇一律,只有那样,文章才会精彩,有创新。

2.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写作教学的改革

在高中作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考试”观念的影响,学生作文的学习效果不佳。然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很难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作文水平。所以,面向“新课标”背景下的新课程标准,老师们需要完全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让作文教学摆脱以“成绩”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在对作文教学进行优化的时候,指导他们在作文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促进学生在作文中发展自己的发散思维,最后把“思维素质”的教育目的落到实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们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通过观察、发言等手段,引导他们去看一遍,然后再让学生去“演讲”,表达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样,就能使学生的思想达到生命状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其次,注重模仿与创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考水平;面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言作文教学,要使思想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意义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去欣赏,然后再进行模仿。最后,引导同学们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进行互评互改,引导他们阅读并批改分组内其它成员的文章,促进他们在互相批改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美学欣赏能力。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统一,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就以汉语为中心的课程内容而言,在进行作文教学的优化时,也要把传统的阅读与作文的教学方式相融合,促进学生从经典的阅读中获取写作的材料,从而进行相应的作文。

3. 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常常过于注重阅读,而忽视了作文,这就要求老师们适时地做出相应的改变,提高对读写结合的关注程度,指导他们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大量而又高效的阅读中,持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将所学到的材料运用于实践之中,同时也在读书中学会了有效的写作技能与方式,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写作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另外,老师们也可以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给他们提供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允许他们自己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还可以定期地安排同学们进行一些读书经验的交流和书评的撰写,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有了充足的写作材料之后,他的作文就会越来越容易,他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多,这可以很好地提高他的写作兴趣,让他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老师首先要让他们看懂课文的大意,然后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思路,从而让他们对课文中的感情有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体会到文本中构词的妙处,并将其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把文本中精巧的构词方法和写作技巧融入到自己的写作思维之中,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写作,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写作热情,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

4.写作后

1)优化修改

在写作结束之后,对文章进行修正是十分重要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同学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够全面的想法,而作文修正则能让同学们将自己的不足一一弥补,在以后的作文中加以重视。比如,我在做完一篇有关“人工智能”的文章后,并没有马上收回,而是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此外,在交流式修订时,作者会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意见,撰写不少于一份的修订范例。这样一来,无论是作家,又或者是编者,都会有一种历练与进步。

2)强化反思

写后的反省和作文修正同样重要,通过这一过程,同学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好坏,找到提高和提高的途径。还以人工智能领域的作文课为例子,作者让同学们在自我反省时,把自己的优缺点都记录在上面,以便帮助同学们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并且想着怎样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

 

 

四、结束语:

在高中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把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上,让他们学会如何去收集和运用材料,并在持续的练习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让写作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曲绒.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对策探究[J].知识文库, 2022(8):157-159.

[2] 王海青.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3(13):0034-0036.

[3] 刘扬.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 2023(32):11-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