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以日喀则市小学为例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董巍 央珍 高嘉骏

洮南市福顺镇中心小学援日喀则市小学 西藏日喀则市小学 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摘要

文章围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展开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通过对农村小学开展活动、加强家校沟通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教育策略

正文


近年来,日喀则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主要因家庭贫困和父母外出务工而无法照顾子女。留守儿童面临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交流,以及家庭贫困的影响,可能导致心理压力和意外伤害增加。在日喀则市小学中,留守儿童数量普遍较多,约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他们的课余生活贫乏,背负较重的家务负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有必要探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方面存在弊端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心理上易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他们常常在外公外婆的陪伴下成长,缺乏父母的引导和教育,导致人际交往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长期的孤独和寂寞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和孤僻性格,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发展。

学习方面出现极端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极端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督,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律性较差,常常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另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缺乏社交和情感支持,导致他们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等虚拟世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

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照料和监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为淡薄。他们常常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于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陷入危险之中。同时,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容易发生意外伤害或者健康问题,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策略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农村小学中,师生情感交流对于应对留守儿童问题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交流机制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和关心每个学生的需求。积极倡导关爱和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更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和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耐心倾听、关怀询问等方式,表达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有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和帮助。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可能存在心理上的隔阂和自卑感,他们需要有人能够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敞开心扉,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关心询问、鼓励表扬等方式,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自我认知。

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都不同,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帮助策略。对于一些心理上较为脆弱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建立自信心;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开展活动促其健康成长

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开展体育比赛、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形式,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合作精神。例如,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比赛,可以锻炼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举办文艺表演活动,如舞蹈、歌唱比赛,可以培养留守儿童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演才华;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如手工艺品制作、绘画比赛,可以激发留守儿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生活技能培训是农村小学开展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实用的生活技能,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开展厨艺、手工、园艺等生活技能培训课程,可以教会留守儿童如何做饭、种菜、修补等实用技能,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开展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主题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情感关怀和心理辅导是农村小学开展的必要活动,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情感压力,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心理咨询活动、情感交流会等形式,可以引导留守儿童表达内心的情感,释放心理压力,增强心理韧性;同时,还可以组织同学间的互助小组、情感支持团体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和同学们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帮助留守儿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参与环保、扶贫、义务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留守儿童了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如义务助教、志愿者活动等,让留守儿童通过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来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水平。

加强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

农村小学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策略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校作为儿童的第二家庭,应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建立定期家长会议制度,定期邀请留守儿童的家长到校参加会议,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家长会议,学校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引导家长正确对待留守儿童的成长,共同制定留守儿童的教育计划和发展目标。同时,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与学校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爱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档案,对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学习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学校可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访问、家庭指导等工作,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发展计划,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的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微信群,学校可以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的通知、活动安排等信息,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学校反映孩子的问题和需求,与学校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建立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到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和成长环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孩子在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共同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时,家访还可以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升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养。文章提出的活动开展、家校沟通等策略,有望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研究和实践,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建雄.浅议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对策[J].学周刊201836.

[2]文一红.浅析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和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3]马秀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甘肃教育2018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