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百玲

吉林省通化县西江镇学校

摘要

在教学改革的当下,双减政策的提出对学科教学做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双减政策,在作业设计布置上,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内容质量与适宜度,有效避免“题海战术”。同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知识巩固,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重视作业设计,结合当下的教学背景。从质量效应角度出发,进行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教学进程更加完善且合理。本文以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以及解决策略展开相关分析论述。


关键词

双减;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正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的良好方式,也是能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让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融入到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手段。双减政策落实后,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严格控制当前作业量,提高作业质量,在布置作业时要避免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不断探索个性化、柔性化、层次化的作业形式,进而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需要。

一、“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具体要求

首先,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要有明确的作业目标、难易程度适当、突出学习重点、难点,并要求教师根据当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因材施教以及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做作业的难易程度达到班级学生的平均水平,学生做作业的时间不易于超过90分钟。其次,在设置初中数学作业时,要能够根据当前初中数学的教材要求以及围绕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合理布置作业,作业中的题目需要教师精挑细选并能够突有明显的层次,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能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探究有效完成作业。另外,在布置作业之后,初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关注到学生的思考方向以及解题思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给予作业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当前的解题方法以及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而能够获得较好的数学学习体验。如在批改作业中遇到具有问题较大的学生,要能够在课后对该学生进行课后辅导,加强对该学生第二次作业的批改力度,提高作业批改的成效。

二、“双减”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实施建议

1.开展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帮助学生有效减负

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手段,丰富数学作业的表达形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兴趣。初中学生处于重要的过渡阶段,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丰富作业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参与度,淡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天然印象。通过多方面的形式转换使数学作业设计更加贴合学生整体接受水平。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较多采用课后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而这种作业设计,往往体量较大,形式单一,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情绪价值,使学生很好的参与到课后练习中,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当教师进行有效的作业设计,开展多样化的作业完成形式,可以更加充分的完善作业设计环节。发挥数学作业的最大效用,帮助学生实现思维转换,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点转化为指导实践的相关理论,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科学且合理的完成相关数学作业,有效减轻作业负担,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2.作业内容设计要有开放性

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从小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不同,自然每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学生又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当前的个体差异性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作业内容,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有自我选择、自我思考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做作业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能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内容以及难度。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当前所教授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将作业内容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这样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知识,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其次,教师要能够丰富作业内容,让作业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避免死板性作业,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做作业,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来投放四张卡片,让学生轮流进行抽取,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并且在互联网平台上比较学生之间所抽到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出,教师也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运算出示到互联网平台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交流其算法,这样在课下利用游戏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寓教于乐,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学生在玩中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和习惯。

3.重视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提高作业内容质量

在当前的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时代已经不再是以量取胜的教学时代了,过多的练习缺乏实际针对性,也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数学策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整体差异性。通过贴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级的数学习题。便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 也提高学生内在对数学学科的认同感与理解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成效。教师在开展课程标准的实践活动时,通过有效的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满足不同学生对相关作业的不同需求。使学生个体在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实现良好发展,从而保证整体的教学成效与教学效用。也实现教学主体双方在合理的教学框架内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初中数学《一次函数》的教学中,由于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起来较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重视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级。开展作业设计使相关的作业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接受情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在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从习题的浅表程度出发。将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在保证作业内容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选择与自己贴合度较高的层级作业完成。同时重视学生群体差异性,保证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具体生活,为学生富有个性发展创造有效的空间,提高作业内容质量,也保证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作业,是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对当前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重新审视与巩固,所以作为当前数学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针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巩固和延伸,增强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帅英. 教师需要坚实的“双减”后盾[N]. 中国教师报,2021-11-24(014).

2.范生娜. 深度学习理论下初中数学单元主题作业设计与实践——以《线段的最值》为例[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6):25-26.

3.陈永华.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作业评价策略的探究——以“八下线上作业评价”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21,28(10):28-3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