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王丽娜

烟台市莱州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山东 烟台264000

摘要

沥青路面施工作为我国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对公路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以及竣工后的使用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而要想切实提升公路运行的稳定性和整体承载能力,建设单位就应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创新现有的技术运用理念和模式,从而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正文

引言

在我国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沥青路面已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对整个项目的建设成果有着决定性影响。沥青路面主要具有强度高、平整度高和噪音小等特点,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增长的进程中,社会大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公路运营过程中的车辆通行数量大幅度提升,沥青路面也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和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有效遏制各类质量问题的蔓延和扩大,避免更大规模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项目建设单位就应安排专人深入到施工现场全面了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更加高效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施工规范制度,选择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保证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安全性和建设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1沥青路面优势

1.1稳定性高

相对于传统混凝土路面来讲,沥青路面的稳定性较高,受夏季高温或者冬季低温影响较小,相应的沥青路面比较舒适、安全及耐用,能够满足行车需求。而沥青路面之所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主要是道路基层及路基稳固性较高,加之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较高,使得沥青路面质量较高。

1.2抗滑性能好

与传统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还具有抗滑性较好的优势。伴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车辆使用数量持续攀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较多,如若为混凝土路面,路面抗滑性能不佳,在暴雨或者大雪天气下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利用沥青路面代替混凝土路面,路面抗滑性能将大幅提升,如此即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1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对于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过程来说,其首要任务便是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料,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公路项目施工的具体规范要求,AH-70和AH-90是行业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沥青模型。运用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技术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把控拌制室内部的操作温度、加热温度和混合时间等关键参数,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效果。应以稳定、均匀的状态不断搅拌沥青混合物,混合物之间的厚度不能有太大差别,保证材料混合作业的稳定进行。在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作业后,应立即对其进行抽样检测,详细检查混合料的延性指数、软化点和渗透程度等具体指标,确保各项参数指标都准确无误后才可以开始下一环节的摊铺作业。应将拌制完成的沥青混合料储存在特殊的容器中,对混合料采取有效的保温和防水措施,拌制过程中可适当提升沥青的加热温度,从而有效延长沥青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出现老化的质量问题。同时加热时还应对沥青同步进行脱水处理,避免沥青罐出现碰撞问题而导致更严重火灾事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普通的沥青混合料和高黏度的沥青混合料在施工建设中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135~175℃的范围内。

2.2摊铺

在具体进行摊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组织施工人员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预热处理,使之能够满足摊铺施工需求。之后展开摊铺施工,这需要施工人员应用熨平板和摊铺机将沥青混凝土摊铺在下承层上,连续摊铺施工,以保证路面摊铺始终都处于相同状态。这一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摊铺机运行速度,保证摊铺厚度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有时间运用摊铺机的自动找平功能来完成找平工作,通常将摊铺机运行速度控制在2m/min。在摊铺过程中,还应保持螺旋布料器全范围内均匀分布物料,螺旋布料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且将端部距物料挡板的间距控制在10~30cm之间,若间距超过30cm,则需要加装叶片。

2.3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的铺设过程,并控制碾压的温度和速度,施工中如果发现沥青混合料被摊铺成扁平形状,那么就需要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压路机最主要的作用为保证压缩过程的均匀性,但为有效预防出现早期压力减慢的问题就应在作业时使用钢滚筒,其吨位应小于12t,从而尽可能降低施工路段混合筏板出现开裂问题的概率。初始碾压作业完成后,施工人员操作压路机碾压路面时可以使用钢轮,也可以使用普通轮胎,但作业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把控施工的厚度和路面竣工后的使用寿命问题,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完成碾压任务的同时要保证沥青路面的整体质量,并运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施工工艺,从而提升整个运输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第二,要想保证沥青路面的实际施工质量,对碾压等施工技术应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道路施工技术的运用效率,既能够降低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也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实现我国公路交通基础建设的稳定发展。

2.4青接缝与养护技术

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缝隙的问题,施工中即使出现微小的偏差或是错误都会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而如果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处理路面的缝隙问题,不但会导致施工的实际质量受到影响,同时还会降低公路项目运行后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切实提升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质量,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在摊铺和碾压作业完成后详细检查路面的表面性能,发现缝隙时应立即对其进行接缝处理。运用接缝施工技术时,可在施工中约为5~10cm重叠位置处进行热接缝处理,之后再使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碾压处理,将产生的纵向施工缝去除干净。而在面对横向施工缝时,处理时通常会采用平接缝的处理策略,采用3m的直尺并将其在纵向的方向上进一步延展,保证直尺的顶端位置处在悬空的状态下,之后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直尺的实际脱落点,从而确定裂缝处理的具体位置,最后则可以采用锯缝机作为设备将横向施工缝清除干净。公路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活动顺利完成后,还应配置专业的养护队伍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处理,确保项目在投入运行后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果沥青路面刚刚完成铺设作业,就必须具备合适的湿润度,并在冷静一段时间后再开始道路运输工作,施工人员可将警示牌或鲜艳色彩的标志立在施工地段边,同时对沥青路面进行闭环管理,沥青路面的养护周期通常都为7天,确保其各项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3.1施工前准备工作

沥青路面在施工开始前涉及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材料的选定及材料的初步验收。首先需要明确沥青混合料路面铺设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主要由沥青自身材料所决定,那么对于沥青材料的质量把控就需从严进行。大部分公路工程在开展过程中为确保质量满足要求,均采取抽样送检的形式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要明确知悉沥青材料中的杂质,一般肉眼不可见,故进行实验室送检环节是有必要的。此外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当中可能涉及多种不同规格型号的材料,也需按照实际使用需求全面探究。此外对于沥青路面的摊铺厚度、施工速率等指标也需要在该环节予以确定。

3.2保证沥青混合料配比的科学性

沥青路面的建设阶段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能够与行业的规范标准相匹配,施工人员在搅拌沥青混合料时就必须严格把控搅拌的时间和温度等重要参数,同时要选择性能优异的搅拌设备,确保拌和机在最佳的运行状态下完成拌和作业,提升沥青混合料配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路面具备良好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另外,还应指派专人负责分析和研究沥青混合料试验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数据,并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混合料的配比,保证混合料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实效性和安全性,为车辆及行人的顺利通行提供安全保障。

3.3严格把控沥青路面施工原材料的质量

施工原材料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建设的基础性物质,其质量好坏对整个路面的施工质量更是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就应有专人严格管控施工原材料的质量,保证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尽可能采购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材料。采购人员在筛选材料时应详细检查其各类质量凭证,保证质量优异并且级配较高。当材料生产厂家将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由专业的质量检查和控制人员详细检测材料的各项参数指标,确保材料质量能够与相应的质量规范标准相吻合。试验检测中如果发现有个别种类的材料质量不过关,应严禁其进入到施工现场,直到生产厂家运送的施工材料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3.4引入新技术手段

现阶段,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了技术形式和方法,为工程施工作业提供支持与保障。例如,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以及智能化检测装备技术等。有了技术的支持,可编制智能化施工检测方案,实现现场的智能化摊铺与碾压质控。根据沥青路面施工的需求,探索采用无人智能化摊铺碾压技术。现有的技术应用试验结果是,运用智能化技术辅助施工作业,可以实现对路面渗水、平整度、厚度等技术指标的有效控制,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利用智能化摊铺与碾压施工技术,施工轨迹可以精准控制,可以达到2~3cm,相比人工作业的效率要高50%,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质量成本、检测成本以及公路养护成本。除此之外,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测和控制方面,采用智能传感器和采集器,构建路面施工温度和压实度等监测系统,可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创造更多的管理效益。

3.5施工过程中控制

首先要明确沥青工程作为路面工程,其施工的效果与前置工序有很大的关联,在开展沥青路面工程施工之前,需确保前置工序质量合格且通过验收,要了解沥青路面工程所具备的隐蔽工程性质,在施工完成后难以对前置工序的质量再次复核;沥青路面工程单次的施工面积较大,在施工之前考虑是否全面检查该施工段满足施工要求,如验收是否完成以及路面机面上是否有其他杂物等;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同步关注材料及机械的实际应用情况,全面了解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影响,以动态管控的思路来把控施工质量。

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不断优化和完善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严格把控施工中的各项质量控制要点,提升路面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延长沥青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为出行的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增新.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建材与装饰,2020(15):261+264.

[1]任宝.关于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35):106+121.

[3]张晓强.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9):106-107.

[4]付衣贵.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1):260-261.

[5]高晋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交通世界,2018(17):54-55.

[6]贺新龙.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风,2018(35):124.

[7]刘庆元.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尝试[J].居舍,2018(30):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