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对新业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作用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违规追责 合规免责 新业态产业 高质量发展
正文
一、研究背景
2020年中国正式作出“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能源消费和能源供给将发生巨大变化,为新能源发展、储能等新业态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华创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新业态产业发展顺应国家政策环境,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在实现“双碳”目标的产业背景下,新兴动能行业将持续支撑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集团公司新业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新业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目前新业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1.市场研究及开发方面。一是市场研究不足,限制项目开发的广度和深度。部分对市场调研重视不够,延续产品为中心的开发理念,在项目可研阶段,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市场需求和参与主体调研,对市场需求量及层次、市场供给、产品周期、市场环境等内容分析不充分。二是市场风险重视程度不足,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性有待加强。部分单位都制定了项目投资决策相关制度,考虑到新业态产业项目开发时间短、决策周期短、工程建设工期短的特点。
2.政策环境方面。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较复杂。调查发现,地方政府新业态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出台滞后,政策侧重任务性,原则性强、调整频繁,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给项目开发和预期收益带来不确定性。
三、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执行情况
根据集团公司违规追责工作年度定期报告显示,集团系统内已经成功地开展了违规追责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这一工作,成功地发挥了“以追责促追损,倒逼经营管理人员合规履职”的作用,为公司内部管理带来了积极的“震慑”效果。这一成果的取得,反映了集团公司在违规追责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通过对违规行为的严肃追责,公司向内部员工传递了一种明确的信号:任何违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以追责促追损”的机制,有效地激励了经营管理人员履行合规职责,促使他们更加谨慎地管理业务活动,有效降低了公司的违规风险。。
2.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结合专家访谈及案例剖析,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机制在落地执行中主要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合规免责条件、界限和尺度较难把握、对合规免责的引导和宣贯力度还不够、缺少专业人才、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六个方面问题,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对新业态产业项目落地的保障作用发挥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对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重视程度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单位在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方面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对于违规追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违规追责问题线索处理进度滞后,甚至存在“不敢追责、不愿追责、不会追责”的现象。此外,违规追责体系建设不完备,缺乏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而部分单位则借合规免责为由,混淆问题性质,打“擦边球”。为应对这一现状,应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对于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的认知水平,强化其意识和责任感。其次,建立健全的违规追责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和追责程序,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以确保追责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对合规免责制度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其被滥用。最后,必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追责力度,确保零容忍的态度得以贯彻,从而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管理秩序和规范运作。这些措施的全面推进将有助于解决现有问题,提升企业管理的合规性和效率。。
(2)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的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一是违规追责的制度尚不完善。针对违规追责制度和合规免责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针对具体业务进行改进,以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针对性。首先,在违规追责制度方面,我们需要明确追责的范围、适用条件和损失认定标准,确保对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都能覆盖,并明确责任人及损失认定的具体标准和程序。其次,在合规免责制度方面,需要完善配套制度和细则,包括免责条件、申请流程、审批程序等,以确保免责制度的完备性和操作性。同时,明确免责的工作流程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加强与其他管理制度的衔接,确保制度之间的协调和一致性。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们将提升制度的执行效率和适用性,有效应对业务运作中的风险和挑战。
四、发挥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保障作用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管理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课题组从重视程度、制度建设、精准追责、宣传贯彻、队伍建设等八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充分发挥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对于新业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性作用。
(一)强化各单位对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的重视程度。一是要加强党对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工作的领导。集团公司在推动合规免责制度的宣贯中,采取了全面覆盖的策略。首先,集团高层领导亲自参与宣贯活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了正确的制度执行导向。其次,通过培训和讲解会议,业务骨干和三级单位主要领导深入了解合规免责制度,并成为宣贯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此外,对二级单位的对口部门负责推动全员宣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确保全员都能充分了解制度要求和执行标准。通过这些措施,集团公司力求做到全员覆盖,提高制度的知晓率和普及度,从而有效地推动合规免责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对合规免责的宣传和贯彻力度。层层传递,加强对合规免责的宣贯。集团公司在推动合规免责制度的宣贯中,采取了全面覆盖的策略。首先,集团高层领导亲自参与宣贯活动,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树立了正确的制度执行导向。其次,通过培训和讲解会议,业务骨干和三级单位主要领导深入了解合规免责制度,并成为宣贯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此外,对二级单位的对口部门负责推动全员宣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培训、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确保全员都能充分了解制度要求和执行标准。通过这些措施,集团公司力求做到全员覆盖,提高制度的知晓率和普及度,从而有效地推动合规免责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优化完善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的制度建设。分层分级细化违规追责的范围、损失认定标准等内容。集团公司在违规追责实施办法方面应当持续完善和扩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导致经营亏损但尚未造成实际资产损失的违规情形。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采取分阶段追责的方式,逐步对责任人进行追责,以达到抓早抓小的目的。同时,二级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违规追责制度进行修订,确保其符合实际业务需求。此外,公司还应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以及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日常监督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公司的运营活动,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
五、结语
本课题通过调查问卷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违规追责和合规免责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发挥保障作用,提出了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违规追责、合规免责制度落地,保障新业态产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
[1]刘明亮.《审计容错纠错是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的有益探索》2021.9
[2]李晖.《尽职免责机制:企业的“避风港”》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