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
摘要
关键词
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新基建计划的逐步实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增加,然而道路桥梁施工地点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因人为因素或周边自然条件变化产生各类技术故障,引发安全事故,产生额外经济损失。为减少意外事故发生几率,施工队伍应当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防护体系,派遣素质较高的监理人员前往工地现场,对一线工人的具体施工活动进行监督,保证能源供应、设备与原材料转运储存、生产监督等工作按照基本安全原则开展。安全管理人员可针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其正确养护机械设备与安全防护器材,对施工设备、用工场地进行检查。
1 路桥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升道路桥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对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把控和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化要求是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对其施工建设的技术水平以及质量安全的管理,对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特点是大大提升了道路桥梁的品质,在有高标准的技术规范和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的同时,整个项目施工单位的施工品质都会受到有力的提高,而施工品质的提升在减少整个建筑项目后期的养护成本的同时,还延长了道路桥梁的寿命,这对整个建筑项目施工公司和道路桥梁的使用者而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道路桥梁的安全管理及其技术条件的规范性,对各方面而言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其中一个就是能够提高施工单位的效益,使他们所获得的利润大大地增加。道路桥梁的施工技术标准,及其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严格标准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增强路桥的品质与使用寿命,这对于建筑项目在后期的养护和修缮成本上都会进行了很明显的节省,这也使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获得了有效地提高。另外就是建筑企业在提高建筑产品质量之后,对其知名度也会进行了有效地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长期上来说这一过硬的建筑品质要求也增加了企业自身公司的经营效益。
2现阶段道路桥梁常见安全管理问题与施工困难分析
2.1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素质不高
现阶段负责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队伍中非职业工人数量较多,多数未能接受系统性安全教育与职业训练,不熟悉怎样正确操作安全防护设备与主要施工机械,容易在危险环境下做出错误技术操作,导致设备发生故障或个人生命受到威胁。例如部分农民工工人为节省工程资源,私自改接电线与水管,在未正确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任意调整施工计划与原材料加工方式,导致钻孔机等重要机械设备受到磨损,基本零部件处于高度疲劳状态,并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发生机械设备停机、起火事故的几率有所上升。由于部分工人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工地安全管理力度较为薄弱,不重视面向工人群体宣传自我防护知识,导致工人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并未使用安全绳、阻拦网等必要器材,不重视在地面作业过程中穿安全靴与安全帽,在面对突发性安全事故时缺乏防护能力,出现人员伤亡。道路桥梁施工中承建单位习惯于分阶段使用大中型机械设备,此类机械设备在未使用时被存放在周边仓库中,现行机械管理制度具备设备调用速度慢、防护等级较低等缺陷,安全检修频率较低,每隔两到三个月调试一次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出现的零部件脱落、核心构件老化等问题,潜在安全隐患容易转变为安全事故。
2.2工程建设缺乏规范性
由于工程管理模式存在较大漏洞,桥梁建设工序较多,所处环境复杂,环境条件变化速度较快,容易出现前期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且部分负责人未能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未在开工前组织开展故障隐患排查活动,不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执行状况,个别企业负责人为压缩工程建设开支,将安全费用与专项资金挪作他用,并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质量较差、无法达到安全防护标准的落后设备,现场安全管理制度难以正常运作,监理人员未能在需要明确标识的特殊地段安装警示标志。
3道路桥梁安全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与应用路径
道路桥梁安全施工技术可按照时间顺序与应用范围分为事前准备、基坑开挖、高空作业防护等多个类别,如第一阶段的施工前安全核查与准备工作可被概括为,技术人员基于规范性原则,对工地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检测,评估能源输送网络与网络线路的稳定性、可靠性,严禁私自设置电线与输水管线,保证管道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在开工前针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教会工人怎样正确使用精密仪器与安全防护设备,使之合理用水、用电,降低人为设备操作事故与资源浪费发生几率。工程监理人员应当前往建造现场,使用专业设备如激光探测器对地面平整度、地下土层厚度进行检测,保证工地现场平整度、土层承载力达到工程方案设计标准,并向工地管理者指明可能发生土层下陷、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的地带,使之做好防护工作。路基开挖安全施工技术可被概括为控制挖掘机与人工振捣设备运行路线,做好设备调试与性能检测工作,在遭遇突发性事故时,保持设备与工人的安全距离,让压路机和路面边缘地带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到3米左右,以此避免出现路基垮塌现象。在现代道路桥梁施工中,高空作业较为常见,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安全教育,强制要求工人在桥顶与路桩顶端施工时穿戴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绳、防护网等,拉开和周边电线杆的距离,将所需工程材料堆放在安全范围内,保证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容易造成安全问题的风险源,在施工现场多个地点安装较为明显的安全警示牌,让工人明确认识到安全警示标示的实际内涵,并在较为危险的未建成桥体边缘处提前安装钢制围栏与护壁,以此达成安全管理目标,制定针对不同阶段安全作业的约束规则
4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建立全新安全管理制度
为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保障道路桥梁项目建设质量水平,必须重视安全管理,在人员素质方面开展职业教育与安全宣传,引导从事高危作业的一线工人学习更多安全防护知识,如怎样正确佩戴安全帽或吊绳等基础性防护装置,并向职工散发安全宣传小册子,间接强化工人群体的安全防护意识,明确施工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解决部分非职业工人素质较低、忽视安全准则的问题。施工队伍负责人必须和监理人员、政府机关合作,重新规范施工方式。管理方可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时检查,及时发现工程中潜在安全问题,如桥梁移位、主梁受损、安全防护设备使用频率过低等,针对客观存在安全隐患加以治理。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参与到工程安全管理中来,加强监管力度,有计划地组织不定期检查工作,评估企业是否在实践中落实安全规范,根据专家意见调整工程建设方案,选取更具有效性的建造工艺。
4.2做好机械设备与物料管理
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安全施工项目的质量要求,做好物资材料与机械设备保存、保养等基本工作,将建筑材料分类堆放在工地周边的仓库中,做好防火、防潮防护隔离带的设计与建造工作,禁止人员携带危险品进入材料仓库,并在材料出库时对其实际性能、数量进行核查检验。管理人员还应做好设备安全管理,每隔一到两周检测一次内部元件磨损状况,如架桥机、钻孔机等常用机械设备的主构件,调整此类设备的内部参数,合理分配技术资源,保证经济效益与安全管理效果,基于实际情况安排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后的检修和保养、维护工作,合理处置使用以及保养之间的关系。
4.3制定并完善路桥施工各个要素的管理措施
鉴于路桥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人员管理问题与物质管理问题,相关施工单位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路桥施工各项要素的管理措施,并将各项职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与此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管理的质量进行考察,就考察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反思,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严格落实,跟踪整改效果。以此为基础,在现有安全施工管理体系的基础之上,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可行的管理体系,是保证路桥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以机械设备的管理为例,机械设备是路桥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路桥施工的质量,针对正投入使用的设备,应当在现有管理条例的基础之上,结合路桥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维护要求等,合理规划设备的使用时间、维护计划,并指派专人定期对其进行检查、维护;针对老旧的设备或者存在故障的设备,应当制定维修计划或者回收处理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处置,避免对现场的管理工作造成困扰。物料的管理与之类似,在采购中,应当事先明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工程材料采购计划,同时从源头控制材料的质量,避免过渡浪费现象;在仓储与使用阶段,应当明确仓储量以及材料的具体流向,并做好现场施工材料的量化监控,及时对剩余材料进行回收,以免增加现场管理的难度。
4.4 搭建安全管理框架
施工部门就路桥工程现阶段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出明确指示,构建完整框架进行相关工作。完善现有机制内容,落实各项工作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关注路桥工程施工环节,从而保证安全管理机制的实用性与时效性,明确个各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职责进行充分认知,而不断提高的安全生产意识与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在落实安全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当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完善路桥工程安全管理机制以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保证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自身优势,提高现有管理水平,保障路桥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整体施工安全性与可操作性。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对于路桥工程而言,是保证绿色施工效率的主要手段,良好执行工程前期工作,对于路桥施工质量与实际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而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与做好现场管理工作息息相关,明确施工规则,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全面贯彻绿色施工理念,对现行的纪律性与组织性进行严格执行落实,在具体施工环节中,以保证绿色环保施工技术能够在指导团队的有效应用中取得理想成果。而在具体施工环节中敲入绿色环保技术需要以加强员工专业职能培训,深化责任意识为前提搭建安全管理框架完善机制,保证其以良好的专业性开展各项工作,进而落实绿色施工技术。
4.5完善监管与保障体系
施工技术以及质量的规范性、统一性需要严密的控制和监督保障体系的约束,如此可以在根源上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平稳开展。完备的监管制度对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管理有不可或缺的意义。针对不同的工程建设项目,其质量标准及工艺技术要求也各有不同,所以在做好对整个工程建设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控制中需要针对各个工程的特点来分阶段控制和监控。对建筑施工技术和工艺的监督管理应建立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具体情况的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最先进的现代路桥建筑思想为具体的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同时结合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物资、工艺等种种要素来结合施工管理方法,以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对建筑施工标准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从各个角度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结束语
路桥工程的建设与完善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对于提升人们生活品质也有一定先用,路桥工程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施工技术的选用、安全管理措施的确切落实息息相关,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在提升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辛昊宇.强化路桥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建议[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2):166-167.
[2]余远胜.路桥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分析[J].居舍,2021(26):149-150.
[3]孙利龙.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6):193-194.
[4]林凯.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92-93.
[5]杜琳.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18):140-142.
[6]李雷雷.路桥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重点探析[J].四川水泥,2020(06):41.
[7]杜海峰,章俊.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智能城市,2020,6(08):110-111.
[8]李青山.试论路桥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2):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