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解析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杨平 周晓宁

青岛市市南区城市建设局山东青岛266000 青岛市城阳区自然资源局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

土地整治项目工程作为国家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程,其工程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效果和社会效益。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加强前期调研,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明确验收标准,确保验收结果公正客观。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房地产建设;土地整治;工程管理;现场管理

正文


引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推动城市有序扩张和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能提供新的建设用地和住房资源更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对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项目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工程效果大打折扣。比如部分工程规划不合理、前瞻性不足部分工程合同条款模糊容易引发纠纷部分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工程验收标准不明确导致验收结果受到质疑。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研究上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对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优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了一系列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土地征收、拆迁、平整、绿化等手段将闲置土地、低效用地转变为住宅、商业、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

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不仅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更能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化设计这些项目能够合理分区功能划分住宅、商业、公共等不同用地构建紧凑、高效、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格局。总之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对于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基础设施、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增加有效住房供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意义

尽管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但由于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具有工期长、涉及面广、施工复杂等特点项目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延误工期、增加成本还会直接影响工程最终效果。同时土地整治项目工程投资金额巨大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果工程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浪费和效益缩水不仅会影响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更会损害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及时研究并解决好土地整治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质量、维护民众利益至关重要。此外通过研究总结发现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将极大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推动工程管理模式和手段创新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夯实基础。

三、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不合理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

部分城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建设项目在规划阶段调研不足、论证不充分导致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一是方案选择存在盲目性未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有些地区过于追求住房元素或建筑风格热衷于高大上的设计理念但与当地发展水平和居民需求不符有些地区则止步于传统做法缺乏创新理念未能吸收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二是缺乏前瞻性未能全面评估未来城市发展需求。部分规划仅注重眼前没有长远考虑未能预见城市人口、产业、交通等发展趋势导致项目建成后很快就需要改造扩建。三是缺乏整体系统思维重视主体工程建设忽视了配套设施。许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住宅、商业等主体工程而忽视了道路、绿化、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同步规划和建设导致重建轻管理的现象。例如某城市在开发新市区时参照了其他发达城市的规划方案盲目追求居住小区的封闭性、私密性但未考虑本地实际需求造成小区内部空间狭小、活动场所不足。

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后期纠纷频发  

由于工程复杂、参与方多合同条款模糊、不够具体明确容易引发各种纠纷。一是权利义务界定不明确双方存在分歧。有些合同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写得过于笼统缺乏操作性签约双方对此有不同理解执行时经常产生分歧和矛盾。比如对于工程进度拖延的责任认定双方存在较大分歧。二是质量标准规定模糊检验验收缺乏依据。部分合同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含糊其辞未作出具体量化指标在中后期的工程检查和验收时双方对于质量是否合格存在较大分歧。比如某工程合同中未明确规定田块的规整度标准导致后期验收存争议。三是付款节点设置不合理影响资金回笼。一些工程合同中的付款条款不够科学付款节点设置不合理经常出现先期投入大、后期拖欠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正常运营。比如某项目未设置进度付款节点导致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四是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当发生意外情况时无法妥善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如果合同中未规定如何分担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双方将陷入权责僵持的困境。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多

由于土地整治工程工期长、面积大、复杂程度高施工现场往往人员众多、机具临时堆放无序。再加上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和应急预案极易产生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施工作业时人员分工不明确施工规范执行不到位操作失误处理不当时有发生伤亡事故。比如某工地上挖掘机与运输车辆存在严重的错车现象导致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同时施工现场环境较为恶劣扬尘、噪音、振动等污染严重给附近居民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此外部分施工现场生活设施不到位无安全通道、救护设施等施工人员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存在极大隐患。

验收标准不明确导致验收结果存在争议

一些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在规划设计和合同签订阶段未制定统一的检验评定标准。验收时缺乏权威的判定依据验收结果完全凭主观意愿容易出现争议和矛盾。比如对于渠系畅通度、边沟整治效果等评判标准并不明确不同的验收主体存在不同看法双方就验收结果产生较大分歧。此外一些工程的验收流于形式未能严格把控导致个别项目虽验收合格但实际工程质量不达标。比如工程后期土地平整度下降、排水渠系堵塞等影响了工程的实际效果但验收时并未重视最终造成资金浪费、效果打折扣。一旦发生此类情况不仅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将严重影响土地整治工程的最终目标实现。

四、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加强前期调研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规划是项目成败的关键。规划时应深入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广泛开展科学论证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发生。同时规划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满足当前需求更要考虑未来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切实发挥工程的长期效益。此外规划要注重综合性工程项目与配套设施同步推进避免重建轻管理现象确保工程项目可持续运营。

例如在某城市开发新的住宅商业综合体项目时规划单位高度重视前期调研工作。他们组织专家团队深入项目选址地实地考察当地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周边环境等情况并广泛听取了政府部门、社区代表、专家学者等各方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规划单位开展了多轮科学论证比较了多种规划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最终规划单位确定了一个既符合本地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总体方案。

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土地整治工程合同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更事关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因此必须完善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把风险分担机制、质量标准、付款节点、监管措施等都写入合同避免任何模糊地带。同时针对工程的特殊性制定单项施工合同作为补充涵盖工程的各个环节明确各方的具体责任和义务。此外工程开工前还应对参与各方进行合同条款解读和培训确保相关主体对条款理解透彻防止分歧产生。

例如某城市一处旧城区改造项目合同管理在合同签订前项目业主方就组织法律、工程技术等多方专家对合同条款进行了反复论证和完善力求全面、细致、无遗漏。最终签订的施工总承包合同中首先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合同还对工程质量标准作出了量化如房屋建筑实测面积允许偏差不超过1%、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的95%等。该项目合同管理较为全面细致有力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各方权益极大提高了合同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避免了较大纠纷和争议促进了工程顺利实施。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是工程项目的主战场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和质量。因此在施工前应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规范施工作业行为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防用品。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普及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此外施工现场需改善生活设施设置安全通道和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医疗救护设施为工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例如某土地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就专门制定了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案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方管理职责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前,施工单位组织多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重点强化开挖作业、机械操作等高风险环节的安全操作规程。施工过程中工地现场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品划定危险作业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监控系统。同时工地还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如食宿、洗浴、医疗保健等改善工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

明确验收标准确保验收结果的客观公正

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在工程开工之初项目单位就应组织各方制定统一的验收标准明确各项指标比如土地平整度、田块规整度、渠系畅通度等为验收工作提供权威依据。在验收时还应邀请独立第三方参与确保验收过程规范、公正、透明验收结果真实可信。如果发现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要坚决不予验收避免体面验收带来的严重后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整治工程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和质量要求。

例如某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在开工之初项目单位就组织了相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以及地方农业、水利等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制定了全面的工程验收标准对每一个环节的验收要求、质量指标都作出了明确量化规定如土地平整度不低于98%田块规整度达到一级标准等。在最终验收阶段项目方还聘请了第三方专家机构和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参与全程监督验收过程确保公正透明。对于个别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地块验收组坚决不予验收明确要求施工单位返工整改直至质量达标后才能验收。同时验收组还实地抽查对存在质量隐患的工程坚持踢毽子确保验收工作严格、彻底。最终该项目的验收工作有据可依、过程规范验收结果获得了各方广泛认可确保了工程质量。

结束语:

土地整治工程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尽管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待解决但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规划、严格合同管理、强化现场监管、规范验收流程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国的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必将大幅提升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美丽乡村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富.土地整治项目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优化路径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4):188-190.

[2]潘杰华,凌宇,吴猛,等.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24,55(07):170-172+190.

[3]周家炜.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研究——以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4(04):29-31.

[4]杨公臣.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踏勘策略与要点[J].乡村科技,2024,15(01):154-1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