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轻质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期刊: 环球探索 DOI: PDF下载

田科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30011

摘要

近年来,我国交通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面对陡峭路堤、桥头及涵洞台背等难以实现有效压实的特殊填方路段,泡沫轻质土路基施工技术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之所以备受青睐,主要得益于泡沫轻质土本身的轻质高强度特性。本文将首先深入分析泡沫轻质土的独特性能,随后详细探讨其在公路工程改扩建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旨在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与参考指引。


关键词

泡沫轻质土;公路路基;改扩建

正文


面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的急剧增长,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设施日益难以适应当前庞大的运输需求。为此,我国正大力推进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旨在显著增强其运输能力。然而,在此过程中,传统方法使用普通填土作为路基新增部分的填充材料,常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拓宽路段接口处出现纵向裂缝、路基地面下陷破裂等结构性缺陷。

鉴于上述挑战,本研究推荐在路基拓宽作业中创新采用泡沫轻质土作为新型填料。该材料的独特性能能够显著减少新旧路基地段的沉降差异,有效遏制病害发生,从而大幅度提升改扩建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整体稳定性,确保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达到更优的长期性能表现。

一、泡沫轻质土的特性

泡沫轻质土,作为一种创新的工程材料,其制备过程精心细致,充分融合了泡沫剂与水泥浆液的独特结合。首先,通过将特定的泡沫剂与水按照一定比例精确稀释,形成一种均匀且稳定的水溶液发泡剂。然后,借助高效的机械设备,将该发泡剂充分发泡,生成大量微小均匀的泡沫。

同时,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施工需求,可能会在水泥净浆液中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掺合料或细集料等辅助材料,以优化成品性能。这些经过仔细称量与混合的原材料,在搅拌均匀后,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一定流动性又富含能量的料浆。

接下来,将之前制备好的泡沫与水泥浆液进行再次机械混合搅拌。这个过程中,泡沫的加入有效地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度,同时由于其内部包含的大量微小气泡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隔热性能。经过反复搅拌后,泡沫与水泥浆液充分融合,形成了一种轻质且微孔的混凝土混合物。

随后,该混合物被迅速浇筑到需要施工的部位,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成型制作。完成浇筑后,进入养护固结阶段,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确保泡沫轻质土充分硬化,形成所需的物理化学性质。

与普通填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泡沫轻质土具有以下特性:

(1) 轻质性:由于泡沫的加入,使得泡沫轻质土的密度远低于普通混凝土,有效地降低了结构自重,这对于大跨度或对自重敏感的工程结构具有显著的优势。

(2) 强度高:尽管密度低,但泡沫轻质土在经过合理配比和制备后,能够达到甚至超过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耐水性: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性能,能够在长期浸泡在水中仍能保持其结构和强度稳定性。

(4) 耐久性能好:泡沫轻质土在正确的使用环境下,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验证,其耐久性远超过普通混凝土。

二、泡沫轻质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1.发泡剂

在制备泡沫轻质土的过程中,发泡剂的稀释和掺入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发泡剂是一种能将液体转化为泡沫的物质,通过与混凝土浆液的搅拌,可以改变土体的物理性质,从而达到降低密度、提高强度等效果。

松香型发泡剂:松香型发泡剂以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一定的应用。然而,这类发泡剂存在的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导致泡沫结构不稳定,因此在制备低密度泡沫轻质土时,其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蛋白质型发泡剂:蛋白质型发泡剂以较高的稳定性和发泡能力著称。这类发泡剂产生的泡沫细腻且均匀,能够有效地掺入混凝土浆液中,并在搅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泡沫结构。尽管如此,蛋白质型发泡剂的价格相对较高,且对操作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需要控制适当的pH值和温度等,这也限制了其在某些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的特点在于其具有较大的发泡倍数,即能够产生大量且细小的泡沫。这使得这类发泡剂在制备泡沫轻质土时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表面活性剂类发泡剂的缺点在于其生成的泡壁较薄,导致泡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破裂消失。

2.沉陷及裂缝处理

在进行现浇泡沫轻质土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当发现混凝土构件或者结构层中存在的裂缝宽度大于3mm时,这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控制指标。此时,监理单位作为独立第三方对于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管的单位,应被及时通知。

通知的内容应包括裂缝发现的具体部位、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以及裂缝出现的具体时间等信息。设计单位作为项目的最初构想和规划者,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深入的理解和严密的计算,因此也需同步进场,对裂缝进行详细调研。

调研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裂缝成因分析、裂缝发展趋势预测、以及对结构整体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影响评估等。根据调研结果,三方共同制定针对性强、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处理措施。

3.现场施工配合比调制

在施工实际操作中,采用先进的变频水泥发泡机至关重要。这台设备配备了高精度的温控系统,能够确保在水泥浆与泡沫剂混合过程中,温度始终维持在最佳范围,从而保证两者的充分融合与反应,使得泡沫轻质土的制备更加科学合理;其压力调节装置经过精心设计,可以灵活且准确地调控发泡过程中的压力参数,以确保发泡倍数达到设定值,并且能够根据不同材料配比和施工需求进行适时调整,进一步提高了泡沫轻质土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而智能控制程序则是整个制备过程中的“大脑”,它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阈值,实时监测并智能调整水泥浆与泡沫剂的混合比例,以及发泡倍数和泡沫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使得每一批次的泡沫轻质土都能具备高度一致的品质;通过这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精准把控,最终生产出的泡沫轻质土不仅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性能标准,并且在轻质高强、保温隔热方面表现出色,同时兼顾了环保节能的特性,为建筑工程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崭新的解决方案。

4.水平位移

在路基改扩建的试验研究中,新老路基坡脚处的水平位移随着深度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这一现象在7米深的土层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其水平位移相较于常规填土技术减少了高达73%的水平位移。当路基高度为4米时,采用泡沫轻质土作为填料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相较于常规填土技术,显示出78%的降低幅度。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泡沫轻质土在路基拓宽工程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可行性。此外,泡沫轻质土在控制路基竖向沉降和水平位移方面的表现均优于传统的填土方法,为道路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更有保障的解决方案。

5.参数分析

泡沫轻质土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土木工程材料,其独特的性能使其在不同地质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适应性。它的力学特性可以通过调整配合比来实现灵活改变,从而满足各种工程需求。为了深入探究泡沫轻质土在分层填筑工艺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详尽的参数分析,模拟了不同的填筑工况,并据此绘制出了详尽的沉降曲线图。

6.施工注意事项

(1)在施工泡沫轻质土之前,必须对基底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无软基和积水问题。如果存在软基或积水,需要先进行处理,例如采用置换、排水等方法,确保基底稳定可靠。同时,要对路基进行整平夯实,确保其平整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0%。这是确保泡沫轻质土施工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步骤。在整平夯实路基后,需要按照技术要求进行碎石垫层施工。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碎石粒径适中、分布均匀,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以确保碎石垫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2)在浇筑泡沫轻质土时,要严格控制其厚度。一般情况下,浇筑厚度应控制在50~100cm之间。如果厚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泡沫轻质土的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3)为了确保泡沫轻质土的浇筑质量和施工效率,单个浇筑范围区内的浇筑时间不应超过2h。如果时间过长,可能会使泡沫轻质土失去流动性,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4)在浇筑泡沫轻质土时,应沿长轴方向连续浇筑,不得断开或两头向中间浇筑。这样可以避免因浇筑方式不当导致的泡沫轻质土内部结构破坏和质量问题。

(5)在移动浇筑管时,应沿管道方向前后移动,避免上下或左右移动。这样可以减少对泡沫轻质土的扰动和破坏,确保其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6)轻质土充分固化、稳定。在养护期间,要避免受到雨水、暴晒等不良影响,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7.变形缝设置

当泡沫轻质土的浇筑高度超过15米时,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因材料膨胀、收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导致的裂缝产生,以及提高整体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一道或多道变形缝。这些变形缝具有缝宽为2厘米的特点,其具体做法是在泡沫轻质土达到15米高度位置时,施工队伍会精确地设置一条宽度为2厘米的缝隙。为了防止变形缝在施工过程中垮塌或者失去作用,上下两层变形缝需要按照错开的方式布置,确保上一层缝隙与下一层缝隙之间有一定的间距,形成交替布置的形式。在已经完成的泡沫轻质土层与未浇筑的泡沫轻质土之间,会填充2厘米厚的泡沫夹板,以保证两层之间的分离,确保变形缝的有效性和功能性。

8.沉降分析

(1)竖向沉降:在泡沫轻质土路基改扩建工程的沉降监测环节,采用特制的沉降杯工具进行分层浇筑测定,随着施工层数的递增,泡沫轻质土作为拓宽材料所表现的沉降特性被持续观测记录。相较于传统填土方式,泡沫轻质土因其轻质、高孔隙率和良好的变形适应性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沉降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增幅相对较小,尤其是在路基拓宽部分表现得尤为明显。监测数据显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分层浇筑还是最终完工后的总体测量,采用泡沫轻质土改扩建的路基工程均满足设计要求的竖向沉降标准。

(2)水平位移:在水平位移监测方面,针对泡沫轻质土路基改扩建试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在新老路基坡脚处,随着地基深度的增加,水平位移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达到7米深度时达到最大降幅73%。当路基高度为4米时,采用泡沫轻质土填料的地基表面水平位移相较于常规填土方法显著降低,降低了78%。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泡沫轻质土在路基拓宽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和显著的优越性,能够有效减少路基水平位移,保障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养护

一旦轻质土路基浇筑达到设计高度,立即采取养护措施是确保其性能与耐久性的关键步骤。这包括使用塑料薄膜全面覆盖路基表面,旨在构建一个保湿环境,通过遏制水分蒸发,促进轻质土在初始固化阶段获得必要的水化,从而增强其结构强度与稳定性。此养护程序需连续执行至少七天。

在此养护期间,为防止对轻质土路基造成损害,严格禁止任何工程机械或车辆在其上行驶。原因是新浇筑的轻质土尚处于脆弱状态,未经充分固化的路基难以承受此类荷载,可能导致结构受损及后期性能缺陷。

若遇突发情况,不得不在养护期内于路基上进行紧急通行,应迅速采取应对策略。具体而言,需移除受压区域的表层土壤,并使用相同配比的新鲜轻质土材料进行填补,随后重新实施养护流程,以维护路基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

三、结语

泡沫轻质土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创新的路基建设解决方案,在建元高速公路的构筑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那些地形复杂、传统填料难以满足要求的泡沫轻质土路段。项目团队深谙此技术之精髓,不仅全面遵循了一套精心设计的标准工艺流程,还在此基础上融入了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精神,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精准无误。他们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将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行业标准及细致入微的操作规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精心编制了一份既周密又具前瞻性的施工程序手册,为工程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在全线路段的广泛实践与推广,这项前沿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验证。它不仅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整体工程周期,还在成本控制与环境保护方面展现了独特优势。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对发泡剂性能的严格检测,以及对泡沫轻质土的技术指标如强度、稳定性和密度的实时精确控制,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水平,误差控制远低于行业标准,完美符合了泡沫轻质土路基验收的严苛条件。

在这场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所有采用泡沫轻质土铺设的路基段皆一次性顺利通过了严格的验收考验,这不仅是对工程技术团队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在特殊路基处理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些路段不仅圆满实现了最初的设计愿景,增强了道路的承载力与稳定性,更在耐久性、减震降噪等方面表现卓越,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示范。此外,这一成功案例还促进了我国在公路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进程,为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闭祖彰.泡沫轻质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3):120-121.

[2]延伦.泡沫轻质土在公路桥梁台背回填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0(14):155-156.

[3]熊洪建.泡沫轻质土在公路软土地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福建交通科技,2020(5):36-38,77.

作者姓名:田科. 性别:男. 籍贯:新疆五家渠 学历:大学专科 职称:公路工程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