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苏少春

漳平工业园区管委会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时代历史进程的步伐逐步加快,带动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在煤矿开采中,使用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矿开采效率。同时,也有必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不断改进安全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威胁。防止紧急情况出现。因此,不仅要加强对煤矿安全开采的管理,还应充分结合煤矿技术,不断提高煤矿通风技术的安全性。及时检查和更新旧设备,确保各种机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以保证矿井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

矿井通风技术;煤矿安全;应用研究

正文

引言

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中六大辅助系统之一,其正常运行对煤矿安全非常重要。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排出煤层释放的瓦斯、岩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调节井下的温度。随着矿井进入到深部开采时代,岩层的温度越来越高,需要通过通风来降低井下温度。因此,非常有必要认识到矿井通风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本文从矿井通风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入手,探讨矿井通风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措施

1矿井通风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1减少矿井瓦斯灾害的发生

瓦斯被称为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杀手”。瓦斯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瓦斯爆炸和瓦斯窒息,其主要是因空气中的瓦斯体积分数超过了安全值造成的。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瓦斯体积分数基本维持在安全值范围以内,不会对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在某些条件下,通风不畅或风量分配不足时,则很容易导致瓦斯积聚。良好的矿井通风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有效地稀释空气中的瓦斯和粉尘,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瓦斯灾害发生的概率。矿井中瓦斯爆炸时瓦斯体积分数的最小值为5%,而在工作面掘进时瓦斯体积分数的安全值不超过1%,生产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的安全值不超过0.5%。瓦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能在井下狭小的范围内产生极大的破坏。通过良好的矿井通风,可以使矿井瓦斯体积分数处于安全值范围内,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矿井瓦斯爆炸的发生。

1.2维持工人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矿井下工作时,工人从事的一般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人在从事体力劳动时,会大量排汗,若巷道内的温度过高,则不利于工人正常排汗,可能会引起工人中暑,更甚者会危及生命。此外,工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对O2的需求量增加,若不能保证充足的O2供应,则很容易引发工人的身体机能减退。通过有效的矿井通风,可以保证充足的O2供应,控制井下的温度,从而维持工人正常的生命活动。值得注意的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一些设备还会产生有毒气体,例如CO,严重威胁到工人的生命安全。通过有效的矿井通风,可以将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降低到安全值以下。在掘进工作面,粉尘的浓度远远高于正常值。通过有效的矿井通风可以降低粉尘浓度,从而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矿井通风在维持工人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才可以称得上安全生产。为此,在风量分配时需要考虑到矿井下工人的数量。

1.3有助于调节矿井下的工作气候

受地质与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矿井内可能存在压力升高和密度增大等情况,这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不适的情况,还会对矿井开采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矿井工作气候变化,开采条件将会发生变化,在生产过程中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可能导致作业出现偏差,影响到矿井正常工作。因此,要做好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井下气候环境正常,较好的通风系统能够保证空气的流通,确保井下的气压和地上气压持平。这样井下就不会因为压力变化而使得温度、湿度等出现较大变化,使得矿井内开采作业条件更为稳定。同时,稳定的气候也有助于机械设备保持稳定状态,使得机械设备不会因温度和湿度而出现不良情况。

2矿井通风技术在煤矿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瓦斯防治技术较落后

部分矿井瓦斯防治技术仍有待提高,虽然矿井中有安全通风系统,但瓦斯防治工作还有不当之处。第一,部门矿井缺乏专业的瓦斯防治设备,由于没有安装瓦斯浓度检测设备与瓦斯流动分析设备,使得矿井不能对瓦斯进行实时监督,当瓦斯浓度超标时也不会发出警报。第二,缺乏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矿井瓦斯治理不仅需要设备,还需要完善的防治系统,相关人员应当根据地理结构来合理铺设管道。但是矿井瓦斯防治系统仅仅做到空气流通与瓦斯排放,没有切实解决瓦斯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灾害。第三,缺乏瓦斯防治优秀技术人员,只有优秀技术人员的参与才能保障瓦斯防治的专业性与有效性,矿井开采因缺乏优秀技术人员使得瓦斯治理工作存在不足,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瓦斯防治工作。

2.2通风的管理标准不规范

由于整个通风管理体系中存在多个结构,这些结构构造之间相互工作,共同组成整个通风体系,并推进整个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但是许多企业在进行通风管理标志的设定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范来进行调整,甚至可能会缺乏一些关键的步骤,这些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操作人员的相关操作,最终导致后期通风系统无法落实监管的有效性。这是管理系统的疏忽可能也会导致后期的信息无法及时的获取和传递,无法及时的排查出那些会影响后期质量和效率的安全隐患,对后期施工人员造成较大的威胁。

2.3安全意识不足

矿井管理者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或是对矿井安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错误意识的诱导下,做出的生产行为缺乏规范性,由此埋下安全隐患。部分员工对安全培训的积极性有限,导致安全意识的强化效果以及安全技能的培训效果均差强人意。

3矿井通风技术在煤矿安全中的应用措施

3.1不断完善和优化矿井通风基础管理

要实现现代化矿井通风管理,①要对通风基础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以现代化管理体系为前提,保证各类信息传递畅通并做到及时共享,整合矿井资源,对各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②要把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煤矿通风系统、局部通风、巷道阻力和通风设施管理上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矿井通风工作提供可靠的管理依据。③还可以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数据能够高效、便捷地处理的优点,不断的完善矿井通风基础管理,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优化对通风设备的整体管理,对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时管控,并对数据进行采集、录入、整理和分析,预防通风管理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更好的改善通风管理上的缺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优化通风系统并重视应用数字化信息管理

1)以矿井通风安全的方面来分析,若对通风安全系统进行安全有效的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对核心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具体操作为把新式传感器安装在矿井合适位置,通过传感器收集井下环境变换信息,再利用通信设备传输数据。最后,控制中心会对数据加以分析。这样一来,通过比对提前设定的标准和真实数据,控制中心会在第一时间发现超标情况,及时拉响警报。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对比传统的人为式检测故障的方法,不但能全面型无死角的侦测环境变换及现场情况,更大大提高的检测效率,及时做出系统的回应。(2)在通风系统得到优化和改善之后,则应重视对数字化信息的应用和管控程度,即建立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矿井通风安全中计算机管理技术主要应用在搜集、整理、分析矿井通风工作中所产生的数据,并对其积累和整理成信息记载库。对矿井通风安全信息库的形成,意味着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对通风设备的模型选用和设计要求进行提前分析,还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矿井通风设备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模型演练,做到提前预测,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高效,方便的优势,对井下环境的变化、通风量、瓦斯浓度和发生火灾几率进行管控,由此来提高矿井安全工作的整体效率。

3.3加强矿井通风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为确保整个矿井通风安全的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创新,必须在整个工作开展之前,深入到周围的环境中去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剖析,主要是利用相关的矿井通风课题研究来对各种瓦斯与煤炭生产之间联系进行深度的了解和探究。在确定各种关系之间的基础性数值之后,需要利用数据库来对其进行中心的连接和信息的指导,可以有效地降低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为后期工作的落实可以形成较为丰富的经验总结,还可以实现我国煤炭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精准性、管理方向的发展和落实。在进行具体环境因素的检测和防范过程中,一定要从全面的角度来进行剖析和分类划分,可以有效地实现各种相映装备的具体落实和评估得分的提高。所以,环境性研究对于整个矿井通风管理体系具体效果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3.4引进安全管理人才

在目前的采矿作业中,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的,需要高度重视。但只有意识与技术,依旧不能够完全的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对安全进行规划,对施工人员科学安排,同时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这样才能够全方面减少煤矿采矿事故产生的几率。由于目前大规模的矿井作业时间都很短,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这就需要煤矿企业聘用更加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在技术上保障矿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并且还要让这些人员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以及责任感。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让矿井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够被保障。增强安全监管不单是企业责任,更是国家与社会的责任。增强安全监管能够对企业形成一定压力,促进企业对矿井安全问题的重视。国家方面要出台相关的对策,企业要加强监管,个人也要进行自我以及他人的监督工作,共同努力保障安全生产。

结语

对于煤矿开采,为了坚决杜绝瓦斯及相关事故的发生,必须注重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保证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管理工作,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等对矿井通风设备及通风系统进行改造、优化,确保系统稳定。

参考文献

[1]韩婷婷.矿井通风系统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8.

2]贺艳红.矿井通风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J].当代化工研究,2020(11):88-89.


...


阅读全文